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催婚催育、学校的感恩教育、领导的“PUA”式激励……“我说/做这些都是为你好!”然而,“为你好”真的是爱意和善意的体现吗?
大多数情况下,“为你好”的背后,确实蕴含着真挚的爱。但遗憾的是,这份爱往往因用力过度而适得其反,成了操控他人的幌子。
首先,“为你好”听起来温情脉脉,实则是画地为牢,既困住了自己,也束缚了别人。行为者抱着“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心态,忽视对方的真实感受和需求,想通过单方面的付出,换取对方的感激。
例如,现在年轻人由于工作忙,个人问题总得不到解决。每逢节假日,催婚的戏码便频频上演。家人以“为你好”为由安排相亲,最后却事与愿违,导致年轻人对相亲产生抵触情绪。尽管行为者倾注了大量时间和精力,但这种对方不愿接纳的爱,如同无形的枷锁,让对方感到不适与压力。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随着社会进步和个人意识的觉醒,年轻人在精神上愈发独立,他们渴望在婚恋关系上拥有更多的自主权。而长辈的安排,则让他们感到自己的选择权和自主性被剥夺,从而激起了逆反心理。
其次,“为你好”这种只站在自己角度衡量爱意的心态,并不利于亲密关系的维系和培养。
热播剧《小欢喜》中,女儿乔英子是宋倩生活的全部。小到一日三餐,大到高考志愿,宋倩为女儿安排了一切。然而,乔英子并未从中感到幸福:“你从来都是凭借自己的想法,决定我的人生。”诚然,影视剧有着放大冲突的情节设置初衷,但一定程度上仍可从中洞察,现实里多数家庭关系的隐痛。好的亲密关系需要换位思考、需要相互配适得刚刚好,但绝不是单方面感动式付出的堆砌。
接着,从根本上讲,“为你好”有时候也并非全然无私,其动机亦非全然利他,往往也蕴含着自我安慰的成分。
以课外补习为例,在“双减”政策实施之前,家长为了“鸡娃”,让孩子们奔波于各式各样的补习机构之间。然而,相关调研结果显示,家长为孩子报补习班,更多是基于面子的考量,若不跟风报班,自己或许会被贴上不尽责的标签。不顾孩子兴趣与意愿的补习虽使家长自我释然,却给孩子带来了压力和困扰。因此,“我是为你好”的旗号下,掩藏着一种忽视对方感受和需求的自私心理。
最后,“为你好”应该建立在尊重并理解对方感受的前提下,否则这种“好”不是爱的付出,而是操控他人的幌子。
美国心理治疗学家威廉·格拉瑟在《选择理论》中提出,“我们眼中看到的大部分世界是一样的,但感知到的现实可能差别很大。”这强调了个体间对事物的理解存在着本质上的差异。因此,以温和的方式引导,提出真诚的建议,同时避免越俎代庖为对方做决定,显得尤为重要。唯有深刻理解并真诚尊重对方的偏好与选择,我们才能确保“为你好”的初衷不致成为一种甜蜜的负担。
多一分换位思考,少一分过度干涉,“为你好”不应成为操控他人的幌子。不以自己的要求去塑造对方的生活,从单方面的“为你好”转变为有商有量的“对你好”,在彼此尊重的基础上共同成长,方为“好”的最佳表达方式。
(文/陈映安 兰州大学 )
*文内作品系第五季红星新闻高校评论新秀挑战赛参赛作品,仅用于展示,不代表红星评论观点。除此展示外,不得用于其他途径,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