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娃如养花,适度才开花。
文/孙慧丽
都说乐极生悲,还真是。谁能料到花蕾满枝的蟹爪兰,居然说死就死了,伤心、难过!
其实原本我也并未对它寄予多少厚望,毕竟从买回来它就一副岁月静好的模样,不争不抢不开不枯,你可以忽略,也可以完全当它就是一盆绿植。
开花的多了,我渐渐对它视而不见,不料前几日它忽然来了兴头,各个枝头上绽满了花蕾,点点猩红宛如春日初醒的眼眸,羞涩又迷人。
我兴奋不已,瞬间对它多了几分疼爱,心中暗自盘算,要好好照顾这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娇客。
然而,故事的发展总是出人意料,就在花蕾日渐饱满、蓬勃待放之时,我却干了一件蠢事。
也许是太过激动,也许是一时兴起,我忘乎所以地给这盆蟹爪兰来了一场豪华SPA。
结果可想而知,娇滴滴的花蕾硬生生地被我溺爱致死。站在一旁,傻眼之余,只能默默收拾残局,心中懊悔不已。
边清理花盆边叹气,女儿路过,拍了拍我的肩头幽幽地说:“别伤心了,这花和人一样,过多干预,反而活不好咯,学会放手。”
我手上的动作一顿,心里像被轻撞了一下,这看似安慰的话又何尝不是一种提醒,养娃如养花,适度才开花!
想起前段时间在网络上看到的热门育儿话题——“直升机父母”,一群勤劳又焦虑的“空中英雄”,恨不得24小时悬停在孩子上方,随时想出手援助。
作为一位中年老母,那些话真是一语中的。从女儿出生,我就无时无刻地想要给她最好的一切,事事无微不至,生怕她错过任何一个成就非凡的机会。
然而,渐渐地我发现这种做法并非全然有益,有时甚至适得其反。当我过度保护试图为她扫除道路上的所有障碍时,实际上却在无形中削弱了她面对困难的勇气与能力。
孩子的成长如同探险,每一次挑战都是塑造性格、提升技能的宝贵机会。若一切都由大人一手包办,孩子不但无法体会失败后的重生之美,也很难学会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记得有一次,闺女参加征文比赛,我比她都急,看着她半天憋不出一个字,我心里的语言像决堤的洪水汹涌澎湃,真想出手助她一臂之力。
但想起前几次和她一起作文,她得了优秀满不在乎的样子,最后一刻我忍了又忍,最终选择了放手,让她按照自己的思路和措词独立完成。
虽然最后她只获得了三等奖,但那份源自内心的满足感与成就感,远胜过以往的任何奖项。
还记得她拿着奖状奔向我的那一刻,她说,妈妈,这可是我自己写的哦,一个字都没用你改。
我知道在那一刻,她学会了欣赏自己,学会了挑战自我,更学会了独立自主地去闯荡成长的漫漫征途。
再回到我的蟹爪兰,它本有自己适应干湿的节奏,花蕾按自身规律积攒力量、慢慢绽放。是我的过度干预,打乱它的水分平衡,破坏了它的成长规划,最终花落成殇。
孩子也一样,他们有自己对世界的独特感知、个性喜好和内在成长步调。如果家长强势插手,孩子只能在“被安排”的狭缝里生长,没有舒展的空间,又如何释放个性、磨砺能力,探索世界啊!
记不得是哪位教育家说过,聪明的家长善于“藏巧于拙”,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中,一律收起大包大揽的架势,退居幕后当“参谋”。
这真的是一种智慧,孩子跌倒鼓励她自己站起;面对抉择,呈上利弊分析,然后尊重其选择。以平等的姿态对话,用耐心陪伴取代急切指令,为孩子撑起一片包容、宽松的成长苍穹,
如此,那朵由内而外绽放光芒的青春之花,才能在岁月枝头傲然怒放,馥郁满园。
愿你愿我都能静待花开!
---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