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篇C-RCT的SCI文章解读
上面的案例让我们对C-RCT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下面我们看看C-RCT是如何应用在临床研究中的。这篇文章发表在IF=7.5分的《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studies》杂志,题目是“Transforming nursing assessment in acute hospitals: A cluster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of an evidence-based nursing core assessment (the ENCORE trial)”。中文是:急性医院护理评估的转型:循证护理核心评估的集群随机对照试验(ENCORE试验)。
首先还是老规矩,请出PICOS原则:
P:住院患者
I:ENCORE干预(加强主动护理监测、将注册护士置于患者评估的决策中心)
C:采用常规的患者护理实践
O:主要终点是病房内的患者抢救事件,通过从医院总机记录中收集的医疗急救小组启动率来衡量。次要终点是严重的不良事件,包括计划外重症监护病房入院、病房复苏和意外死亡。
S:群集随机化C-RCT
研究流程图
同样,C-RCT也有流程图,可以帮助读者直观地对整体研究过程有个形象的认识。当研究设计包含多个组别、阶段或复杂的干预措施时,流程图能够以一种更加简洁、清晰和高效的方式呈现研究的全貌。
本研究是以病房为集群进行随机,最终纳入5家医院的10个干预病房和19个对照病房,共29385人,其中干预组11792名,对照组17593名。
图1 流程图
统计方法选择
为了考虑患者在病房内的聚类效应,文章使用了混合效应模型(mixed-effects models),其中包含一个随机效应项来表示不同病房的影响。误差在病房层面进行了聚类,以考虑同一患者多次入院的情况。
主要结局指标:医疗紧急团队激活次数(Medical Emergency Team activations)使用混合效应泊松回归(mixed-effects Poisson regression)进行分析,并将住院天数作为偏移量(offset)来调整不同的暴露时间。
次要结局指标:非计划性重症监护室入院、病房内复苏和意外死亡等二分类结局指标使用混合效应逻辑回归(mixed-effects logistic regression)进行分析。
固定效应:预先确定的固定效应包括医院类型和病房类型(外科/内科),以考虑这些变量在分层随机化中的影响。所有模型还调整了患者年龄、合并症数量(Elixhauser 合并症指数)、是否从急诊科入院以及月份固定效应,以考虑研究期间的季节性变化。
29385名入院的患者中有1671名(5.69%)激活了2614次医疗急救团队,此事件发生率低于预期,调整后的模型显示,干预组的医疗紧急团队激活率增加(调整后发生率比1.314)。试验组的主要和次要结局的点估计值都比对照组更乐观,但从置信区间来看,总体干预效果是不确定的。
表3 ENCORE 干预对患者结果的效果评估
亚组分析
检查了干预效果是否因病房或患者特征而异,但是没有发现任何证据表明不同病房类型(内科/手术)对任何结局的影响不同,但干预效果与患者合并症的水平有关。
Elixhauser 评分是患者合并症和复杂性的衡量标准,范围为0至9。
对于合并症少的患者,干预组的医疗紧急团队激活率较低,意外死亡的几率下降。对于合并症多的患者,干预组的医疗紧急团队激活率和ICU入院率较高。
图2 ENCORE干预对医疗应急小组激活的影响(按患者合并症数量划分)
总结
该研究采用了一种不平等分配(1:2)的平行组集群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将医院病房(clusters)随机分配到干预组或对照组。这种设计能够减少病房之间的污染效应,并且允许更多的医院作为自己的对照组,从而提高研究的外部效度。
通过采用集群随机对照试验设计,研究者有效控制了病房之间的污染效应,提高了研究的内部效度。样本量计算充分考虑了设计效应和簇内相关性,确保了研究的统计功效。混合效应模型和亚组分析的使用,不仅考虑了患者在病房内的聚类效应,还探讨了干预效果的异质性,使得研究结果更加可靠,非常值得大家参考借鉴。
以上就是对整篇文章的解读,希望能让大家对C-CRT的研究类型有所了解,如果觉得还不错,记得点个再看哦,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