华泰 | 汽车:1月销量波动,25年补贴政策延续

财富   财经   2025-01-23 07:59   上海  

25年初板块销量有所波动,补贴政策延续有望稳定市场消费信心

12月批零同比高增,新能源渗透率和自主品牌市占率维持高位。1月1-12日零售/批发分别为53.3/68.9万辆,同比-21%/+14%,环比-36%/-23%。1月处于春节期间,工作日较少且大部分消费者返乡或旅游度假,节前购车需求在12月已有部分释放,乘联会预计1月零售环比-33.6%至175万辆。我们认为25年初板块销量有所波动,但25年补贴政策延续和补贴范围的扩大有望稳定市场消费信心。


点击小程序查看研报原文




核心观点

12月批零同比均超11%,新能源渗透率维持高位,自主品牌销量占比62.4%

12月零售/批发/出口分别为265.9/312.0/42.6万辆,同比+11.56%/+11.75%/ +1.09%,环比+9.69%/+3.95%/+1.58%,批零同比均超11%体现市场高景气度;其中新能源车批发销量环比+4.67%达151.8万辆,渗透率达到 48.64%,维持高位水平。分车系看,12月自主品牌市占率为62.4%,相比11月略有下降,但仍处于高位水平。分价格带看,12月20万以上价格带车型占比环比有所回升,20-30万/30-40万/40万以上车型占比分别为18.2%/ 9.1%/3.0%,环比分别+0.4pct/+0.4pct/-0.3pct。


24年报废更新和置换补贴申请超292/370万,25年以旧换新补贴范围扩大

截止12月31日,全国汽车报废更新和置换更新补贴申请突破292/370万份,补贴政策效果显著。1月8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发布《关于2025年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通知》,汽车报废更新补贴范围拓展至部分国四燃油车,补贴力度延续24年政策,新能源车和2.0L及以下排量燃油车继续分别补贴2/1.5万元。通知同时规范置换补贴限额,置换购买新能源/燃油乘用车分别最高补贴1.5/1.3万元。乘用车报废补贴范围加码,我们预计25年撬动约96-193万辆左右增量;同时重卡报废更新政策拓展到国四油车,25年销量市场亦值得期待。


12月-1月燃油车与新能源车市场折扣基本稳定,各品牌折扣变动有所分化

12月-1月燃油车与新能源车市场折扣率分别为5.59%/18.89%,环比+0.33pct/-0.28pct,各品牌折扣变动有所分化。新能源车市场中,自主/合资/豪华品牌折扣率环比+0.43pct/-0.01pct/+3.49pct,其中自主品牌中比亚迪和奇瑞汽车折扣增加较多,环比+0.51pct/+1.38pct,比亚迪王朝和海洋系列以及奇瑞捷途和iCar系列普遍折扣有所增加。燃油车市场中,自主/合资/豪华品牌折扣率环比-0.10pct/+0.21pct/-1.13pct,其中自主品牌中长安和上汽折扣率环比-1.00pct/-1.11pct,奇瑞折扣增加0.45pct;合资品牌中广汽丰田/东风本田折扣率环比+1.77pct/+0.56pct,上汽大众折扣率减少1.16pct。


12月-1月新势力权益力度略有加大,小鹏/比亚迪等春节前优惠力度提升

12月-1月新势力权益政策力度略有加大,具体来看:小鹏M03和P7+可享延迟交付补偿,其他车型新增1万元新春礼包;问界全系购车新增1万积分,M5选配优惠提升;零跑大部分车型新增6千-1.5万现金减免优惠;智己购车优惠力度提升并且春节前提车可享现金减免;比亚迪经销商折扣力度增大并赠送全车保险5千元。特斯拉、蔚来、理想和极氪优惠力度基本维持。此外值得注意是,众多车企1月提出“兜底”补贴,降低消费者对补贴“空档期”的担忧和观望。特斯拉/理想/小鹏等众多车企推出0息/低息汽车金融方案,较大降低了购车门槛与成本,成为汽车促销新方式,以理想的限时3年0息方案为例可节省利息1.35-2.77万元。


风险提示:竞争加剧导致车企亏损;关税政策等原因导致出海不及预期。




正文

12月批零销量同比增速均超11%,1月前两周销量较为低迷

12月批零销量同比增速超11%,新能源渗透率和自主品牌市占率维持高位

12月乘用车市场景气度较高,批发零售销量同环比均实现增长。12月零售/批发/出口分别为265.9/312.0/42.6万辆,同比+11.56%/+11.75%/+1.09%,环比+9.69%/+3.95%/+1.58%。24年1-12月我国乘用车累计销售2755.3万辆,同比+5.92%。总体上,12月批发零售销量同环比均实现增长,以旧换新和各地置换补贴政策效力年底充分显现。




24年12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环比+4.67%达151.8万辆,渗透率达到48.64%。24年11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达151.8万辆,同环比分别+34.5%/+4.67%,新能源渗透率达48.64%,维持高位水平。




分车系看,12月自主品牌占比为62.4%,环比11月略有下降,但仍处于高位水平。21年以来,自主品牌市占率总体不断提高,24年1-12月自主品牌占比为60.6%。24年12月自主品牌占比达62.4%,同比+9.3pct,较11月环比-1.7pct,维持高位水平;德系/日系/美系/韩系/法系占比分别为16.1%/13.5%/6.6%/0.7%/0.2%,环比略有回升但同比持续下滑,其中德系-4.2pct,日系-3.2pct,美系-0.8pct,下滑较为明显。




乘用车出口同比增速回落,新能源车出口同比增长;12月合资和豪华品牌出口增速较快(基数较低)。根据乘联会,12月乘用车出口量达42.6万辆,同比增长1.07%,环比增长1.58%;1-12月乘用车累计出口494.3万辆,同比增长34.97%。中国新能源汽车产品在海外的认可度持续提升,12月新能源车出口12.2万辆,占出口总量的30.2%。12月自主品牌出口达到34.5万辆,同比增长4%,环比增长1%;合资与豪华品牌出口5.8万辆,同比增长16%。




12月20万以上价格带车型占比环比有所回升。24年12月10万元以下车型占比17.8%,环比-2.0pct;10-20万元车型占比51.9%,环比+0.7pct;20-30万元车型占比18.2%,环比+0.4pct;30-40万元/40万元以上车型占比分别为9.1%/3.0%,环比分别+0.4pct/-0.3pct。新能源车价格带分布以及变化趋势与整体市场较为接近。整体上,20万以下车型占比有所上升,其中5万元以下和5-10万元价格带车型占比环比分别-1.1pct/-1.5pct。根据乘联会,近几年乘用车销售均价一直呈现上升态势,2024年上半年达到18.6万元;24H2受到国家报废更新和以旧换新政策补贴的促进,车市的中低端市场回暖,中低价位消费总体占比提高;而11月以来,30万以上价格带车型占比环比有所回升。




12月销量提升驱动库存系数同比下降,环比微升但仍保持低位。随着国家政策的推动、各地补贴政策效果充分显现、新能源汽车新品的发布,以及春节前消费者购车需求增长,共同推动了汽车市场持续向好,同时,本轮报废更新及以旧换新政策在12月底阶段性结束,促使部分有报废和置换需求的消费者提前购车,12月车市热度高涨、销量提升。根据乘联会,由于年底前,部分车型紧俏,提车周期较长,加之2025年报废更新和以旧换新政策尚不明朗,部分消费者担心存在政策空窗期,暂时观望。因此,12月车市销量翘尾幅度低于预期,库存水平稳中略有回升。预计1月份经销商将加大清库力度,轻装过节,补库意愿不强。11月库存系数为1.14,同比下降5.0%,环比微涨2.7%。高端豪华&进口品牌库存系数为1.10,环比下降8.3%;合资品牌库存系数为1.05,环比下降4.5%;自主品牌库存系数为1.21,环比上涨13.1%。




1月前两周销量较为低迷,25年补贴政策延续,以旧换新范围扩大

24年全年报废更新补贴和置换补贴申请超292/370万,有效刺激了国内汽车需求。截止12月31日,全国汽车报废更新和置换更新补贴申请突破292/370万份,其中12月19日-12月31日期间,报废更新补贴日均申请超1.8万份,各地置换补贴日均申请超5.0万份.此外受政策催化,2024年报废汽车回收量达到787.2万辆,同比增长70.7%。




12月二手车市场交易量持续增长,11月二手车交易均价略有下降。2024年12月,全国二手车市场交易量190万辆,环比增长12.5%,同比增长17.3%;2024年1-12月,二手车累计交易量1959万辆,与同期相比增加了6.3%。2024年11月,二手车交易均价为6.39万元,较11月份下降了0.14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了0.09万元。




25年汽车以旧换新扩大至部分国四燃油车,政策托底下市场需求足。1月8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发布《关于2025年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通知》。本轮政策是对24年政策的优化:汽车报废更新补贴范围拓展至部分国四燃油车,补贴力度延续24年政策,新能源车和2.0L及以下排量燃油车继续分别补贴2/1.5万元。通知同时规范置换补贴限额,置换购买新能源/燃油乘用车分别最高补贴1.5/1.3万元,各省市可在限额下自由发挥。


乘用车报废补贴范围加码,预计撬动约96-193万辆左右增量。根据我们之前的报告《以旧换新范围扩大,激发车市新活力》(2025-01-09),新报废补贴范围由国三车(11年6月30日前登记)拓展至12年6月30日前登记的汽油车和14年6月30日前登记的柴油车及其他燃油等国四燃油车。根据历史报废节奏,我们假设车龄7-10年的国四乘用车年均报废率约4%-5%,车龄11-15年的国四车报废率约10%-12%,由此测算符合本次以旧换新条件的国四车保有量约963万辆。假设25年补贴政策将拉动其中10%-20%旧车的报废更新,则对应补贴金额约144亿元-289亿元,预计带来96万-193万辆乘用车增量。重卡以旧换新政策拓展到国四油车,有望同样带来更强的置换力度。


重卡报废更新政策拓展到国四油车,25年销量市场亦值得期待。根据第一商用车网数据,截至24.12,国三/国四重卡的保有量分别约30/80万,因此预计25年在以旧换新政策下的置换力度将明显强于24年,预计国内销量为62万辆,同比增长10.7%(参考24.11.28发布的《政策托底,品牌求进,科技为攻》)。


1月前两周为补贴政策中空期,汽车销量较为低迷。根据乘联会,1月1-12日,乘用车市场零售53.3万辆(其中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20.6万辆,渗透率38.7%),同比去年1月同期下降21%,较上月同期下降36%;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68.9万辆,同比去年1月同期增长14%,较上月同期下降23%。随着国家明确2025年的新补贴政策,消费者的观望态势稍有改善,一定程度上可以挽回一季度信心,然而目前市场在春节较早、政策观望、2024年透支三重因素影响下,1月市场比较艰难。新能源渗透率大概率将呈季节性回落,年前传统燃油车及豪华车市热度有所回升,对1月车市构成稳定支撑。乘联会预测1月狭义乘用车零售总市场规模约为175.0万辆左右,同比去年-14.6%,环比上月-33.6%,新能源零售预计可达72万,渗透率约41.1%。


折扣与终端优惠:12月-1月折扣力度基本稳定,新势力权益政策力度加大

新能源车:折扣力度略有提升,不同品牌折扣变动有所分化

2025年1月新能源车终端折扣力度略有增加,其中自主品牌、豪华品牌优惠力度增大。通过整理和分析懂车帝价格数据,我们发现1月新能源市场整体折扣率环比+0.33pct,其中自主品牌环比+0.43pct,合资品牌环比-0.01pct,豪华品牌环比+3.49pct。



1月主要自主品牌折扣率5.20%,环比+0.43pct,自主品牌整体折扣增加,春节前返乡背景下,厂商或加大促销力度以维持销量。具体车企与车型情况如下:


长城汽车(-2.28pct):主要系欧拉系列车型折扣有所减少。


长安汽车(-0.80pct):CS75和欧尚系列车型折扣减少,但启源系列折扣增加。


比亚迪(+0.51pct):王朝和海洋系列均有较多车型折扣增加。


奇瑞汽车(+1.38pct):捷途和iCar系列有较多车型折扣增加。


上汽集团、上汽通用五菱与吉利汽车折扣率无明显变化。



1月合资品牌折扣率17.33%,环比-0.01pct。整体来看合资品牌折扣力度基本保持,促销力度仍保持高位。主要车企与车型情况如下:


上汽通用雪佛兰(-4.49pct):雪佛兰畅巡 2023款折扣率环比减少约10pct。


广汽丰田(+3.02pct):丰田铂智4X 2024款和威兰达PHEV 2024款的中低配版本折扣增加5~10pct。


东风本田(+0.48pct):本田CR-V PHEV和英仕派 PHEV的2023款折扣率环比增加约7~17pct。


上汽通用别克(-1.07pct):别克GL8折扣率环比增加约1.2pct,车企折扣率环比减少主要系折扣率较小的车型销量占比提升。


一汽大众、东风本田、广汽本田、一汽丰田、长安福特、上汽大众、上汽通用凯迪拉克折扣率无变化或变化很小。



1月豪华品牌折扣率31.74%,环比+3.49pct,豪华品牌折扣率目前处在较高位置。具体车企与车型情况如下:


一汽大众-奥迪(+1.98pct):奥迪Q4 e-tron 2024款折扣率环比增加约4.0pct。


华晨宝马(+4.76pct):主要系宝马i5折扣率增加较多。


北京奔驰(+7.10pct):奔驰EQA和EQB折扣率上升约6pct。


沃尔沃亚太(-2.04pct):沃尔沃S90 PHEV折扣力度小幅减少。


蔚来(+1.20pct):主要系乐道L60折扣率增加。


长安林肯、理想汽车折扣率无明显变化。



燃油车:折扣力度略有回落,豪华品牌折扣力度有所减少

2025年1月燃油车终端折扣率略有回落,其中豪华品牌折扣优惠回收较多。1月燃油车市场整体折扣率环比-0.28pct,其中自主品牌环比-0.10pct,合资品牌环比+0.21pct,豪华品牌环比-1.13pct。分品牌来看:



自主品牌1月折扣率9.38%,环比-0.10pct。自主品牌燃油车折扣率相对较低,降价空间较大,12月促销力度略有加大。具体车企与车型情况如下:


长安汽车(-1.00pct):长安逸达 2023款、UNI-V、欧尚系列折扣率均有不同程度减少。


上汽集团(-1.11pct):MG ONE、MG5和荣威RX5折扣率均有所回落。


奇瑞汽车(+0.45pct):艾瑞泽8、捷途X70、捷途大圣、瑞虎8 PLUS 车系折扣率环比有所增加。


长城汽车、吉利汽车、上汽通用五菱、广汽乘用车折扣率变化不大。



1月合资品牌折扣率22.09%,环比+0.21pct。整体来看合资品牌燃油车折扣仍处于高位,且促销力度仍大于合资品牌新能源车。具体车企与车型情况如下:


广汽丰田(+1.77pct): 锋兰达、汉兰达、威兰达折扣率均略有增加。


东风本田(+0.56pct):本田LIFE 2023款折扣率增加约14pct,思域系列折扣环比小幅增加约2pct。


广汽本田(+0.49pct):型格 2023款折扣率环比增加约4pct。


上汽通用别克(+1.53pct):昂科威 2024款折扣率环比增加约6pct。


上汽大众(-1.16pct):途昂X 2023款系列折扣率环比-10pct,途昂2024款折扣略有减少。


上汽通用凯迪拉克(+2.16pct):凯迪拉克GT4 2023款折扣率环比+6pct,凯迪拉克XT4 2024款折扣率环比+2pct。


上汽通用雪佛兰、一汽大众、一汽丰田、长安福特折扣率基本无变化。



1月豪华品牌燃油车折扣率29.51%,环比-1.13pct。整体来看豪华品牌燃油车折扣力度略有回落,但仍处于高位。具体车企与车型情况如下:


一汽大众-奥迪(-1.02pct):奥迪A3 2024款、奥迪Q2L 2024款折扣率环比减少。


华晨宝马(-3.82pct):宝马X5 2024款 xDrive 40Li 尊享型黑焰限量版折扣率环比-2.41pct,宝马3系折扣率减少。


北京奔驰(+2.46pct):奔驰A级和GLB折扣总体有所增加。


捷豹(+0.34pct):捷豹F-PACE 2025款折扣率环比增加约1pct。


捷豹和长安林肯折扣率基本无变化。



24年末以来各车企相继推出0息汽车金融方案,降低购车门槛

24年11月以来,0息汽车金融方案成为汽车促销新方式。在满足最低首付金额基础上实行的零利息金融政策较大降低了购车门槛与成本,优惠力度加大,促使销量增加。特斯拉首先针对Model 3与Model Y的后轮驱动版推出了0息汽车金融方案,消费者只需最低7.99万元的首付即可享受长达60个月的零利息金融政策,引发理想、吉利、小鹏、智己等主流新能源汽车品牌效仿,0息金融方案促使市场不断升温。以理想的限时3年0息方案为例,3年可以节省利息1.35-2.77万元。




新势力权益政策力度有所增加,小鹏、智己等优惠力度加大,特斯拉、理想等基本维持优惠

总体看1月新势力终端优惠力度有所上调。小鹏、问界、零跑、智己、比亚迪优惠均有所增加;而特斯拉、蔚来、理想、极氪优惠力度基本维持。此外理想/比亚迪/长安/奇瑞/广汽等十余家车企均提出#“兜底”补贴,降低消费者对补贴“空档期”的担忧和观望。具体变动:


小鹏: 1月总体优惠力度略有上调,MONA M03、P7+新增可享延迟交付补偿;其余车型新增可享1万元新春礼包。


问界: 1月优惠力度略有上调,全系购车新增1w积分;新M5选配金优惠分别提高至5k-1.2w不等。


零跑: 1月购车优惠力度略有上调,新增现金减免优惠(除C16外)6千-1.5万元,C16新增选装礼2千元。


智己:1月购车优惠力度略有上调,部分车价格优惠力度略有上调,春节前提车可享5-8k现金减免(LS6、L6),推出5年0息大额贷。



比亚迪:总体优惠力度略有上调,尤其是经销商折扣力度加大,大部分车型赠送限时全车保险5千元。



特斯拉:总体优惠力度不变,其中Model 3全系价格上调3.6千元(但电池容量增大),此外1月新推出Model Y焕新版。


蔚来:总体优惠力度大体不变,金融方案由五年分期两年免息提升至五年分期三年免息;个人/公司蓝牌额度上牌可享5,000元现金减免;取消复购权益、锁单权益;BaaS购车权益调整为付4赠1。


理想:优惠力度基本不变。


极氪:优惠力度大体不变,购车金融方案优惠力度有所下调,但限时优惠新增政府购车补贴满20w减1w



投资建议:25年初板块销量波动,补贴政策延续有望稳定市场消费信心

12月批零同比高增,新能源渗透率和自主品牌市占率维持高位。1月1-12日零售/批发分别为53.3/68.9万辆,同比-21%/+14%,环比-36%/-23%。1月处于春节期间,工作日较少且大部分消费者返乡或旅游度假,节前购车需求在12月已有部分释放,预计1月销量将明显回落,乘联会预计1月零售环比-33.6%至175万辆。我们认为25年初板块销量有所波动,补贴政策延续有望稳定市场消费信心。


风险提示

竞争加剧导致车企亏损

若国内汽车行业竞争加剧,可能导致各家车企销量不及预期,利润率大幅下滑甚至亏损。


关税政策等原因导致出海不及预期

目前中国乘用车及汽车零部件均向全球化业务拓展,若部分国家收紧贸易政策,如增加配额、提高关税等,或影响中国企业出海规模扩张进程和盈利性。


相关研报

研报:《1月销量波动,25年补贴政策延续 ——月度销量和折扣追踪系列4》2025年1月21日

宋亭亭 分析师 S0570522110001 | BTK945

郭春麟 联系人 S0570124110001


关注我们


华泰证券研究所国内站(研究Portal)

https://inst.htsc.com/research

访问权限:国内机构客户


华泰证券研究所海外站

https://intl.inst.htsc.com/research 

访问权限:美国及香港金控机构客户
添加权限请联系您的华泰对口客户经理

免责声明

▲向上滑动阅览

本公众号不是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泰证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公众号仅供华泰证券中国内地研究服务客户参考使用。其他任何读者在订阅本公众号前,请自行评估接收相关推送内容的适当性,且若使用本公众号所载内容,务必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及解读。华泰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而将订阅者视为华泰证券的客户。

本公众号转发、摘编华泰证券向其客户已发布研究报告的部分内容及观点,完整的投资意见分析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研究报告内容为准。订阅者仅使用本公众号内容,可能会因缺乏对完整报告的了解或缺乏相关的解读而产生理解上的歧义。如需了解完整内容,请具体参见华泰证券所发布的完整报告。

本公众号内容基于华泰证券认为可靠的信息编制,但华泰证券对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效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对证券价格的涨跌或市场走势作确定性判断。本公众号所载的意见、评估及预测仅反映发布当日的观点和判断。在不同时期,华泰证券可能会发出与本公众号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不一致的研究报告。

在任何情况下,本公众号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订阅者不应单独依靠本订阅号中的内容而取代自身独立的判断,应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订阅者若使用本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解读服务而对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对依据或者使用本公众号内容所造成的一切后果,华泰证券及作者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公众号版权仅为华泰证券所有,未经华泰证券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翻版、复制、发表、引用或再次分发他人等任何形式侵犯本公众号发布的所有内容的版权。如因侵权行为给华泰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华泰证券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华泰证券具有中国证监会核准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经营许可证编号为:91320000704041011J。

华泰睿思
华泰证券研究所官方公众号。研究服务0距离,投资决策1点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