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泰 | 保险:供需两侧改革,推进新能源车险

财富   财经   2025-01-27 07:28   江苏  

点击小程序查看研报原文



核心观点

新能源车险变革前行

4部门发布《关于深化改革加强监管促进新能源车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推进新能源车险供需两侧改革,以化解新能源车出险率和维修成本高,部分车型风险与价格不匹配,少数车辆投保不畅,部分车型保费较高,车险经营持续亏损等问题。《意见》推动车企降低维修成本,放开维修体系,实现数据跨行业共享,优化生产设计,建立保险车型风险分级制度,降低全生命周期车辆使用成本。《意见》引导保险行业建立高赔付风险分担机制,提升基准费率定价准确性,优化费率浮动范围,丰富车险产品。我们认为降低维修成本对新能源车险长期可持续发展具有有重要意义。


新能源车险承保亏损

新能源车险快速发展,2024年承保新能源汽车3105万辆,保费收入1409亿元,我们估计约占车险保费15%左右。但新能源车险盈利压力较大,2024年全行业承保亏损57亿元,估计COR为~104%。在2795个新能源车系中,仅赔付率(不含费用成本)就超过100%的车系达137个。问题核心在于新能源车险的出险率和维修成本过高,其次部分车险价格与车辆风险和使用性质不匹配,车险定价不够充分。上市公司的车险总体承保盈利,但也面临新能源车险承保亏损的问题。头部3家公司的车险COR在过去几年稳定在95%-98%,燃油车险是承保利润主要来源。


车企:降低全生命周期车辆使用成本

《意见》推动放开新能源车维修体系,降低维修成本。新能源车维修成本较高,一方面因为新能源车一体化程度高,对维修经济性考虑不足;另一方面维修体系封闭,零配件和维修工时价格偏高。《意见》有针对性地提出丰富新能源汽车维修零部件供给渠道和类型,鼓励相关车企和电池企业技术开放,提升维修经济性,支持其自营或授权网络向社会销售“三电”系统配件。《意见》推动车企优化生产设计,根据车辆风险和损失维修情况建立保险车型风险分级制度,与保费挂钩,提高维修经济性。此外《意见》要求推进数据跨行业共享以及引导消费者培养良好习惯。


险企:“兜底”与精准定价

上海保险交易所建立“车险好投保”平台,新能源车主可通过该平台选择保险公司投保,保险公司不得拒保,解决了之前部分车主投保困难的问题。包括上市公司在内的行业主体公司均已接入或即将接入平台;《意见》提出完善以市场为导向、以风险为基础的新能源车险费率形成机制,提升基准费率定价准确性。对于基准费率之上的自主定价系数(0.65-1.35),稳妥优化浮动范围,扩大险企调价空间,反映车辆真实风险状况;《意见》支持保险行业创新产品供给,研究推出“基本+变动”产品组合,以支持网约车灵活投保,探索“车电分离”模式车险产品。


合力推动新能源车险发展

《意见》要求保险行业提质增效,加强精细化管理,管控经营成本,探索风险减量服务创新,提升理赔服务质效,保护消费者权益;要求保险业协会制定新能源车险示范条款,建立保险车型风险分级制度和高赔付风险分担机制,指导研究发布安全指数、零整比、维修负担指数等数据;要求精算师协会完善新能源商业车险纯风险保费常态测算机制,研究制定基准保费与车型风险挂钩规则;要求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会同保险业协会制定完善维修和理赔标准,规范维修和理赔服务;要求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加快构建完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生态系统,降低消费者零部件使用成本。


风险提示:保费增速大幅放缓,承保表现大幅恶化,投资表现严重恶化。



正文

新能源车险承保亏损

根据中国精算师协会和中国银保信联合发布的新能源车险赔付信息,2024年我国保险业承保新能源汽车3105万辆,保费收入1409亿元,提供风险保障金额106万亿元。当前新能源车险的盈利情况有待改善,2024年行业新能源车险承保亏损57亿元,呈现连续亏损。2024年保险业共承保车系2795个,其中赔付率超过100%(尚未考虑财险公司日常经营管理费用成本)的高赔付车系有137个。从客车看,承保车辆数超过1万辆的车系301个,其中赔付率超过100%的车系有99个;从货车看,承保车辆数超过0.5万辆的车系55个,其中赔付率超过100%的车系有38个。



头部公司车险表现

国内头部三家财险公司为人保财险、平安财险、太保财险,2023年车险保费分别为2856、2139、1035亿元,人保规模较大、太保规模较小。从增速看,三家公司车险保费增速在2011-2020年的10年间差异较大,平安增速相对较快;2021年以来,车险行业步入低增长阶段,三家公司车险保费增速相近,呈现下降趋势。从承保表现看,三家公司的车险COR小于100%,表现为承保盈利,盈利主要来源于燃油车险。历史上人保的车险COR处于较低水平,盈利能力较强,平安的车险COR波动性较大,太保则处于较高水平。





“车险好投保”平台

“车险好投保”平台解决高赔付风险新能源汽车投保难问题。当前部分高赔付风险新能源汽车存在“投保难”的问题,《意见》提出“建立高赔付风险分担机制”,“引导保险行业建立高赔付风险分担机制和平台”以及“实现消费者愿保尽保”。为解决部分高赔付风险新能源车投保不畅问题,上海保险交易所搭建“车险好投保”平台,该平台于2025年1月25日正式上线,新能源车车主可以在平台上选择保险公司进行投保,保险公司不得拒保,解决了之前部分车主投保困难的问题。第一批接入的财险公司共10家,包括人保财险、平安财险、太保财险等中大型公司,预计第二批20家左右财险公司在今年2月接入。



风险提示

保费增速大幅放缓:激烈的市场竞争可能导致车险保费增速放缓。


承保表现大幅恶化:可能的自然灾害或导致车险赔付增加,承保表现恶化。


投资表现严重恶化:市场波动和信用风险敞口可能导致重大投资损失。


相关研报

研报:《供需两侧改革,推进新能源车险》2025年1月26日

李健 分析师 S0570521010001 | AWF297

于明汇 联系人 S0570124070107


关注我们


华泰证券研究所国内站(研究Portal)

https://inst.htsc.com/research

访问权限:国内机构客户


华泰证券研究所海外站

https://intl.inst.htsc.com/research 

访问权限:美国及香港金控机构客户
添加权限请联系您的华泰对口客户经理

免责声明

▲向上滑动阅览

本公众号不是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泰证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公众号仅供华泰证券中国内地研究服务客户参考使用。其他任何读者在订阅本公众号前,请自行评估接收相关推送内容的适当性,且若使用本公众号所载内容,务必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及解读。华泰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而将订阅者视为华泰证券的客户。

本公众号转发、摘编华泰证券向其客户已发布研究报告的部分内容及观点,完整的投资意见分析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研究报告内容为准。订阅者仅使用本公众号内容,可能会因缺乏对完整报告的了解或缺乏相关的解读而产生理解上的歧义。如需了解完整内容,请具体参见华泰证券所发布的完整报告。

本公众号内容基于华泰证券认为可靠的信息编制,但华泰证券对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效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对证券价格的涨跌或市场走势作确定性判断。本公众号所载的意见、评估及预测仅反映发布当日的观点和判断。在不同时期,华泰证券可能会发出与本公众号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不一致的研究报告。

在任何情况下,本公众号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订阅者不应单独依靠本订阅号中的内容而取代自身独立的判断,应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订阅者若使用本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解读服务而对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对依据或者使用本公众号内容所造成的一切后果,华泰证券及作者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公众号版权仅为华泰证券所有,未经华泰证券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翻版、复制、发表、引用或再次分发他人等任何形式侵犯本公众号发布的所有内容的版权。如因侵权行为给华泰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华泰证券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华泰证券具有中国证监会核准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经营许可证编号为:91320000704041011J。

华泰睿思
华泰证券研究所官方公众号。研究服务0距离,投资决策1点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