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梅岭三章》是统编教材中新增的“老课文”,这是自读课文,所以除了三首诗歌和三个旁批之外,没有其他“助学系统”,既没有“预习提示”,也没有“课后练习”。我们该怎么组织学生学习呢?
我本想按照以往的做法,先把三首诗读熟读透,再查阅大量赏析资料,借鉴名师的教学设计,最后化成自己的见解,并结合学情做出教案。可是,如果每一篇课文都这样做,需要多少精力啊!每个单元,有两篇课文能3做到这样,就很不容易了。
对《梅岭三章》,我准备偷偷懒。
于是就想起网络上的说法,据说现行教材有一套“防自学模式”,而老版教材中却有很好的助学系统,于是我便翻阅了1980、1987、1993和2001版的教材,想从中寻找助学方案,果不其然,老版教材中还真有宝藏。
比较了几个版本的教材,觉得1993年版教材中的“助学系统”比较实用,它的编写体例很“土”,“土”得就像下面这个封面一样,可是其中的内容又非常实用,我喜欢这种风格。
(二)
在这一版的教材中,课文前有“训练重点”,《梅岭三章》的训练重点有两点:一是豪壮的情怀,二是比喻和借代。这不就是这三首诗的教学目标吗?我准备围绕这两点备课。
“训练重点”之后是“预习提示”,其中说到《梅岭三章》的写作背景,引用陈毅的原话:“这三年游击战争,是我在革命斗争中我经历的最艰苦,最困难的阶段。”结合诗歌的小序可见,这三首诗是在“虑不得脱”的绝境中写下的,可以看做是绝命诗,带有遗言性质,是作者“留衣底”以防不测的。
这个背景提示,对初一学生来说太重要了。虽然诗歌前面的小序中提到过,但在预习提示中明确提出“绝命诗”三个字,更有利于品味诗歌的情感。
“预习提示”中还有几个易读错和易写错的字,比如“当纸钱”中的“当”,如果不提示一下,很多学生会读作一声的,这里应该读作四声。
作业系统简直就是很好的学习流程。我喜欢第一题里的表,能填好这个表,就等于理解了诗歌的内容和情感。第二题和第五题也很实用,是对诗歌写作特点的赏析。
(三)
向老版教材借力,我设计了以下授课方案。
1.同桌轮流朗读三首诗歌,一人读,一人听,注意以下加点字的读音。
①旌旗;②当纸钱;③即为家;④应有涯
2.通过刚才的朗读,请你用一个词,概括这三首诗在朗读时的基调。
预设:豪迈、豪壮、高亢
3.如此豪迈的诗歌,却是写于“最艰苦最困难”的战争期间。请阅读诗前的小序,结合补充的写作背景,说说自己的感受。补充背景:
1934年10月,红军开始长征。当时陈毅同志身负重伤,留在中央苏区坚持斗争,后来中央苏区失陷,便在赣粤边区开展游击战。1936年10月,由于叛徒出卖,陈毅同志在大庚遇险,转回梅山,又遇上敌人搜山,就隐蔽在山里。敌人放火烧山,适逢大雨,山火被雨淋灭。敌人天黑时佯装撤走,半夜时又回扑过来,但还是一无所获。当夜,陈毅同志带着伤病,埋伏在陡坡上的丛莽之间。后来,敌人从叛徒提供的情报中,得知山上有“大人物”,又兴师动众,日夜搜查,持续了“二十余日”,直到十二月初“西安事变”发生,敌人才离去,这就是小序中所说的“围解”。《梅岭三章》就是在这种万分危险的情况下写成的。
引导:“被围,伤病,虑不得脱,作诗留衣底”,可见,这三首诗是被陈毅元帅当作绝命诗写成的,带有遗言性质。绝命诗还能写得如此豪迈的诗歌,这是怎样的一种信念啊!
4.作者在面对死亡时,想向世人传达什么信息呢?分析这三首诗,看它们是分别从哪个角度写的,表达了怎样的情怀。
师生讨论交流,完成以下板书。
5.在以上理解的基础上,再次朗读诗歌,找出自己认为富有表现力的句子,说说它好在哪里?
预设:断头今日意如何?(设问,统领);旌旗十万斩阎罗、南国烽烟正十年(借代);血雨腥风应有涯、人间遍种自由花(借喻);取义成仁今日事(引用)
预设:具体探究使用“借代”修辞的好处。比较“旌旗十万斩阎罗”和“军人十万杀敌人”,前者好在哪里?(“旌旗”代指军士,更有气势,更有画面感;“阎罗”代指反对派,更能体现出其残忍)
6.带上感情朗诵三首诗,读出革命者悲壮而又豪迈的情感,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背诵。
(四)
在备课过程中,我想,如果有位老师近期被期中考试忙得团团转,没顾上深入研究这三首诗,那么,假如他用的是1993年版的老教材,就可以直接借鉴教材中的助读系统进行教学,只要这位老师具备基本的课堂组织能力,这样教也差不到哪里去。
当然,现行统编教材中也有很不错的助读系统,但因为《梅岭三章》是自读课文,所以没有进行更详细的设计,其他“教读”课文的助读系统还是很不错的,我们不应该因为所谓的“大单元”而忽略了这些助读资料。
我觉得,一位教师真能把教材中安排的任务讲全面,讲透彻,讲出趣味来,就能算是一位很优秀的语文教师了。
这几年涌现出的各种教学理念,让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但这些理念往往是把“简单事情复杂化”,而老版教材,却极其擅长把“复杂事情简单化”。这是老版教材编者的智慧和担当。
把复杂事情简单化,是一种智慧和能力;把简单事情复杂化,则是一种无能和任性。我对前者赞誉有加,对后者虽然腹诽却不敢反抗。这一次,我按前者的做法偷偷上节课,应该不算犯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