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1990 年大学毕业就职于齐齐哈尔市图书馆至今,已然30余个春秋。在这30余年里,除正常工作外,我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齐齐哈尔历史文化的学习、研究、书写、传播之中。因为喜欢所以热爱,因为热爱所以执着,因为执着所以书写、 传承……
这些年,我浏览过许多关于齐齐哈尔历史文化的论著论文、市情资料、 媒体文章、纪录片短视频等等,关于齐齐哈尔历史文化的表述,确实有不错的,但也有不尽人意者,不尽人意之处表现在:有的概念不清,有的猎奇搞怪,有的杂乱无章,有的乏善可陈,网络间抄袭成性,人云亦云,谬误流传……
梳理一下当今流传的齐齐哈尔文化称谓,可以罗列如下:从历史阶段角度表述,出现了“昂昂溪新石器文化”“辽金文化”“明清文化”等称谓;从地域土风表述,出现了“北疆文化”“边疆文化”“关东文化”等称谓;从自然特征表述,出现了“黑土文化”“冰雪文化”等称谓;从民族构成表述,出现了“满族文化”“达斡尔族文化”“鄂温克文化”“蒙古族文化”“锡伯族文化”“回族文化” 等称谓;从人口变迁表述,出现了“驻防八旗文化”“流人文化”“站人文化”“水师营文化”“官屯文化”“移民文化”等称谓;从人文精神表述,出现了以抵御外辱为主题的“抗俄文化”“江桥抗战文化”,以创业为主题的“闯关东文化”“装备工业文化”,以宗教为主题的“佛教文化”“道教文化”“儒家文化”等称谓;从地方风物表述,出现了“玛瑙石文化”“库木勒文化”等称谓;从文化遗产表述,出现了“萨满文化”“木板书文化”等称谓;从民风民俗角度表述,出现了衣着的“皮草文化”、饮食的“烧烤文化”、居住的“大草房文化”、出行的“勒勒车文化”等称谓;从少数民族生产生活方式表述,出现了达斡尔“北疆田园文化”、鄂温克“桦树皮文化”、蒙古族“马背文化”、回族“清真文化”以及与少数民族生活息息相关的“海东青文化”“打貂文化”等称谓……
如果不是专业从事齐齐哈尔历史文化研究的人,大概不会涉足如此众多的历史文化领域。而如此众多的历史“文化”称谓本身,其实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值得研究和探讨。以上罗列的这些“文化”称谓,也仅仅是我泛泛收集所得,尚有许多“文化”称谓因笔者眼界所限,没有列入其中。从发展趋势看,今后还将产生新的“文化”称谓。
这难道不好吗?这难道不是一种文化繁荣的表现吗?我以为,如此之广的齐齐哈尔历史“文化”称谓的出现,是齐齐哈尔历史文化研究现状在学术界的反映,并非坏事。但也无可否认,受“泛文化主义”思潮影响,有的“文化”称谓尽管冠以历史文化之名,但并不符合学术意义的历史文化界定;有的“文化”称谓虽然是历史文化,但涵盖面极广,并非齐齐哈尔所独具;有的“文化”称谓源流不清,尽管存在,却不符合齐齐哈尔历史文化范畴;还有的“文化”称谓属于自然文化或属于精神领域范畴,与齐齐哈尔历史文化关联不大,等等。反映在媒体、社会生活中,齐齐哈尔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潜移默化,其引领、辐射作用不可低估。基于此,亟需厘清齐齐哈尔历史文化称谓杂糅的状况,把具有齐齐哈尔特质的历史文化梳理、提炼并呈现出来,供学人参考、探讨和研究,供媒体传播、介绍和推广,供大众学习、使用和交流,这既是齐齐哈尔历史文化研究的需要,也是现实发展的需求。
《嫩水龙沙——齐齐哈尔历史文化读本》是我用散文的方式为读者介绍齐齐哈尔历史文化的小品,尽可能用最通俗的语言把齐齐哈尔最具内涵的文化特征呈现出来并带着我的情感。我热切希望看到这些文字的读者朋友们能够如我一样,热爱齐齐哈尔这方热土,热爱这里的人们,热爱她的历史和文化……
张守生
2018 年 12 月 25 日于卜奎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