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代”的话题,一直是大众关心的焦点。
这个群体,看上去如此光鲜,却又如此神秘,外界对他们有太多的想象和猜测。
如今的“二代”,早就摆脱了传统印象中那种不学无术、纨绔子弟的形象,转而挂上了高学历、高素质、情商智商双在线的标签。国央企“二代”们的傲慢与偏见
甚至有一部分“二代”,起点已是普通人的终点,却比普通人更努力。
...
去年年底,队友单位有一位领导调回总部了,毫不意外地成为集团某业务板块最年轻的负责人。
这位90后的领导S,本科TOP2之一,硕士国外某常春藤大学,毕业回国后进了集团总部,之后一直在各地分子公司轮岗。
S为人温文尔雅、待人和善,说话慢条斯理,却又极有逻辑和深度,
最难得的是,S虽然“二代”出身,家境优渥,却很能吃苦。
在基层每天和同事一起奋战到深夜,常常同事都走了,还在办公室一个人默默地核对数据、完善方案;
在分子公司轮岗,这个城市呆一两年,那个城市一呆又是一两年。这期间,只抽空回去结了个婚,孩子都好几岁了,一年也只能见几次面。
常常带着团队下工地,又全国各地到处竞标、找项目,陪客户喝到七荤八素,回去继续开会做方案。办公室常年有一张行军床,加班累了就在办公室和衣躺下。
如果不是别人提起,根本没有人知道这位和普通社畜一样加班熬夜996、吃盒饭肝泡面的领导,是“二代”出身。
...
为什么很多“二代”,比普通人更能吃苦呢?
除了他们自身所受的教育和素质以外,起决定性作用的,恐怕还有两点:
第一点,“二代”的奋斗,有一个可确定的未来。
譬如S,从总部调派到地方任职,但他知道将来是一定能回到总部的,只要有位子一定会给他留出来,学历、履历、基层工作经验,每一步早已经被安排好,提拔、晋升都是水到渠成、顺理成章的事。
因为未来可期,所以有奔头、有动力去拼、去付出。
就像你开车去目的地,十几个小时,哪怕再遥远,再辛苦,心里也是笃定的。因为你知道总会到达,只是时间的早晚而已。
但换成普通人,他心里是没底的。
就好比,同样一个优秀的年轻人,从总部调到地方公司,他会犹豫:
会不会调出去就回不来了?
会不会回来以后连原本的位置都保不住了?
毕竟,能进央企总部的机会,如此珍贵。
更不知道,远离“朝堂”之后,自己的努力能不能被看见,自己的付出能不能得到认可,会不会舍弃了一切最后一无所有。
面对如此多的不确定性,内心必然是犹豫的,毕竟普通人的人生,试错成本巨大,任何一步的行差踏错,都可能导致万劫不复。
如同在大雾里行走,谁也不知道下一步是踩到平地还是掉到沟里,会不会努力了半天,本来终点是罗马,最后却变成了牛马。
在这种情况下,又如何能苛责一个出身普通的孩子目光短浅、没有长远眼光,缺乏理想、情怀和和奉献精神呢?
第二点,“二代”吃的苦,有看得见摸得着的回报。
对于S,在公司想要达到自己理想中的目标,学历、家世、个人能力素质,万事俱备。只是缺少工作经验,尤其是基层摸爬滚打经历的“东风”。
基层工作经验,对于普通人来说,是一步一步拼命挣扎,以汗以泪浇灌出来、可能开花,也可能不会开花的一株野草。
对于S来说,却只是木桶上的一块短板,是履历上必不可缺的一笔,是职位一步步升迁过程中信手拈来的素材。
S这样出身优渥的孩子,能深入基层,吃苦耐劳,的确难得。
但这“吃苦”的背后,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前程,是光辉前景,是未来可期。
而对于普通人来说,就不会有这么幸运了。
长期派驻外地,大概率是顾不上小家的无可奈何,每天加班喝酒夜不归宿,是另一半的不理解、争吵与鸡飞狗跳,是忙活了半天却竹篮打水一场空的辛酸与失落。
对一些人来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对另一些人来说,只要能吃苦,就会有吃不完的苦。
...
“阶层固化”一直是社会热议的话题,一个社会越成熟,阶层固化就越严重,全世界都是如此。
想一想美国历史上那么多父子总统、爷孙总统、叔侄总统,想一想特朗普当政时期,女儿女婿都在白宫任职,也许你心里能好受一点。
古人说“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年轻时总不愿意相信,坚信“我命由我不由天”;
人到中年才发现,古人诚不我欺。
所以,虽然我认为国央企“寒门”不能过早躺平,国央企年轻人,不要过早躺平,
因为除了努力,他们其实也没有别的出路,
但同时,也非常理解他们上进无路、奋斗无门的心情。
也许,“寒门”最重要的,还是调整自己的心态,
罗曼罗兰不是说了么,"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旧热爱生活。”
人生而不平等,不平等的是名利、财富、地位,但人也生而平等,平等的是人格,以及享受自由、快乐、幸福的权利。
你有你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我有我的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你有你的山珍海味,我有我的粗茶淡饭。
你有你的众星捧月,我有我的老婆孩子热炕头。
你有你的星辰大海,我有我的小确幸。
做人,最重要是开心啦!
商务、咨询、入群加V:all-for-freedom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