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小小的善举,都有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美好结局。
文/孙慧丽
心一软买下了的老人所有的菜(集市角落,驼背老人与满心悲悯),猪肉白菜包了一顿饺子,粉条豆腐烩了一锅家常,再想不出其他了。萝卜也是,炖了一锅排骨就无计可施了。
冰箱空间有限,眼看着它们在阳台上一日一日地蔫下去,心里着实不忍,想到瑟瑟寒风中的老人,总觉得愧对了他的辛苦。
惆怅中,忽然想到了小区群,不是经常有邻居发消息,处置闲置物品吗,要不我也发一条,有需要的邻居免费来拿。
又想人家发的都是用的,孩子长大了,手推车闲了;小学生变中学生了,写字桌矮了等等等等。我这可是吃的,大家会不会有忌讳呢?
再想反正是生的,又不是熟了送,思来想去,还是打开手机发了一条,有人要更好,没人理就算,反正大部分都不认识。
消息发送后,还是有些不安,毕竟,我很少在群里发声,一露头就给人家送白菜萝卜,终究还是有些突兀,可手已滑,覆水难收,能咋!唉,这纠结的坏脾性真是惹人烦!
算了,还是干正活吧,闺女的校服裤子还等着我呢,昨日出去溜冰,那一蹭,膝盖已薄如蝉翼了,若不想想办法,周一晚上回来,估计就是一个大窟窿了,这青黄不接的学期中,想买都买不到啊!
找出了尘封已久的针线盒,铺开裤子却一时无从下手。记得小时候,奶奶说过,快破的衣物在里面垫一层,便会增加它的结实性。
布头倒是好解决,可以剪了不穿的衣物,但我那瞥脚的针线活能不能拿的出手,也还是一个问题,搞不好弄巧成拙就没法收拾了!
正不知如何是好,手机响了,眼前一亮,嘿,还真有人搭理我,八号楼的,说家里人多,就爱吃白菜萝卜这些老菜,想要。
好的好的,我立马回复,您过来取,我就在家呢。
没一会儿门铃响了,是一位60多岁的阿姨,衣着朴素,慈眉善目,我松了一口气,带她去阳台。
经过客厅时,她看见了我摊在沙发上的校服裤,笑着说,看你文文弱弱像个读书人,居然还会做针线活啊!
阿姨,我是没法了,我把经过跟她说了一遍,话还没说完,她就打断了,豪爽地说,看你也不像个做针线的,我给你拿回我家吧,刚好我把老房子里的缝纫机搬过来了,正愁它没有用武之地。
那好那好,阿姨,真是太感谢了,您不知这一顿把我愁的。找了两个塑料袋,一个给阿姨打包白菜萝卜,一个把闺女的裤子装好。
阿姨边道谢边跟我说,你就放心吧,年轻时我可是开过裁缝店的。
送阿姨走后,我长长地松了一口气,这下可以痛痛快快地刷剧,看书,喝茶……莫名的想起一句诗来,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还真是呢!
一晃小半天过去了,三点不到,门铃就响了,监控里看见是阿姨,赶忙开门。
她把裤子展开给我看,细密的针脚整整齐齐绕成一个回字形,上面还有一些小雪花的图案,同色系的蓝丝线丝毫看不出是破了修补过,反而像一件艺术品,星星点点!
阿姨,你的手艺真是绝了,谢谢啊!我诚心实意地向阿姨致谢。她热心地说,不客气,不客气,以后你家里有什么需要的就告诉我,床单收个边啊,裤子截个长啊等等都可以找我,反正我也没啥事,做做年轻时干的活还挺开心的!
我把阿姨让到沙发上,沏了一杯热茶,阿姨热络地和我讲述着她年轻时门庭若市的裁缝店,满脸兴奋。
在她情绪的带动下,我也仿佛回到了那个年代,想起了我曾经做过的紫色风衣,湖蓝长裙,梧桐树下的光和影。
阿姨坐了很久才离开,我却第一次没有因为陌生人的滔滔不绝而头昏脑胀,反而心生暖意,满怀欣喜。
站在阳台上,看着阿姨渐行渐远的背影,我知道,在这个繁忙而喧嚣的城市里,我又收获了一份友谊,收获了一份属于自己的人间烟火气。
---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