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景可期,黄亮教授分享ASCT联合CAR-T细胞治疗淋巴瘤的进展与挑战

文摘   2024-11-22 19:45   吉林  


为了加速推动中国细胞治疗与免疫治疗的科技进步,深入挖掘该领域的潜力,共同探讨并解决当前面临的关键科学问题,同时追踪最新的前沿进展,促进国内外专家学者之间的深入交流与合作,2024国际细胞与免疫治疗大会(CTI 2024)于2024年11月14-17日在杭州举办。会议现场,医脉通特邀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黄亮教授接受采访,分享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联合CAR-T治疗高危淋巴瘤的相关进展。






医脉通

请您谈一谈近年来淋巴瘤治疗有哪些进展?目前治疗的困局是什么?





















黄亮教授


近年来,淋巴瘤的诊疗进展迅速,尤其是B细胞淋巴瘤的分子分型和病理分类日益清晰,这使得我们能够基于分子分型选择靶向药物。此外,免疫治疗领域也取得了显著进展,包括双抗、抗体药物偶联物(ADC)、单克隆抗体以及CAR-T细胞治疗,这些新疗法已经改变了B细胞淋巴瘤的治疗格局。无论是对化疗不敏感的患者,还是在移植后复发的患者,免疫治疗药物已成为重要的治疗选择。然而,由于这些创新治疗方法刚刚进入临床应用,我们仍需积累更多经验。如何有效地应用这些治疗手段,尤其是在整体治疗中进行全面考虑和合理布局,仍有许多探索的空间。


在T细胞淋巴瘤领域,病理诊断和分子分型的发展相对滞后,且由于T细胞淋巴瘤的发病率较低,相关的诊疗经验也显得不足。近年来,T细胞淋巴瘤领域也出现了多种创新的小分子药物应用,如PI3K抑制剂和JAK1抑制剂等,这些药物在部分患者中取得了相应的疗效,但通常缓解期较短,最终患者仍可能面临疾病进展。因此,如何实现治愈性疗效是一个亟待探索的重要方向。在T细胞淋巴瘤的研究中,开展创新的免疫治疗,包括靶向新靶点的药物的开发,还需探索如何与移植更好地结合,以期实现治愈性疗效。这些领域仍然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医脉通友指南读者俱乐部成立啦
<加入社群、获得帮助、相互支持>

👉参与经验分享

分享“抗癌心路”,帮您发表在公众号上,抒发心情自我排解、影响并帮助更多患友;也可以随时向我们提供选题建议,或转发、点评我们的科普文章。

👉参与科普活动

群主会不定期做各种科普小活动,并有礼品赠送

👉加入疾病群

添加小助手,拉您进病种群,有问题或需要帮助可直接在疾病群向医生、营养师提问。

长按二维码

进入癌友指南俱乐部



医脉通

近年来,CAR-T细胞疗法作为治疗癌症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在淋巴瘤的治疗中表现出十分满意的疗效,而ASCT是治疗淋巴瘤非常重要的手段。在本次大会上,您以“高危淋巴瘤患者的ASCT联合CAR-T细胞输注”为题进行汇报,能否请您谈一谈ASCT联合CAR-T治疗高危淋巴瘤的相关进展?





















黄亮教授


CAR-T细胞治疗已显著改变了淋巴瘤的诊疗现状,目前约有50%的患者能够获得长期生存获益。然而,这也意味着仍有50%的患者可能面临治疗失败,因此如何进一步提高CAR-T细胞的疗效成为一个亟待探索的重要课题。在此背景下,我们选择将CAR-T细胞与ASCT联合应用,通过协同作用,患者的长期生存率可以进一步提升至60%-70%。


在高危淋巴瘤患者中,例如伴有TP53突变的淋巴瘤、双打击淋巴瘤以及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我们应用了CAR-T细胞联合ASCT的治疗方案,并观察到比单一CAR-T细胞治疗更为显著的疗效。这一发现也回应了我们如何在整体治疗中更有效地应用CAR-T细胞治疗,从而发挥其更大的临床作用,这无疑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索的方向。



医脉通

您对未来ASCT联合CAR-T治疗淋巴瘤的应用前景有什么看法?您认为还有哪些问题有待攻克?





















黄亮教授


首先,大家需要更加深入地理解ASCT联合CAR-T治疗的潜在疗效,并在整体治疗过程中进行相应的考量,例如高危因素的识别以及在治疗过程中的动态预后评估。对于高危患者,应及时进行造血干细胞的冻存,并采集淋巴细胞以制备CAR-T细胞。这为后续实施CAR-T治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联合治疗提供了现实的可行性。


另外,我们还需创造新的应用场景,特别是针对T细胞淋巴瘤的治疗,我们需要开发新的靶点,将CAR-T细胞治疗与移植进行有效结合。目前,我们团队正在开展一些创新的CAR-T细胞治疗方案,专门针对T细胞肿瘤,并将其与移植相结合。我们的目标不仅是提高这些疾病的缓解率,更希望能够实现患者的治愈,这一目标令人期待。










黄亮 教授

  •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临床试验研究中心负责人,淋巴肿瘤诊疗中心病区主任,主任医师,博士

  • 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 血液与健康全国重点实验室,课题组长

  • 美国希望之城国家医学中心访问学者

  • 中华医学会血液分会淋巴细胞疾病学组委员

  •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

  • 中国生理学会血液生理学专委会委员

  • 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Blood、Cell Research、STTT、ACS Nano、J Allergy Clin Immunol、Cell Reports 等期刊发表二十余篇SCI论文

  •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和面上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和“863”青年科学家专题项目

编辑:Quinta
审核:黄亮教授
排版:Quela
执行:Moly








遇到健康问题,
点这里,0元问医生!

温馨提示:本文仅作为科普文章,不提供专业诊疗意见,具体诊疗,请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医脉通血液病患友指南
淋巴瘤、白血病、骨髓瘤等诊治与康复护理科普,分享病友经验、探讨新药进展、提供专家指导,帮助患友少走弯路,以期延长生存、降低复发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