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就是过去的新年,即旧历的元旦(正月初一),或称元日。辛亥革命后,我国开始采用公历纪年,元旦改为公历的1月1日,同时将农历的正月初一称为春节。但过去的新年,并未因此而衰落,相反,春节由于承载着中华民族沿袭几千年的年俗文化传统,一直受到炎黄子孙的喜爱和重视。
春节,在民间俗称过年。据说起源于远古的腊祭,腊祭是在一年农事完毕后,祭神感恩的仪式,它具祝贺丰收之意,又有祭祀祖先,祈求来年再获丰收的愿望。行之既久,逐渐有了腊月(十二月)、腊日(初八日)之名,以至形成了过年的风俗。传统意义上的过年,是个内容特别丰富、时间跨度较大的节日序列。过年的程序大致可分为“忙年”和“过年”两个阶段。一般从腊月二十三(或说腊月初八的腊祭)到三十(除夕)以前这些天称为“忙年”,期间有置办年货、扫除卫生和贴春联等活动。“过年”,就是正月初一到闹元宵。这个时段,大致有供祖宗、接神、守岁、吃“更岁饺子”、辞岁、拜年等。其中每项内容都有较深的民俗文化内涵。我国幅员广袤,各地习俗或有差异,但大体相近。至于具体内容,许多地方志中均有记载。
现拉杂地对目前仍流行于卜奎的、没有封建迷信色彩的节日活动作些述说。
贴春联。过年贴春联,是从古“桃符”演变来的。相传古代东海度朔山有大桃树,其下有二神,能食百鬼。所以人们便在农历元旦,将二神画在桃木板上,悬于门户,以驱鬼辟(音必)邪,是为桃符。至五代时,后蜀之主孟昶在过年时,喜欢与其文臣在桃符上题写吉祥文字。一天,他在桃符上题写了“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样的联语,鲜明的体现了“迎春纳福”之意,从而成为中国最早的春联。据传,明代朱元璋定都金陵(今南京市)后,他传旨要求公卿士庶之家,过年时都要写春联贴在门上,他还亲自出巡,逐家观赏取乐。从此,写春联、贴福字就被推广开来,并成为沿习至今的过年时必不可少的年俗活动。所谓春联,并非一副普通的对联,它包括大门、屋门、居室等处都要有分别的贴(内容也各有不同)。原来春联只贴在居民住户之家,后来沿及商铺,如今有些机关也在门前张贴了。
贴福字。过年贴福字的习俗,相传是在宋代开始流行的,至明、清时期大盛。今考南宋时吴自牧所著《梦粱录》在记述过年时的活动说:“士庶家不论大小,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钉桃符,贴春牌,祭祖宗”。其中的“钉桃符”和“贴春牌”即是贴春联,贴福字。“福”字的本义,按《说文解字段氏注》言:“……福者备也。备者,百顺之名也。无所不顺者,谓之备”。又,《韩非子·解老》说:“全寿富贵谓之福”。民间将“福”字分正福、倒福和各类小福字。“福”字都写成斗方形式,正福,一家只贴一个,须坐东朝西贴,寓“福如东海”之意。倒福,须坐北朝南贴在门厅的正前方,寓“福到厅堂”之意。贴福字的顺序也有讲究,一般应从外向里,先贴抬头福,再贴门福,最后贴倒福,意味着一年的福气都从外面流进来。还有“抬头见喜”、“出门见喜”、“日进斗金”、“招财进宝”等等也都一起贴出来,作为祈祷迎祥的象征。
吃饺子。饺子的名称很多,古时有“牢丸”、“扁食”、“饺饵”、“粉角”、“水饺”等等名字。现在北方和南方对饺子的称谓也不相同,北方叫“饺子”,南方的不少地区却称为“馄饨”。由于饺子体现团圆、美满、和谐的内涵,所以受到大家的喜爱。饺子随时都可以包,当然不包也行。唯独到了年三十,必须得包,因为它是“更岁饺子”。所谓更岁饺子,是取饺子与交子的谐音。农历年终的午夜子时(夜十一点钟到一点钟)为更岁交子之时,它标志着新的一年开始。在这时吃更岁饺子,自然与平时不同。因为此刻正值送旧迎新之际,是年的象征。一年的流年大运都寄托在饺子之上。过去的一年有什么驳杂琐碎、不顺心、不吉利的事,以及天灾病业等等,都随着包饺子给包上了,人事上的诸般不合,也都捏合上了。随着饺子开锅,象征着新年的开始,日子像开锅一样沸腾、热闹、乐呵。有的人家在包饺子时,把硬币包在里边,吃着的人,便有得财之象,也是图个吉祥顺利吧。
燃放爆竹。在全国各地欢天喜地的过年之时,燃放鞭炮自是年文化的一项主要内容。中国古代,人们在过年时为了驱鬼,最初是燃起一堆树枝,用火光和劈啪的声音驱邪。南方竹子多,人们用火烧竹,其爆破之声噼里啪啦的响亮,鬼邪闻而逃逸。南朝梁人宗懔著《荆楚岁时记》说:“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恶鬼”。即指此而言。这说明人们盼望新年吉祥幸福的心愿。据说唐宋以后,人们发明用火药制成爆竹,声音更响亮,持续时间更长。如今烟花爆竹业兴起,遍及全国,其用途已不限于年节,凡是表示喜庆之处,也都用它。
压岁钱。过年时,在除夕之夜或是元日,长辈都要给未成年的小辈一些钱物,称为压岁钱。孩子们拿着得到的钱,可以自主地去买炮、买花、买糖果。现在人们的生活好了,孩子们所得的压岁钱也丰厚的多了。关于“压岁钱”,清人富察敦崇著《燕京岁时记》有专条记载此事说:“以彩绳穿钱,编作龙形,置于床脚,谓之压岁钱。尊长之赐小儿者亦谓之压岁钱”。此外,又有“压岁盘”之说。说是除夕之夜,各家有小儿妇女者,用盘、盒之类,杂盛果品、食物,互相馈赠,谓之压岁盘。宋吴自牧的《梦粱录》中说:“(除夕夜)内司意思局进呈精巧消夜果子盒,盒内簇诸般细果、时果、蜜煎、糖煎及市食。”即指此而言。看来此习俗在宋代就已经形成了。
吃元宵、看花灯。春节的活动,大凡是从腊八就揭开了序幕,过去有句俗话说“送信的腊八粥”,是它送来了春节将临的信息。正式的节日活动,从正月初一到十五。正月为元月,“夜”在古语中也称为“宵”,因此十五之夕又称元宵,后来被定为元宵节。至于它的由来,有人说是在汉代汉文帝时,周勃等戡平吕氏之乱(篡权的吕后死后,被她分封的诸吕子侄阴谋作乱),其时正是正月十五日。后来,每年此日之晚,汉文帝都要出宫与民同乐,并定此日为“元宵节”。元宵节这天,家家都要吃元宵,元宵又有汤圆、圆子、粉果、元宝等等多种名称。宋周必大有《元宵煮浮圆子》诗:“今夕是何夕,团圆事事同。汤官巡旧味,灶婢诧新功。星灿乌云里,珠浮浊水中。岁时编杂咏,附此说家风。”原来,汤圆最初是专在元宵节上市供应的消夜(小吃),久而久之,人们便直接呼之为元宵了。元宵节又称“灯节”。明唐寅的《元宵》诗道:“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关于元宵节要张灯的缘由,在民间有几种传说。据《僧史略》载,释迦牟尼示现神变,降服群魔是在西方12月30日,即东土(即中国)的正月十五日。提倡佛教的汉明帝曾下令在元宵节,不论士族庶民,一律挂灯,以表示对佛教的尊敬和虔诚。元宵节也称“上元节”,《旧唐书·中宗纪》载,上元夜皇帝与皇后微行观灯。因为此日是道教所奉上元天官紫微大帝赐福之日,民间举行种种祝节活动。从此元宵节便又添上了佛教和道教的色彩。不过随着“火树银花不夜天”的娱乐性的不断增强,宗教气息于今已逐渐淡薄而化为无有了。
往昔灯节的活动,品目繁多。清潘荣升所著《帝京岁时纪胜》记载当年灯节活动项目道:“百戏之雅驯者,莫如南十番。其余……扮稻秧歌、九曲黄花灯……细米结做熬山、烟炮攒成殿阁、冰水浇灯。”所谓冰水浇灯就是冰灯。冰雕、冰雪艺术在卜奎已有二百年的历史。清嘉庆中满族学者西清在《黑龙江外记》言道:“上元,城中张灯五日夜,村落妇女来观剧者,车声彻夜不绝。有镂五六尺冰为寿星灯者,中燃双炬,望之如水晶人,此为难得。”与其同时的朱履中也有诗说:“元夜观灯走不停,村车辘辘也来经。蛮童姹女哗声脆,争看玻璃老寿星。”即指此而言。如今“北国冰城”名传宇内,可谁知卜奎才是冰雪雕塑艺术发轫之地啊?!
(书法:汪占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