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回顾】中国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4.8%

创业   2024-10-21 08:30   新加坡  


国内新闻

中国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4.8%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为94974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8%。分产业来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7733亿元,同比增长3.4%;第二产业增加值361362亿元,增长5.4%;第三产业增加值530651亿元,增长4.7%。分季度看,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3%,二季度增长4.7%,三季度增长4.6%。从环比看,三季度GDP增长0.9%。这一数据显示了国民经济运行的总体平稳和稳中有进的趋势,以及高质量发展的扎实推进。(证券日报)


9月份中国CPI同比上涨0.4%,PPI同比下降2.8%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9月份,中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0.4%,环比持平。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2.8%,环比下降0.6%。CPI同比涨幅比8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主要是受上年同期对比基数走高的影响。食品价格同比上涨3.3%,其中鲜菜、猪肉和鲜果价格同比分别上涨22.9%、16.2%和6.7%。非食品价格由上月同比上涨0.2%转为下降0.2%,能源价格下降3.5%。PPI方面,同比降幅扩大,环比降幅收窄,生产资料价格下降3.3%,生活资料价格下降1.3%。专家分析,随着一揽子增量政策的出台,工业品需求预期有所提振,预计10月份PPI同比降幅有望收窄。(中国证券报)


中国2024年前三季度M2同比增长6.8%,贷款和存款数据公布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广义货币(M2)余额为309.48万亿元,同比增长6.8%。狭义货币(M1)余额为62.82万亿元,同比下降7.4%。流通中货币(M0)余额为12.18万亿元,同比增长11.5%。前三季度净投放现金为8386亿元。人民币贷款增加16.02万亿元,住户贷款增加1.94万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3.46万亿元。人民币存款增加16.62万亿元,住户存款增加11.85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减少2.11万亿元,财政性存款增加7248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4.5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25.66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3.68万亿元。9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402.19万亿元,同比增长8%。(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政府加力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支持实体经济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局长罗文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为响应党中央、国务院的号召,市场监管总局将推出四项政策措施,包括引导平台企业帮助商户提升品牌知名度、扩大市场交易量,推动将质量信誉作为企业融资依据,对个体工商户实施精准帮扶,以及加快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相关重点标准的进程。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王江平强调,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是国家的长期战略,目前我国已有14.1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1.46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发挥重要作用。工信部将构建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的机制,完善全周期培育体系,促进其高质量发展。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丛林介绍了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围绕助企帮扶出台的一系列举措,旨在打通小微企业融资堵点,优化营商环境,畅通融资渠道,力争服务不减、价格更优。具体措施包括优化无还本续贷政策,建立支持小微企业的融资协调工作机制,进一步发挥保险的保障作用,完善尽职免责制度,并更加突出精准监管。(证券时报)


中国楼市迎来4万亿元资金支持,政策利好促进市场稳定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10月17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宣布了一系列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政策。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在会上表示,政府将通过货币化安置等方式,新增实施100万套城中村改造和危旧房改造项目,以改善居住条件并满足群众的迫切需求。同时,年底前“白名单”项目的信贷规模将增加至4万亿元,以支持房地产市场的合理融资需求。

此外,政策还包括“四个取消、四个降低、两个增加”的措施。“四个取消”指的是取消限购、限售、限价以及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的标准。“四个降低”包括降低公积金贷款利率、住房贷款首付比例、存量住房贷款利率以及卖旧买新换购住房的税费。“两个增加”除了上述的信贷规模增加外,还包括通过货币化安置增加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的项目数量。(金融时报)


中国人民银行设立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以稳定资本市场

中国人民银行联合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发布通知,设立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以支持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回购和增持股票。再贷款首期额度为3000亿元,年利率1.75%,期限1年,可视情况展期。该政策适用于不同所有制上市公司。21家全国性金融机构将根据政策规定发放贷款以支持股票回购和增持。这些金融机构将自主决策是否发放贷款,合理确定贷款条件,并自担风险,贷款利率原则上不超过2.25%。贷款资金将实行“专款专用,封闭运行”。(上海证券报)


央行开展6424亿元逆回购操作

中国人民银行网站消息,为对冲中期借贷便利(MLF)和公开市场逆回购到期等因素的影响,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10月16日,人民银行以固定利率、数量招标方式开展了6424亿元逆回购操作。因当日有610亿元逆回购和789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到期,实现净回笼2076亿元。(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9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增长8%,货币政策持续支持实体经济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9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402.19万亿元,同比增长8%,人民币贷款同比增长8.1%。广义货币(M_2)余额为309.48万亿元,同比增长6.8%,较上月末高0.5个百分点。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6.02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25.66万亿元。专家表示,近期出台的一揽子增量政策有效提振了市场信心,尤其是理财资金向存款回流支撑了货币总量的增长。市场普遍预期,增量政策的效果将进一步显现,金融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质效将持续提升。(中国证券报)


中国超七成人员无需缴纳个税,个税改革成效显著

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取得综合所得的人员中,无需缴纳个税的人员占比超过七成,个人所得税有效发挥了调高惠低作用。在剩余不到三成的实际缴税人员中,60%以上仅适用3%的最低档税率,缴税金额较少。我国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个人所得税税前扣除体系,个人所得税基本减除费用标准从原来的每人每月3500元提高至5000元,此外还设立了子女教育、赡养老人、住房贷款利息等7项专项附加扣除。年收入100万元以上的高收入者约占申报人数的1%,但这部分人申报缴纳的个税占全部个税的五成以上,申报收入位居全国前10%的个人缴纳的个税占全部个税的九成以上。通过专项附加扣除,年收入10万元以内的纳税人基本无需缴纳个税。(证券时报)


中国前三季度货物进出口同比增长5.3%,首次突破32万亿元

海关总署副署长王令浚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24年前三季度,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达到32.33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3%。其中,出口额为18.62万亿元,增长6.2%;进口额为13.71万亿元,增长4.1%。这一增长表明,在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的背景下,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外贸结构持续优化。(上海证券报)


跨境人民币融资需求增长,点心债规模增逾1600亿

由于美联储降息节奏的变数和美元融资利率的高企,跨境人民币融资需求持续旺盛。企业为降低财务成本,将美元贷款置换为人民币贷款,这不仅减少了融资成本和财务负担,还规避了利率波动风险并实现了汇兑收益。此外,中资美元债融资成本相对较高,促使在香港发行的人民币计价债券——点心债成为受欢迎的融资替代渠道。数据显示,截至10月14日,今年的点心债融资规模达到7942.21亿元,较去年同期的6339.10亿元增加了逾1600亿元,同比增长25%,特别是城投点心债发行规模创下新高,这一趋势有助于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证券日报)


央行与科技部联合推动重点地区科技金融服务

中国人民银行与科技部联合发布《关于做好重点地区科技金融服务的通知》,旨在推动北京、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科技要素密集地区构建适应科技创新的金融体制。《通知》提出七项要求,包括整合政策资源、提升金融支持强度、探索科技金融新模式、建立数据共享平台等,以促进科技金融发展。此举是为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关于扎实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的工作方案》。央行和科技部将进一步强化政策协同,指导重点地区优化金融服务体系,支持科技创新。(金融时报)


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在天津成立

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资环集团)于10月18日在天津正式成立,标志着我国在资源循环利用领域迈出重要一步。这家新组建的中央企业注册资本100亿元,由国务院国资委、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华润(集团)有限公司等共同出资,各占20%,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各占10%。中国资环集团的成立旨在打造全国性、功能性资源回收再利用平台,推动国民经济循环质量和水平持续提升。集团将专门从事资源循环利用,承担重要任务,通过市场化重组整合国资央企相关资产和业务,发挥国有资本放大功能,并购重组行业优秀企业。(证券时报)



国际新闻

美国消费者预期长期通胀上升,违约风险增加

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的报告显示,美国消费者预期长期通胀将会上升,一年后的通胀率预期稳定在3%左右,而三年后和五年后的通胀率预期分别从8月份的2.5%和2.8%上升至2.7%和2.9%。这一趋势反映了消费者对信贷动荡的担忧,预期信贷拖欠率升至2020年4月以来的最高水平。特别是未来三个月内无法偿还债务的平均预期概率连续第四个月上升至14.2%,表明一些美国人在管理借贷方面面临越来越多的问题。尽管如此,美联储官员们正在讨论在上个月启动的降息进程后,他们需要多大力度地推进降息,预计年底将再降息50个基点以缓解通胀压力。(华尔街日报)


欧洲央行宣布降息25个基点,全球降息潮持续

欧洲央行在10月17日宣布降息25个基点,将存款机制利率降至3.25%,主要再融资利率降至3.4%,边际贷款利率降至3.65%。这是自2011年12月以来欧洲央行首次连续降息,符合市场预期。此次降息的背景是欧元区通胀压力的缓解和经济增长的放缓。市场预计欧洲央行在12月将继续降息25个基点,全球降息潮此起彼伏,多国央行已经宣布降息举措,全球央行货币宽松进程再提速。(路透社)


日本央行或在后期加息,10月会议不急于行动

日本央行官员们认为,由于当前通胀与预期一致,日本央行或考虑在后期加息,而10月没有必要急于加息。知情人士表示,官员们认为物价大幅超过央行7月份季度预测的风险很小,因此无需迅速采取行动。日本央行还认为,在采取下一步行动之前,有必要监测美国经济以及下个月美国大选对经济和市场的潜在影响以及其他高度不确定因素。外界普遍预计,日本央行将在10月31日的政策会议上维持0.25%的基准利率不变。焦点在于,央行是否仍有可能在12月考虑今年第三次加息。(日本电视台)


日本核心通胀率因燃料补贴放缓,但需求驱动压力持续

日本9月份核心通胀率由于能源补贴的推出而有所放缓,但不包括燃料影响的指数保持稳定,显示出价格压力的扩大。这一现象可能会导致日本央行继续考虑进一步加息。尽管如此,一项民意调查显示,东京的通胀率可能在10月份跌破日本央行2%的目标。服务业通胀率的低迷也引发了对央行观点的怀疑,即稳健的工资增长将支撑消费并使通胀率持续维持在2%的目标水平附近。这些数据将成为日本央行在本月政策会议上密切关注的因素之一,届时央行将发布最新的季度增长和价格预测。日本央行行长上田一夫表示,如果通胀率继续稳定达到其预测的2%,央行将继续加息。但他强调,央行将花时间评估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如何影响日本脆弱的复苏。(朝日新闻)


印度央行行长表示现阶段暂时不会降息

印度中央银行行长沙克提坎塔·达斯在孟买的一场活动上表示,尽管预计未来通胀将会缓和,但央行只有确信通胀能够持久地与中期目标保持一致时,才会考虑降息。他强调,央行在货币政策方面并不“落后”,而是会根据未来数据和通胀前景做出决定。尽管今年早些时候美联储和欧洲央行等全球央行开始降息,但印度中央银行仍维持利率不变近两年。达斯还提到,央行并不直接管理汇率,而是在有机会时买入美元,并在货币面临压力时提供美元。受股市资金外流影响,卢比兑美元汇率曾触及历史低点,但印度中央银行可能采取了干预措施以阻止更大幅度的下跌。(印度时报)


加拿大央行预计将在10月23日降息50个基点

根据路透社的调查,三分之二的经济学家预计加拿大央行将在10月23日的会议上降息50个基点,至3.75%。此外,加拿大央行的下一步行动尚不明确,对于年底的利率水平,经济学家们的预测存在分歧。自6月初以来,加拿大央行已经累计降息75个基点。尽管全球其他主要央行如美联储和欧洲央行已经开始降息,但加拿大央行维持利率不变近两年。如果加拿大央行确实在10月23日降息50个基点,这将与美联储上个月的降息幅度相匹配。然而,由于经济仍保持强劲,目前普遍预计美联储将以25个基点的幅度加息。此次降息预期导致加元兑美元自本月初以来下跌约2%。加拿大央行的这一潜在降息行动,反映了其对当前通胀压力缓解和经济增长放缓迹象的响应。(加拿大电视台)


新西兰通胀率降至2021年初以来最低

新西兰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第三季度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上涨0.6%,使年度通胀率从3.3%降至2.2%,达到自20213月以来的最低水平。这一结果符合经济学家的预期,而新西兰央行此前预测为2.3%。通胀率的下降为新西兰央行在11月的政策会议上再次大幅降息提供了支持。新西兰央行的目标是将通胀率维持在其1-3%目标区间的中点2%左右。随着通胀明显放缓,经济可能再次陷入衰退,政策制定者预计将在1127日的本年度最后一次会议上再次大幅降息。报告发布后,新西兰元下跌,交易员现在认为新西兰央行下个月将官方现金利率(OCR)下调75个基点的可能性为45%。(新西兰先驱报)





订阅亚洲银行家杂志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greaterchina_mkt@theasianbanker.com



TAB Global
亚洲银行家于1996年在新加坡成立。作为亚太地区首屈一指的研究分析和金融数据资讯提供者,一直致力于为亚太金融服务行业提供发展策略相关的深度信息分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