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言石读书会赵彦伟会长的“劝说”下,我也参加了他发起的领读活动,叫言石六个一家长领读人。
和孩子共读一篇课文,在群里做一些分享,还有一个线上会议交流。六个一我只做到了三个一。
其他家长都是选择的鲁迅、沈从文、巴金等大家的名篇,或者是经典,如《红楼梦》。
我因为小丸子在上小学二年级,上册课文里有一篇《植物妈妈有办法》,她很喜欢,我听她给我读过,也给我背诵过,再加上我本人也是植物爱好者,就选了这篇。
后来觉得这篇课文有点低幼,想从小宝的高二语文书里找一篇,但想到工程浩大,就作罢了。
因为不是自己选一篇文章自娱自乐,是要和孩子一起读,一起讨论交流,再和其他家长一起分享。这也说明我不太了解小宝对高中语文课文的观点,我只听他抱怨过有一次考试《红楼梦》的内容占比太大。
等到上周轮到我来分享了,我再仔细看了小丸子的课文,搜寻了作者戴巴棣的一些资料,感觉到了更多趣味。
我们这代人小学时也学过这篇课文,不过我不记得有写作者的名字,以前只有鲁迅等大作家,以及古诗词的作者,才会标注名字。其他课文都不写作者姓名。
好像教材的编写者认同钱钟书的看法,同学们只要好好学这篇文章,吸收“鸡蛋”的营养就好了,没必要知道“母鸡”是谁。
现在都比较注重版权了,不太出名的作者的文章,入选语文课本后,也会写名字。
戴巴棣这个名字我非常陌生,根据网上资料,他出生于1949年或者1955年,是浙江人,起先写过一些红色时政诗,赞颂一些宏大的事物,那些作品生硬造作,没有诗味。
1978年,他在一个少儿读物上发表了这篇科普诗歌《植物妈妈有办法》,从此以后转型成为科普诗作家。
他的转型非常成功,后来的诗,如《大自然的语言》等和这篇一样,都很好地平衡了诗歌的文学性和科学性,也适合少年儿童的特点,拟人化的表达童趣盎然,也有韵味,有知识传递,所以能一直流传到现在。
《植物妈妈有办法》里写道:
孩子如果已经长大,就得告别妈妈,四海为家。牛马有脚,鸟有翅膀,植物旅行又用什么办法?
蒲公英妈妈准备了降落伞,把它送给自己的娃娃。只要有风轻轻吹过,孩子们就乘着风纷纷出发。
苍耳妈妈有个好办法,她给孩子穿上带刺的铠甲。只要挂住动物的皮毛,孩子们就能去田野、山洼。
石榴妈妈的胆子挺大,她不怕小鸟吃掉娃娃。孩子们在鸟肚子里睡上一觉,就会钻出来落户安家。
豌豆妈妈更有办法,她让豆荚晒在太阳底下。啪的一声,豆荚炸开,孩子们就蹦着跳着离开妈妈。
植物妈妈的办法很多很多,不信你就仔细观察。那里有许许多多的知识,粗心的小朋友却得不到它。
和家长们分享的时候,小丸子也在我身边,我请她给大家朗读了一遍。儿童可能天然地喜欢韵文,她读起来还真有点声情并茂。
读完她就去吃果冻了,后来又返回来好奇地听我和叔叔阿姨们在说什么。
这首诗,从科学角度看,能引导孩子对植物产生兴趣,这是科普的意义;从文学角度看,它适合小孩子们阅读的节奏,读几遍就能背诵。我觉得这是作者的本事。
现在很多孩子都在大都市里,很难跟泥土、植物、大自然发生更多关联。有时候学校老师们会带着去到校园里认识一下植物,观察一下花、树叶和果实,这都是偶然的事情,不是孩子们的日常。
教育体系大约也希望能让孩子们对自然多产生一些兴趣。
学校里会给孩子们发一些种子,如罗勒、胡萝卜种子等,希望他们来种,通过种植种子,了解一下植物的生长的过程。
孩子们蜷缩太久,他们就没有看见过种子怎么发芽,怎么长高,怎么在阳光雨露下成长。需要大人们创造一些机会。
我们每天都跟植物打交道,起码吃饭的时候,要吃果实、种子,只是经过加工后,大部分的植物已经面目全非。孩子们会觉得,植物好像跟我们的生活没有啥关系了。小丸子曾经误认为西瓜是长在树上的。
我们有时也会在视频上看植物的生长过程,但是隔着屏幕总还是有些遥远。
有心的家长会带着孩子去野外、公园、植物园,介绍植物跟孩子们认识。
留意一下,我们也能发现小区里、上学路上,还有家里的花盆里,也都是植物表演的舞台。
多看看这些会发现,人类创造出来很多的东西,但有一些最本质的东西,比如最初的生命,不是人类创造的。
说回到种子上,一粒种子能给我们讲很多的故事,它也是一场生命的旅行。
种子的旅行,静悄悄的,不像动物那样发出很喧闹的声音。不过,植物的旅行,虽然常常安静到我们一个音符都听不到,但蒲公英的绒毛像一个个小伞兵一样飞出去的时候,你又能看出来好热闹。还有向日葵,它向着太阳,金黄的花瓣很灿烂,也是光辉四射的。
种子是非常了不起的,只需要一点点的土壤,就能够扎根下去,发芽,开花,结果,一粒种子再生发出好几百粒种子。只要有植物,就有生生不息的希望。
有时候家长会觉得现在的孩子有点脆弱,有点封闭,还不懂感恩。我觉得也许跟环境是有关系的,也许我们应该尝试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能够跟外部世界,社会、自然多沟通。跟他一块儿种下一粒种子的过程,就能有很多的故事出来。
种下种子,我们可以看到它们顽强地长出根,幼芽顶着土壤的阻力露出头,藤蔓、枝叶伸向天空,孩子如果能看到这些,这不就是百折不挠精神的真实体现吗?百折不挠不应该是一个抽象的词语,应该让孩子看到这样的场景和画面。
再回到课文上来。
植物种子的旅程,让我们感觉到,不光是人类或者说动物有这样的父母之爱,就是小小的种子,它都会体现出来。
蒲公英、凤仙花在生长的时候,它的叶子会层层地保护幼芽,就为了让幼芽用更多的时间长好身体。还有一些植物比如蒲公英、木槿花,它们的花瓣,会在夜晚合上,就是为了让花朵里面幼小的种子享受到温暖,也是保护它。
当植物的种子要远行的时候,它们也是跟父母一样,给种子准备了交通工具。有的是给孩子一个绒毛,一个翅膀,让它飞,有的是把它弹射出去,发射到更广阔的天地里。
另外,不管植物的父母有没有给孩子各种特殊的本事,它们都会给种子充足的营养,让种子装满干粮,保证它在旅行过程中不会挨饿。当种子掉落在土壤的时候,它自身的营养,足够它发芽,成长为一个独立的个体。
孩子们在看到种子发芽,花朵绽放,再幻化出果实的时候,能够重新认识自然,认识自然才是万事万物运转规律的总和,不是说放眼望去,就只有人类社会这一点事。大千世界有很多美好的事情,值得我们去探寻。
这就是我给大家分享这篇课文的主要目的,讲述一个种子成长与父母之爱的故事,因为好的自然教育,其实也是一种人生观教育。
在互动交流时,园林专业的网友蔡大粘也分享了植物种子的趣事,如银杏、苹果、梨子。北京市有一个植物大赛,她带着他们家老大孩子参加植物大赛,还获奖了。我今年和小丸子也参加了,种植了一些凤仙花,不过不是很成功。
网友麦朵尔分享植物知识之外,还跟我们说了“闭眼工程”概念,说到子女教育的意义,这个我昨天已专门单独发了一篇。
网友“敬”说,植物妈妈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更好地离开,让孩子独自生根发芽,跟育儿确实很像的。她还说到,一些人生病之后也是回归到大自然去疗愈,入世的纷扰一回归山林,好像都减少了。
她还提到燕山公园那棵树,那也是从一颗种子成长为参天大树。
网友“燕宁”刚好在一个花卉市场,现场给我们观赏了蝴蝶兰、君子兰、红掌等漂亮的花朵。
她跟大家分享了一段话,感人入心。
每一粒种子入土,也都注定是一场豪赌。
也许这片土地永远得不到雨水的滋润,也许这里的土壤极为贫瘠,也许这里的地面永远照不到阳光。
但是种子没有太多的选择,它只有在一缕光线,一点水分,一线生机偶然眷顾自己脚下的土地时,尽最大努力把握住从沉眠中醒来扎根发芽的时机。
只要能够存活到开出花朵,结出种子的那一刻,就算是自己的胜利。
与我们一样,植物也面对着相似的问题。生存竞争,适应新的环境,我们很容易忽略这些生物所具备的特质。
植物值得赞叹的是,它们身段柔软,如同舞步,力量可以撼动岩石,在微观的世界里又能实现巧妙的平衡。更加令人震撼的是,它们也生长在一个隐蔽的社会系统中,也经历着如同在人类现实社会中一样遭遇的险阻与不公。
养植物可以是闲情逸致,也可以让我们看到不同形态的生命,我们会发现人与植物的相似之处。
还有一个有趣的比喻。乔治华盛顿说,真正的友谊是一株缓慢生长的植物。
植物从来不评价我们,也极少伤害到我们。而当我们对植物有所付出时,它则通过开花结果来回报。植物也随时可以拜访,当你坐在这位朋友身边,你只需要倾听,因为每一片叶子都会表达植物自己的语言。
文静也说到和孩子的相处,如何构建和孩子的更多交流机会。带孩子郊游,孩子身上的鬼针草都是有意思的话题和共同经历。
X同学也做了分享,就是X同学把我介绍到这个读书会的。
X同学以前在这家央企,后来去了另外一家央企,但通过阅读,他还和这些老朋友保持着高品质的联系,这是难得的离职员工和老东家之间的“去思”。
X同学推荐了一部电影,电影叫《小乌龟是怎么长大的》,是大鼻子情圣达斯汀霍夫曼演的,老头在一个单身公寓的阳台上,养了满满一阳台花,看着特别好,让人觉得自己应该住在那样的环境里面。
当天的分享,赵会长提出建议后,我心里压力很大,一度考虑是不是推脱掉算了。因为我在活动中总是配角,很少以我为主做一个分享,并且我是尽量不参加任何活动的。我怕是担不起这么重的戏份。但硬着头皮做了这个事情后,感受着大家的支持与肯定,心里暖洋洋的。
感谢素未谋面的大家。
结束的时候,感觉有点文不对题。扣题一下。
分享中,文静说到把孩子当自己再养育一遍,我觉得和孩子重读课文的过程,也让我发现了以前忽视掉的很多东西,让我对生活有了新的理解。
即便是《植物妈妈有办法》这么简单的课文也会让做了父母的我们,产生许多不同的想法,我们不再是当初课堂上被动接受的孩子,作为成年人的我们主动回想、学习、分享。这就是我们和孩子重读课文的意义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