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医院肝胆胰肿瘤MDT例会简讯(20240301期)

健康   2024-03-13 08:00   上海  
2024年2月23日及3月1日,新华医院普外肝胆胰中心例行举办了肝胆胰肿瘤多学科讨论。普外科肝胆胰中心龚伟、王雪峰、沈军、施宝民、陈立天、王健东主任和吴向嵩、庄鹏远副主任,超声科董怡、王颖主任,GCP沈伟主任,影像科任刚主任,核医学科陈素芸、吴书其主任,肿瘤放疗科周晴、陈音主任,病理科管文斌主任医师等出席本次多学科讨论,共同探讨疑难病例。普外科李怀峰、朱逸荻、杨自逸、宋晓玲、郑大雯、蔡浩、李冬冬医师等进行了病例汇报并参与了讨论。


本两期例会共对以4例胆囊肿瘤、3例胰腺肿瘤、2例肝占位为主的共20余例病例进行了讨论。








本期亮点一:胆道肿瘤个体化诊治

病例1:胆囊恶性肿瘤1例

患者,女,59岁。患者2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不适,腹胀纳差,同时伴有皮肤巩膜黄染、尿黄,无恶心、呕吐,无腹泻、便秘,无呕血、黑便、便血,无胸闷、胸痛,无气喘,无头晕及头痛,无尿频、尿急,无尿痛,就诊于我院急诊科行腹部CT检查示:肝内多发低密度肿块,肝内胆管扩张,请结合临床,建议腹部CT增强检查,。肝功示:ALT 453U/L、AST 280U/L、GGT 428U/L、T-Bil 79umol/L、D-Bil 41.7umol/L。急诊予以抗感染、护肝等对症支持治疗。现患者为求进一步明确诊断及治疗于我院诊治,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现为明确诊断及制定后续治疗申请MDT。

   

 
MDT意见

影像科任刚主任:患者增强CTMRI见胆囊颈部及部分体部胆囊壁增厚伴强化明显,胆囊底部及部分体部胆囊壁形态消失,肝内多发结节状、多房形态、边缘强化肿块,集中在肝IVVVIVII内,原发病灶压迫肝门,肝内胆管扩张,腹膜后多发肿大淋巴结,综上,考虑胆囊癌伴肝转移,腹膜后淋巴结可能。

超声科董怡主任:患者超声造影见肝内多发混合回声肿块,造影后整体呈不均匀高增强,胆囊形态不清,恶性占位首先考虑。

核医学科陈素芸主任:增强TC见胆囊及肝脏病灶FDG摄取明显增高,胆囊壁结构消失,结肠肝区处摄取考虑生理性增生,腔静脉前方肿大淋巴结摄取增高,考虑转移。

普外科陈立天主任:患者中年女性,皮肤巩膜黄染前来就诊,目前考虑胆囊癌伴肝脏及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未见远处转移,暂无手术直接切除指征,因肿瘤压迫肝门,建议穿刺活检明确病理,同时行减黄处理解除胆道梗阻,待病理明确肝功能基本正常,按我中心胆囊癌诊疗规范行转化治疗,后续根据药物效果制定后续方案。

GCP沈伟主任:同意陈立天主任意见,患者目前考虑临床诊断胆囊癌(cT4NxM1),综合来看患者年纪较轻,一般情况可,待肝功能恢复至3倍以内后可行四药联合方案转化,以期最高转化几率及后续手术可能。


病例2:意外胆囊恶性肿瘤治疗后评估1例
患者,女,64岁。患者于因“间断右上腹痛22023-9-18于外院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术中见胆囊床旁一枚白色结节,约1cm,余肝表面未见明显异常,予以行肝楔形切除术,送快速病理提示肝肿物考虑胆管错构瘤/腺瘤或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术后正式病理示胆囊胆囊壁深部见腺癌II-III级,浸润至外膜,肝肿物见低分化腺癌转移。患者遂来我院行MDT讨论,完善全面检查后见胆囊床旁及八段肝脏转移灶,经讨论后,决定先行化疗。2023-10-162024-1-17先后完成行6个疗程化疗。现患者完成治疗后评估,为综合评估目前肿瘤状态及制定后续治疗方案,申请MDT讨论。


MDT意见:
影像科任刚主任:患者增强CT见胆囊切除术后改变,原胆囊床旁及肝VIII段转移病灶较治疗前体积缩小约30%,增前后强化较前减弱,考虑活性降低,尾状叶稍低密度灶暂不考虑肿瘤转移,综上考虑治疗后肿瘤CR。
核医学科陈素芸主任:患者本次PET提示原胆囊床旁及肝VIII段转移病灶FDG代谢未见明显增高,尾状叶未见明显FDG高代谢病灶,腹腔未见高代谢淋巴结 。
普外科陈立天主任:患者外院意外胆囊癌术后,经过我院规范MDT后按疗程行6疗程化疗,患者耐受可,本次入院评估影像学考虑CR,建议行胆囊癌根治补救手术(肝IVbVVIII切除+区域淋巴结清扫)。
普外科龚伟主任:同意陈立天主任意见,患者目前治疗后肿瘤活性明显下降,外科角度可R0切除,患者耐受尚可,综合考虑目前为根治手术最佳时期,建议限期手术,注意围手术期管理。


病例3:局部进展期胆囊癌1例
患者,女,73岁。患者1月前无明显诱因下突发中上腹剧烈疼痛,伴恶心,无呕吐,无发热,无胸闷、胸痛,无腹泻、便血、黑便等不适。至我院门诊就诊,行超声造影检示:胆囊实质性肿块,肝内胆囊旁多发实质性肿块,结合超声造影为胆囊Ca侵犯肝脏可能。患者为明确诊断于我科住院治疗,入院后完善PET-CT、增强CT等相关检查,现为明确诊断及制定后续治疗方案申请行MDT讨论。


MDT意见

影像科任刚主任:患者腹部增强CTMRI读片见胆囊壁不均匀增厚,增强后可见强化,邻近肝脏处脂肪间隙消失,腹侧胆囊壁形态尚可,邻近胆囊窝旁肝脏可见多发不规则稍低密度灶,增强后内部无强化,边缘呈环状强化带,腹腔内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余腹腔内未见特殊异常改变,符合胆囊癌伴邻近肝脏转移表现。

核医学科陈素芸主任:患者PET-CT与腹部增强CT基本一致,胆囊及肝脏病灶FDG代谢明显增高,余全身无其他转移高代谢表现。

普外科沈军主任:根据患者目前检查结果,明确诊断为胆囊癌伴肝局限性(IVbV段内)转移,结合胆囊癌可切除性新华标准,患者为局部进展期胆囊癌(参考文献:龚伟,吴向嵩,杨自逸.胆囊癌转化治疗模式探索与思考.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22,42(02):163-166.Yang Z, Wu Z, Xiong YWei Gong. Front Oncol. 2022;12:977963),对于该期患者,往往临床上存在亚临床微转移,即使行扩大根治术,预后也大都不佳,新华医院肝胆胰中心对此类患者开展了临床研究和实践,积累了丰富经验,为此类患者转化治疗后行根治手术并提高长期生存提供了可能。本例患者老年女性,一般情况尚可,无其他基础疾病,建议按我中心标准方案行4个疗程转化治疗,期间规律评估复查,若转化效果良好,及时追加根治手术,以期更长生存获益。

GCP沈伟主任:同意沈军主任意见,患者73岁女性,行转化治疗时需注意用量计算及密切观察用药副反应。



病例4:胆囊癌补救手术后1例
患者,女,66岁。患者7月前体检行B超检查提示“胆囊息肉”,于2023-07-19外院在全麻下经腹腔镜行胆囊切除术+胆囊癌根治术(肝部分切除+区域淋巴结清扫),术中冰冻病理提示“(胆囊)”中分化腺癌,侵犯肌层。手术顺利,术后病理提示:免疫病理CK7(+),CK19(+),Villin(+),CEA(灶+),CDX-2(部分+),CK20(-),Ki-67(8%+);胆囊中分化腺癌,侵犯全层至浆膜外脂肪组织,胆囊颈切缘见癌累及。(部分肝)肝组织及胆囊床面均未见癌累及。(肝十二指肠韧带淋巴结)见癌转移(2/7)。(胆囊管残端)结合免疫组化,一侧黏膜面见癌累及,余组织未见癌累及。经我院肝胆胰肿瘤MDT讨论,于20230816起行化疗,于2023.10.08完成C3D8疗程。患者于2023/10/29再次入院后完善相关术前辅助检查,评估无明显肿瘤复发转移表现,存在行胆囊癌补充根治术机会,遂于2023-11-06在全麻下行复杂粘连松解+肝外胆管切除+胆肠Roux-en-Y吻合术,术顺,术后予抗炎补液等对症支持治疗,术后恢复可,为制定术后下一步综合治疗方案,行MDT讨论。


MDT意见
影像科任刚主任:患者术后复查腹部CT未见明显复发转移迹象。
普外科龚伟主任:患者为中老年女性,外院手术切缘阳性后经过规范化疗,本次入院完成补救手术,目前术后恢复良好,进食恢复至术前80%,可耐受术后后续治疗。
GCP沈伟主任:本例患者术后化疗效果良好,评估有效,术后应继续沿用术前方案,补足8疗程,若患者化疗反应较大,可改为卡培他滨单药口服联合手术区域放疗,患者高龄,在术后化疗期间可适当减少化疗药物剂量,同时监控副反应。







本期亮点二:胰腺肿瘤的诊治策略

病例5:胰腺恶性肿瘤1例
患者,女,77岁。患者于外院2024.2.8住院体检期间查腹部B超:胰尾部实性占位,2024.2.18复查腹部核磁共振:1.胰腺恶性占位;2.双肾囊肿。建议进一步治疗。病程中,患者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胀、无乏力纳差、无发热寒战、无呕血黑便等不适。现为求进一步诊治,于我科住院,入院后完善增强CTPET-CT、肿瘤声学造影等相关检查,现为明确诊断及制定下一步治疗方案,申请MDT讨论。


MDT意见

影像科任刚主任:患者增强CT见胰体近尾部一大小5cm肿块,平扫呈低密度,增强后不均匀强化,与脾动脉关系密切局部变窄,脾静脉在脾门处截断、近端未见,均考虑肿瘤侵犯,腹腔内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

核医学科吴书其主任:患者PET-CT见除胰尾肿块FDG代谢明显升高,余全身无明显异常代谢病灶。

普外科龚伟主任:患者77岁高龄女性,意外发现胰尾占位,目前检查均恶性首先考虑,合并CA199升高(大于2000),考虑患者年纪及一般情况,新辅助化疗耐受性无法预估,目前为手术窗口期,建议限期行RAMPS(根治性顺行性模块化胰脾手术),如患者条件许可,可考虑行微创手术(腔镜或机器人RAMPS)。

GCP沈伟主任:同意上述主任意见,患者胰尾恶性病灶合并CA199明显升高,近期国际临床研究表明此类患者直接手术对生存远期获益无明显增加,建议先行新辅助化疗降低肿瘤负荷后再行根治性手术,但本例患者年纪较大,化疗等耐受不可知,同意龚主任意见先行手术治疗待恢复后及时跟进后续辅助治疗。


病例6:胰尾恶性肿瘤1例

患者,女,64岁。患者于2024/02/10下午1点进食菜泡饭半小时后出现中上腹疼痛,为绞痛,呈持续性,无放射性,伴心悸、冷汗。遂于晚上6点至外院就诊,查血提示白细胞14.40*10^9/L,淀粉酶2388.10U/L,余电解质、肝酶、心肌酶无异常。腹部及盆腔CT示:胰腺饱满,形态模糊,考虑胰腺炎,胰腺周围及腹腔内多发渗出影,胰尾部斑片状稍高密度影,患者后转我院,急诊拟急性胰腺炎收治入院,入院后完善三大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心超、肺功能、胸部CT、腹部B超、腹部增强CT等相关检查评估病情,予禁食、制酸(兰索拉唑)、抑制胰酶(奥曲肽)、抗感染(头孢他啶、甲硝唑)、中药外敷及口服、补液、维持电解质平衡、营养支持等治疗。治疗过程中,患者腹痛好转,胰淀粉酶、脂肪酶基本正常,予逐渐开放饮食至半流质。患者腹部CT示胰尾部肿瘤不能除外(胰尾部异常密度范围较20230601增大),脾门结构浸润及局灶脾脏内侵犯可能,且肿瘤指标升高,予完善PET-CT,后转入我科,现申请MDT讨论制定后续治疗方案。



MDT意见

影像科任刚主任:患者增强CT见右侧胸水,胰腺炎周围渗出改变,叫入院时平扫稍改善,后腹膜多发肿大淋巴结,胰腺尾部异常密度灶恶性肿瘤首先考虑,侵犯脾动静脉、脾门处。

核医学科陈素芸主任患者PET-CT见胰腺整体由于炎症影响代谢不均匀升高,胰尾处代谢显著升高,伴周围淋巴结及脾门处转移可能,既往直肠手术吻合处代谢未见升高,符合胰尾恶性肿瘤表现。

普外科龚伟主任:患者中年女性,本次因急性胰腺炎入我院内科治疗,既往存在多次胰腺炎病史,本次住院时肿瘤指标异常升高,同时胰尾处出现异常密度病灶,结合目前已有检查考虑胰腺恶性肿瘤,合并脾血管及脾门侵犯,周围淋巴结转移可能,因患者目前胰腺炎急性期刚过,腹腔内渗出水肿黏连炎症,直接手术出血、胰瘘风险高,建议明确病理后先行新辅助治疗,待胰腺炎症彻底吸收后再行根治性手术治疗。

GCP沈伟主任:患者目前无法直接外科手术的情况,应在获取病理后规范行新辅助治疗,方案可选择Folfirinox,用药期间密切监测患者肿瘤指标及CT,避免遗漏因药物不敏感而造成肿瘤进展。


病例7:胰头恶性肿瘤1例

患者,女,87岁。患者于一周前出现全身皮肤瘙痒现象伴食欲下降,随即出现腹泻、大便颜色变浅,尿液颜色加深等情况,遂前往外院检查,行上腹部增强CT提示:胰头占位,考虑恶性可能大,肝内外胆管及胰管扩张,门静脉主干闭塞,胆囊胆汁淤积;上腹部MRI平扫+MRCP提示:胰头占位,伴肝内外胆管、胆总管及胰管扩张,恶性可能。入院前2天局麻下行PTCD术置管,入院时总胆红素243.3umol/L,入院后完善PET-CT、超声造影等相关检查。现为明确诊断并制定后续治疗方案,申请MDT讨论。



MDT意见

影像科任刚主任:患者增强CT见肝硬化表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明显,腹腔内少量腹水,胰头处大小约4cm低密度灶,占位远端胰管扩张明显,胰腺实质组织基本萎缩,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脾静脉汇合处侵犯,动脉形态正常,胰周多发散在肿大淋巴结,肝内见PTCD至管,综上考虑胰头恶性肿瘤伴血管局部侵犯。

核医学科陈素芸主任:患者PET-CT高代谢基本集中于胰头病灶处,胰周淋巴结FDG代谢值亦升高,首先考虑转移,与全身未见明显异常高代谢病灶。

GCP沈伟主任:已床边查阅病人,患者高龄女性,心肺功能均一般,全身化疗风险极高,不建议药物治疗。

普外科龚伟主任:患者高龄女性,黄疸前来就诊,目前诊断明确,为胰头癌伴邻近静脉局部受侵,经评估无法耐受全身化疗,术前检查提示肺功能中重度通气功能障碍,心功能EF稍降低,整体围手术期死亡风险极高,但目前除手术无其他有效治疗手段,对于此类高龄肿瘤患者,应将总体情况充分告知患者及家属,若病患选择承担相关风险进行手术,应尽全力联合麻醉、呼吸、护理团队做好围手术期全面管理,力争最优结局。








病例8:肝恶性肿瘤伴肺转移1例
患者,男,66岁。患者于1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胃纳差,伴乏力,患者当时无明显恶心、呕吐,无呕血,无腹痛、腹泻,无胸闷、气喘、呼吸困难,无头晕、头痛、一过性意识障碍等。休息后未见明显好转,患者遂至岳阳医院就诊,入院后完善检查提示,2024/01/27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9-9CA19-9:37.2U/ml糖类抗原50CA50):42.89U/ml2024/01/29 腹部B超示:肝内实质性占位,肝内脂肪浸润;胸部CTA1.肺动脉CTA未见明显异常。2.扫及肝占位,两肺多发转移瘤。心脏增大,主动脉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2024/01/30PET-CT1.肝右叶占位,大小约130*112*127mmFDG不均匀轻度摄取增高,SUVmax4.2,考虑为巨块型肝癌,伴相邻下腔静脉肝段及门静脉右支局部受侵可能;2.两肺多发转移瘤。现患者为进一步诊治入我科,完善各项相关辅助检查后,现为明确诊断及制定后续治疗方案,申请行MDT讨论。


MDT意见

影像科任刚主任:患者增强CTMRI右肝巨大占位、直径约13cm,右肝内及尾状叶见多发小子灶,门静脉全程未见异常灌注,下腔静脉充盈欠佳,但充盈不佳血管范围过长且未见明显侧枝,故是否是血栓需结合PET-CT等检查。胸部CT见双肺散在多发转移瘤(明显病灶大于10处),综上影像学考虑肝细胞癌伴双肺转移。

核医学科陈素芸主任:PET-CT结果与上述腹部增强CTMRI基本一致,下腔静脉内FDG代谢未见明显升高,暂不考虑下腔静脉癌栓。

普外科吴向嵩主任:患者临床检查考虑肝恶性肿瘤合并双肺转移诊断基本明确,无外科手术指征,建议全身综合治疗为主。

GCP沈伟主任:同意吴主任建议,患者目前需首先穿刺活检明确病理,后续若病理证实为肝细胞肝癌则以全身综合治疗为主,可选择folfox方案haic治疗,同时联合仑伐替尼靶向及免疫治疗,免疫治疗应用时应注意乙肝病毒复制情况。


病例9:肝恶性肿瘤伴静脉癌栓1例
患者,男,74岁。患者因腹痛10日前往当地医院就诊,查全腹平扫CT提示:肝内大片状稍低密度影,占位考虑。检验提示AKP:164.U/L;γ-GT:176U/L;TB:55.6umol/L;后完善增强CT提示右肝内大片状低密度结节灶,首先考虑占位(恶性肿瘤,转移),为进一步明确诊断,来我院住院治疗,住院后完善增强CT、MRI、PET-CT、超声造影等相关检查,现为求制定下一步治疗申请MDT讨论。 



MDT意见

超声科董怡主任:患者超声造影提示右肝叶及尾状叶可见多个高回声区,部分融合,最大者直径约9cm,边界不清晰,内部回声不均匀,造影后不均匀强化,静脉期及延迟期始终呈低增强,同时门静脉主干内全程见低回声区,癌栓首先考虑,已穿刺活检。

影像科任刚主任:患者增强CT及MRI见肝脏整体因硬化及占位形态失常,右肝内见多发团片状稍低密度灶,增强后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内部见无强化坏死区,下腔静脉、肝右肝中静脉、门静脉、局部脾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及相关属支内见多发充盈缺损,均考虑癌栓,影像学符合肝细胞肝癌伴多发静脉癌栓。

核医学科陈素芸主任:患者PET-CT与增强CT结果基本一致;普外科龚伟主任:本例患者与前例患者相似,目前无外科手术切除可能,建议综合治疗为主。

GCP沈伟主任:患者治疗选择与前例患者相似,但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是本例患者门静脉流域、下腔静脉及肝静脉流域多发大量癌栓形成,癌栓脱落所导致的急性梗死并发症十分凶险且致命,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相关评估,同时做好家属告知及沟通。







此外,本次例会还讨论了多例肝胆胰肿瘤根治术后辅助治疗患者,与会专家从影像学特点、病理类型、药物选择等多维度为患者制定了个体化精准治疗的方案。

-END-

多学科诊疗(Multi-Disciplinary Treatment,MDT),是由多学科专家以共同讨论的方式,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诊疗方案,优化治疗流程,获得最佳治疗效果。新华医院普外科肝胆胰中心龚伟主任推动成立肝胆胰肿瘤MDT协作小组,联合了普外科肝胆胰专科、肿瘤科、消化内科、介入科、影像科、核医学科、病理科、疼痛科等相关科室专家,进行了多期肝胆胰肿瘤的多学科联合诊治,为肿瘤患者提出最优化的诊疗方案,提高疾病治疗效果,改善肿瘤患者生存质量。同时协同GCP中心,开展肝胆胰肿瘤的临床研究,推动肝胆胰肿瘤的治疗进展。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普外科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普外科创建于1958年,学科医、教、研水平居国内领先,以消化道肿瘤、器官移植、甲乳外科、微创外科为特色。普外科是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是卫生部首批批准的肝移植定点医院。2016年成立上海市胆道疾病研究中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