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齐齐哈尔建城333周年

文摘   历史   2024-03-03 07:20   黑龙江  

今天(正月二十三),是康熙大帝恩准齐齐哈尔建城日,谨以此文纪念!

(清代齐齐哈尔城全貌)

齐齐哈尔建城历史背景

康熙二十七年(1688),漠西蒙古噶尔丹与漠北喀尔喀蒙古发生战争,史称喀尔喀之乱。战乱爆发的消息引起索伦总管玛布岱(达斡尔族)的高度警觉。为保护百姓预防不测,他联合辖区齐齐哈尔各村屯佐领、骁骑校、领催向理藩院呈文,希望在驻地齐齐哈尔村筑城防护。由于种种原因,这个想法并没有得到落实。

康熙二十九年(1690),战乱引发巴尔虎人离散,五、六千人冲击了嫩江流域索伦总管辖区。一些巴尔虎人为生活所困,偷盗、掠食农物,有的甚至铤而走险,试图以抢掠劫夺摆脱困境,酿成多起血案。索伦(鄂温克)、达呼尔(达斡尔)百姓人心惶惶,纷纷逃离家园。在索伦总管玛布岱、黑龙江将军萨布素的共同努力下,巴尔虎人被驱逐出境。

巴尔虎蒙古冲击事件,对索伦总管辖区百姓生产生活造成极大损失和影响,也为再次申请建齐齐哈尔城提供了充分理由。在驱逐不良巴尔虎部落人众过程中,索伦总管玛布岱与黑龙江将军萨布素之间就许多问题交换意见,达成申请筑建齐齐哈尔城的共识。

(巍峨的齐齐哈尔城城门)

申请建齐齐哈尔城经过

康熙三十年正月二十三日(1691220日)晚七时许,玄月初上。正在京城“值年班”的黑龙江将军萨布素受朝廷特殊恩赏,得“坐内大臣班”,有机会面见康熙皇帝述职。萨布素将任职以来黑龙江军政大事,特别是喀尔喀蒙古之乱对北部边疆产生的影响及对今后构成的威胁进行了汇报。康熙皇帝垂询对策,萨布素首先恳请朝廷理顺黑龙江将军与索伦总管关系,康熙指示,由黑龙江将军“总管索伦等部贡物,疏陈各部生计、土俗、采捕之事,拟为则例以上”(《清史稿》)。由此,理藩院所辖索伦总管下放给黑龙江将军衙门管理,但涉及人丁、贡赋等事务,仍报理藩院备案。

随后,萨布素以“保护达斡尔人不受喀尔喀蒙古之乱侵害”为由,呈请康熙皇帝批准在索伦总管驻地齐齐哈尔村筑建齐齐哈尔城。康熙皇帝当即口谕:“著不误农时,乘闲筑城”,并御赐城名:齐齐哈尔!规划、建设等具体事宜由兵部协调黑龙江将军、索伦总管办理。

兵部令萨布素与玛布岱“一同详察地方,于嫩江东岸卜奎驿站地方丈量筑城处所,以达斡尔等人力动工修筑,至种田季节后,宣布来年竣工,将力夫遣回各该村。据此,另行筑城之处毋庸议。”就此,筑城地址放弃齐齐哈尔村,选在嫩水环流、地势高平、大站道必经之地——卜奎驿站附近的卜奎庄地。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清代军事驻防城必须建在驿路经过之处,而连接黑龙江城、墨尔根城、吉林城的大站道在嫩江东岸,卜奎驿站为重要站点。比较而言,齐齐哈尔村在嫩江西岸,中隔嫩江,确实不便。虽然城址选定在卜奎村附近,但城名仍称齐齐哈尔。至今,民间依旧流传着风刮卜奎的传说。

康熙三十一年(1692),满族、锡伯族、鄂温克族官兵也参与了建城的伐木工作。在达斡尔族百姓与驻城八旗官兵共同努力下,齐齐哈尔城在嫩江东岸拔地而起。

(齐齐哈尔城瓮城一侧)

(瓮城另一侧)

(清代齐齐哈尔城迎恩门)(清代齐齐哈尔街市)(黑龙江将军衙门,远处为黑龙江将军府镇北楼、怀远门)(黑龙江将军衙门前操练的黑龙江驻防八旗官兵)(黑龙江将军府前的仪仗队在排练)(清末黑龙江将军及其官佐)(黑龙江将军府镇北楼前一名笔帖士)(齐齐哈尔城东承辉门内)

齐齐哈尔城的修缮和扩展

康熙三十八年(1699),黑龙江将军衙门从墨尔根城迁驻齐齐哈尔城,齐齐哈尔成为省府。直至1954年,齐齐哈尔一直是省会城市,计255年。年长日久,齐齐哈尔城时修时扩,从木城土城到砖城土城,直至拆掉城垣,历时333年......

雍正十三年(1735),黑龙江将军卓尔海曾经主持修缮齐齐哈尔城。据《盛京通志》记载,乾隆四十五年(1780),因乾隆皇帝有北狩之意,黑龙江将军衙门循章对城墙、城门、衙府进行了维修。

嘉庆十一年(1806),齐齐哈尔城发生重大火灾,副都统宅(大人府)及附近店肆被焚毁,而木城东南面也被烧为灰烬。本来,副都统私宅原在齐齐哈尔木城外,是后来移入城内的。但某将军(疑为那奇泰)说,大人府不宜在将军府上(南面),所以只得再次迁出木城,在土城中建宅。此次大火之后,“依旧制建廨舍”,副都统府再次移入木城,“北与将军府隔一街”。当年,黑龙江将军衙门(今建华区政府以北)与齐齐哈尔副都统府之间相隔的这一条街,并非像我们今天所见到的中华路这样宽阔。

道光三年(1823),将军衙门对木城进行了维修。道光二十九年(1849)补修了土城五个城门。

(卜奎驿站)

光绪元年(1875),黑龙江将军丰绅开始对齐齐哈尔城全面进行修缮。据《清穆宗实录》记载,光绪二年(1876)七月庚辰,丰绅向朝廷报告了捐修黑龙江省会城垣工竣之事,其奏章陈述,从雍正十三年至当时,历经一百七十余年,齐齐哈尔城“坍塌不堪,只五门前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略加补葺,余因工大未动”。丰绅于同治十二年(1874)冬初到任,“阅城之余,目击木城疏落歪斜,外土城则四面就墟,仅存基础”,于是,开始谋划动工,“计依旧址,八旗、水师营分为九段,各修各界,各管各事,拉运江边污土潦泥,搀和杂草,堆砌城墙。周围一千六百二十丈,高一丈,底宽四尺五寸,顶宽二尺五寸,上铺苇枕,蔽风雨以防鼓裂。”此次齐齐哈尔城修缮,动工于光绪元年七月十三日,竣工于二年闰五月初十日。建筑人员为驻防八旗和水师营兵丁,当时齐齐哈尔城共有兵丁两千六百余人,先后轮番上阵。费用为捐修,官员、商户出钱,零星小户派丁助工,没有动用公款。为此,丰绅呈请朝廷“请饬立案,并免造销”,得到了朝廷的认准。

(齐齐哈尔内城:镇北楼、怀远门)

光绪十三年(1887),恭镗任黑龙江将军时,在原木城基础上改建为砖城,城门外围以壅城。壅城也叫瓮城,是为了加强防御在城门外修建的半圆形或方形的护门小城,属于中国古代城市城墙的一部分。齐齐哈尔城门上面各建一座木结构城门楼。四门各有名称,南曰迎恩,北曰怀远,东曰承晖,西曰平定。同时,对土城城门进行过砖瓦改建,加上门楼,蔚为壮观。土城各门的称呼分别是东启、南薰、北朝,因西城墙有大小两门却无名称,被称作阙如(缺而无名之意)。据平庆林先生考证,木城的东门“在今十二中东侧启明街处,西门在今第二医院西侧,南门即目前的解放门广场,北门即目前北斗胡同十字路口”。“土城的南门在目前中市场兴隆街十字路口。北门在目前北大街建华厂转盘街口。东门在东市场小鱼市建设饭店路口。西门在西大桥。小西门在京剧院西荣富小学下坎,原来的四海店门口。”

(清代齐齐哈尔街市)

据《齐齐哈尔市志资料》记载,在黑龙江将军衙门主持下,光绪后期曾经再修黑龙江省城外城垣。光绪二十五年(1899)工程竣工,施工者为镇边军士兵。清末,齐齐哈尔土城日渐残破,且不利交通,在程德全主持下将其拆毁。光绪三十三年(1907),朝廷将齐齐哈尔城对外开放,开辟商埠,向南向西发展,由此出现了永安街、龙门街、永青街等街区,出现了龙沙公园、东湖别墅等。

(齐齐哈尔牌楼:德英将军牌坊,即德胜门)

民国元年(1912),宋小濂任黑龙江都督时,在地方议会议决下,将砖城瓮圈拆掉。砖城南门的城楼曾经有一块“黑水干城”匾额,传说是某位黑龙江将军的德政匾。后,齐齐哈尔官绅送“儒将绥边”匾额给宋,于是将其替换下来。最终,两块匾均不知所终。据谭彦翘先生《退食说故》记载,民国元年(1912),北门的警楼被雨塌坏,进行了改修。民国八年(1919),东门城楼、城墙即将坍塌,后新修六角守望楼一座。以上两项工程均呈报内务部立案,经财政部审核,费用予以核销。只有西门,记载缺略。

19311119日,齐齐哈尔沦陷,周边均为兵营,号称军都。至1945年,齐齐哈尔城向东发展,出现了龙华路、齐齐哈尔火车站、中央广场、东南西北局宅街区、建筑。

1946424日齐齐哈尔解放,砖城仍有残存痕迹,北怀远门一直保存到解放初期才拆除。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迎恩门被改建为解放门。到后来,拆掉修建了一个新式大门,只不过门面朝西了。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至九十年代,齐齐哈尔城周边一厂二厂建华厂车辆厂造纸厂糖厂等工厂林立;一百二百三百四百六百、群英楼、大光明、联营等商店,第一第二第三等副食品商店;东北黑龙江群众北关等电影院,若干个工人文化宫等布局在城市各个角落。

改革开放以来,齐齐哈尔城向南向北发展,建起南苑、北苑开发区。经过置换,党政办公中心迁至原园艺试验站。2000年后,齐齐哈尔向南扩张——形成中汇城继而变身“新鹤城”,向北扩张形成“金中万院”(金色世家、金地湖畔、中央公园、万达、医学院),向东扩张——形成凤凰城。清代齐齐哈尔城外市场)(清代齐齐哈尔砖城外商业街)(官衙门外)(官宦人家)(齐齐哈尔水师营旧址)(齐齐哈尔城内寺庙)

史志记载的齐齐哈尔城历史面貌

康熙三十二年(1693)七月,俄国使者伊兹•勃兰特抵达齐齐哈尔。第二年一月,他离开北京后再次经过齐齐哈尔。在他的出使报告中,载有这样的文字:“脑温城城墙是中国人用木料建成的,……逗留期间,给城墙添上了土,配备了枪炮和弓箭,以巩固城防,并开设了相当数量的小铺子与俄国人做生意,但是禁止中国商人从那里到俄国去”,足以说明齐齐哈尔城初具完整的城市格局和模样,但也说明城池建设尚未竣工,还处在完善阶段。

据康熙三十四年五月十四日黑龙江将军衙门满文档案记载:“墨尔根城、黑龙江城、齐齐哈尔城,此三城皆是用木建造。周回皆各千庹,高一丈八尺,周围挖有两重壕,中间钉有木橛。壕深两庹、宽三庹,各城皆有建楼子的门四个。”“有副都统级章京一员(玛布岱)、总管一员(喀拜)、协领三员、佐领三十六员,防御八员,骁骑校三十六员,共官八十五员。有一千九百四十八户,口两万两千七百六十六人。”

方式济《龙沙纪略》:“卜魁,栅木为城。将军公署、私第皆在。夹植大木,中实以土,宽丈许,木末高低相间,肖睥睨。四门外环土城,累垡为之,周六里。近南者临水,宽广可数百亩,江涨则通流。”

《钦定八旗通志》:“齐齐哈尔驻防,康熙三十年奏准:于卜魁立城,为省会之地。外城四面,长一千六百二十丈,五门,用砖砌。内城照黑龙江式,周围五百八十七丈,高一丈六尺。内外立木,中间填土,四面四楼门。”此则史料,以往地方史专家引用不多。从其内容来看,对齐齐哈尔建城时间记载清楚,进一步证实了康熙三十年筑建齐齐哈尔城的准确性。

《盛京通志》卷三十二:“城在奉天府东北一千八百余里,亦曰奇察哈哩,内外植松木为墙,中实以土,高一丈八尺,周围有一千三百步,门四。城外有郭,用土垡包砌,周围十里,东南北三面各一门,西二门。环城有重壕,广一丈五尺。本嫩江南宿伯克依庄地。康熙三十年副都统玛布岱监筑。三十八年移黑龙江将军驻此。乾隆四十五年奉旨重修”。这里,记载齐齐哈尔城周长十里,与《龙沙纪略》的“周六里”稍有不同。说明齐齐哈尔外城经过了扩建。

(清代黑龙江出猛将,九孔透龙碑说明一切)

西清《黑龙江外记》卷二:“齐齐哈尔内城排木为重垣,实以土,具雉堞之观。四门皆有楼橹,方一千三十步,崇丈八尺。外郭因沙阜高下,甃以土垡,方十里。东、南、北各一门,西二门,有大小西门之称。”

日本学者日野岩太郎《龙江省》(于1942年著,齐齐哈尔市档案馆编译):“清圣祖时,作为内城,设置了高六公尺的木栅栏。栅栏的外侧种植了树木,遮拦着木栏的间隙。在它的周围,每隔一千零三十步便设一门,共设四门。另外,在城内周围的六公里四百四十六公尺,东西十八条街,南北三十条街的范围里设五门,以土墙筑城外廓,以上所筑之外城被称为‘最初的城堡’。”这是伪满时期日人对齐齐哈尔城的考证,其所描述的街面道路情况非常珍贵。“目前外城已完全荒芜,只留下它的残迹。内城已经改建,于光绪三十二年才建成现在这样的砖城。它高五点三公尺,厚为二点四公尺,设有堞口,周围有二十四条街。”“皇军是从南门入城的,城外(原著有误,应为城内)的一角有孔子庙,还有高耸着的城市的守护神——魁星楼。每逢春秋的祭孔日,便由省长主祭,法团长陪祭。手捧牛猪羊的贡品,同诸位官员一起郑重其事地举行古式的祭典。城内其他地方的情形不同,设置着省公署、第三军管区司令部、协和会省本部、税务监督署、专卖署、电报局分室、广播局等诸官衙和官舍等。内城的特点之一是没有一家商店。比如,当时的黑龙江将军府的后面,就是税务监督署。”这份资料对于日伪时期外城残存、内城尚在以及周围状况有所概括。是我们了解当时齐齐哈尔城面貌的另一种史料。

根据以上史志记载,综合各方面数据可知:清代齐齐哈尔内城为正方形木城,长为三百三十步,宽为三百三十步,周长合计五百一十九丈六尺,面积为十万平方米有余。城高一丈八尺,约六米。城池相关数字,大致与三、六、九数字对应。木城周围挖有两重壕,两壕中间钉有木橛,壕深一丈、宽一丈五尺。既然有护城壕,相应的应有吊桥,然而,我们至今没有发现关于城门吊桥的记载。外城为“鸭梨形”土城。早期如方式济所说,周长为六里。经过雍正、乾隆、道光年间的修缮,外城曾经向外拓展,如西清所说“方十里”,即周长一千七百七丈一尺。(清代黑龙江将军府)

(民国黑龙江督军署)(伪满龙江省公署)(解放后黑龙江省政府)

齐齐哈尔城形胜

《盛京通志》:“钜野作屏,长江为带,四达要冲,边城都会”。描写卜奎城的文学作品中,《卜奎城赋》最具白描特点。

《卜奎城赋》是道光年间流戍齐齐哈尔的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英和所作:“有城焉,诺尼江滨,卜奎村落。……其为制也,截彼长松,是栽是约,筑之以土,百堵皆作。高庳间之,睥睨是若。千三十步,爰诹爰度。四门有伉,经涂是拓。周以土垡,斯成外郭。十里五门,周庐击柝。环列镇以建庭,带长川以为壑。参陪都而鼎峙,实北门之锁钥”。可谓字字珠玑,惟妙惟肖。   

齐齐哈尔源于达斡尔语,汉意“天然牧场”,别称卜奎、龙沙、龙城。因驰名中外的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坐落在市区东南26公里处,栖息着数百只各种野生鹤类,齐齐哈尔又别称“鹤城”。

齐齐哈尔是一座拥有三万余年文化史,三千余年文明史,三百余年建城史,三十余年改革开放史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文化多元,遗存丰富,特色鲜明!七分大地三分水,一城风尚半城湖,齐齐哈尔平坦辽阔、资源丰富、嫩水环流、四季分明,是渔猎文明的摇篮,民族融合的热土,北疆戍边重镇,国家工业明珠!

悠久的历史文化是齐齐哈尔之根,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是齐齐哈尔之魂,特色冰雪文化、鹤文化、烧烤文化是齐齐哈尔之羽翼,造就了齐齐哈尔人朴实自然、和谐包容、乐观豁达、忠诚勇敢的品格!以寿山抗俄,马占山抗日为代表的抗战精神鼓舞后人;以马恒昌小组为代表的工匠精神带动后人;以徐秀娟一家三代养鹤护鹤为代表的奉献精神感召后人;以翟志刚、刘伯明为代表的航天精神激励后人,携手共铸齐齐哈尔腾飞之梦!

时光荏苒,历经333年沧桑巨变,齐齐哈尔城早已成为寒地黑土带上的一座现代化城市。333年来,齐齐哈尔从木城到砖城,再到突破藩篱向四处延展,一座古老而又新兴的现代化都市展现在世人面前。

333年来,齐齐哈尔从封禁到移民屯垦、开放商埠,从计划经济再到改革开放,已然成为松嫩平原西部中心城市;333年来,齐齐哈尔从军事驻防城到老工业基地,再到如今的生态园林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正以崭新的姿态面向未来!

隆重纪念齐齐哈尔建城333周年!

齐齐哈尔VR:霍焱雯摄影

卜奎书院
传播齐齐哈尔地方历史文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