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雪为念,唯愿君安!
小雪,冬天的第二个节气,听名字像一个纯洁的小姑娘,轻盈、灵动,涉世不深。
也确实,小雪不像大雪那般浓烈,即便来,也只是用极细碎的冰晶,温柔地为大地披一层薄纱,染一抹冷色。
雪小禅说,这样的节气适合泡一壶老茶、煮一壶梨汤、点一炉香,在黯然销魂的老戏中临旧帖。
我觉得是,一个人,一壶茶,一炉香,一份情意,想想都美啊!
不过,我没有临旧贴,我读书,读小雪背后的故事,也想讲给你听:
故事01 伍子胥与糍粑的传说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人伍子胥为报父仇投奔吴国,想从吴国借兵讨伐楚国。
来到吴国后,他帮助吴王阖闾坐稳了江山,成了吴国的有功之臣。不久,他率领吴兵攻破楚国都城郢都,掘楚王墓鞭尸报仇雪恨。
吴王叫他修建了著名的阖闾大城,以防侵略。城建成后,吴王大喜,伍子胥却闷闷不乐。
伍子胥对身边人说:“大王喜而忘忧,不会有好下场。我死后,如国家有难,百姓受饥,在相门城下掘地三尺,可找到充饥的食物。”
夫差继位后,伍子胥曾多次劝谏吴王夫差杀勾践,夫差不听,而后还听信谗言,令伍子胥自刎身亡。
不久,越国勾践举兵伐吴,把吴国都城团团围住。当时正值年关,天寒地冻,城内民众断食,饿殍遍野。
危难之际,人们想起了伍子胥生前的嘱咐,暗中拆城墙挖地,发现城基都是用熟糯米压制成的砖石。
原来,伍子胥建城时,将大批糯米蒸熟压成砖块放凉后,作为城墙的基石,储备下了备荒粮。
后来,农历十月,也正值小雪,人们就用糯米制成城砖一样的糍粑,以此纪念伍子胥,最后就有了小雪吃糍粑的习俗。
故事02 烛龙与四季更替
在鸿蒙初辟、天地始分的远古时代,宇宙一片混沌,昼夜难明,四季无序。
世间万物在这无序的环境中艰难求生,亟待一种强大的力量来建立秩序,带来生机与希望。
就在此时,烛龙圣神横空出世。它身形巨大,人面蛇身,周身散发着神秘而威严的气息。
最为奇特的是它的双眼,每当烛龙睁开双眼,光芒万丈,整个宇宙都被照耀得如同白昼,世间的一切都清晰可见。
而当它轻轻闭上眼睛,光明便如潮水般退去,黑暗迅速笼罩大地,夜幕降临,万籁俱寂。
烛龙圣神的呼吸亦有着神奇的魔力。
它缓缓吐出一口气息,那气息中蕴含着无尽的温热与生机,所到之处,冰雪消融,大地回春,树木抽芽,繁花盛开,世间万物在这温暖的气息中蓬勃生长。
而当它轻轻吸入一口气时,寒冷的气息随之而来,凛冽的寒风呼啸而过,大地瞬间被冰雪覆盖,江河冰封,山川裹素,万物在严寒中蛰伏,冬季的景象便呈现在世间。
随着时间的推移,四季在烛龙圣神的呼吸吐纳之间轮回交替,有条不紊地更迭着。
小雪节气的到来,也是这宏大秩序中的一环。此时,天地间的阴阳之气遵循烛龙圣神设定的规律,阳气上升,阴气下降。
二者逐渐分离,天气愈发寒冷,初雪开始飘落,世间万物感知到这一变化,纷纷顺应时节,
进入收敛潜藏的状态,为即将到来的寒冬做好准备,以待来年春回大地之时,再次复苏生长。
故事03 虹藏不见的传说
远古之时,天地初开,清气上升,浊气下降,阴阳二气相互交融,昼夜交替,四季轮转,万物于这阴阳和合之中孕育生长。
彩虹,是阴阳之气交汇所生的灵物。在小雪节气之前,天地间的阴阳之气还较为平衡,彩虹时常出现。
随着时节的推进,到了小雪节气,天地间的阴阳之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阳气宛如一位远行的旅人,缓缓上升,向着天际的深处隐匿而去;
阴气则似潮水般汹涌而下,弥漫于大地之上。二者渐行渐远,终至不再交汇。
于是,那曾经时常现身于天际的彩虹,失去了赖以生成的阴阳和合之力,仿若被天地间的某种神秘力量所隐匿,消失在了人们的视野之中。
因此,“虹藏不见”便成为了小雪节气的一个显著标志,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天地间阴阳变化的奥秘,也预示着寒冷的冬季真正来临,世间万物都将遵循天地规律,收敛潜藏,以待来春。
(文章图片,文字收集整理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