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车上

文化   2024-12-12 18:12   北京  

十多年前开始,北京这里的公交车上都有了一名乘务管理员。

这些乘务管理员均为男性,看起来大都五六十岁。他们穿戴统一的藏青偏黑色制服、帽子,戴红袖箍,手里拿小红旗。车辆转弯时,他们把小红旗的棍子伸出窗外摇摆,似乎是在提醒路人避让。

乘务管理员们通常呆立在车厢里,有时也走来走去,也许工作要求,他们不能坐着。车辆启动时,他们看到乘客上下完后,可能会说一声“关门”,提醒司机。

总体上看,他们的工作就是“乘坐公交车”,一圈又一圈。据说他们的工资也是按照这个圈数支付的。

我不知道乘务管理员这个职业因何而存在,但知道肯定是有起因的。现在很多车上都没有了售票员,乘务管理员这个安保岗位却一直屹立不动。

我见过的大多数乘务管理员就像游戏里的NPC,除非乘客跟他说话,会触发他的反应,一般情况下,除了那一声“关门”,他们都一言不发。可能他们的头脑中有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只是在公交车上,在他们的工作场合,不宜显露。

我也见过一位与众不同的乘务管理员。

他的体貌特征与他的同伴们并无两样,也是制服、帽子、小红旗,面色黝黑,但他言谈举止别具一格,让我印象深刻。

乘客上来,他嘱咐人家小心,找个座位坐下。还会主动搀扶年级较大的乘客,帮助乘客拎重物。每到一站,他都大声播报站名,虽然广播喇叭里也会播放。

他太热情了,他的热情甚至让我这样的人感觉略有不适,觉得他有点吵,觉得他硬是想给自己加戏。

有老太太问他一个地名,他就越发激动,跟人家一直说话,介绍情况,把人家送下车。旁观的另外一位老太太表扬他:你人真太好了。那张黑脸居然泛红了。

因为别的乘务管理员很少开口,我无法判断他们是哪里人,以为这个保安工作也许是北京本地人在做。

但这位“话痨”的口音显然不是北京的,我听不出来他是哪里人,总体上感觉应该是山西往北那个方向。看来这个岗位是不讲户口的,现在应该大部分工作都不讲户口了,这是社会悄悄地在进步吧。当然也可能北京本地人不需要这样的工作。

看别的乘务管理员,我会觉得:还有比这更无聊的工作吗?也许这个岗位的确重要,遇到紧急情况,司机无法处理,必须由他来帮助,但那种情形大约是很少见的。他们日常就只能是一圈又一圈地坐公交,而且都得站着。又累又没意义。

这样的工作和地铁安检员一样,可能都是有争议的。但解决了一部分人的就业,也算有一定作用。地铁安检员都很年轻,我看着那些姑娘小伙子,感觉遗憾更多。

这位活泼的e人乘务管理员又让我觉得,任何工作的意义根本上都是由劳动者自己发掘的吧。

写到这里,本来应该结束了。

但我还见过一名行为奇特的乘务管理员。

就在前两天,我因为工作需要,坐公交车去某个地方。

我很少有机会在工作日的中午坐公交。此时得以感受大都市的B面,就放下手机,巡视车上满车的六七十岁退休人士,发现他们大都是女性。纳闷老年男性是不是活力没这么足?不愿意出来活动?

这也将是我的未来吧:面容上长出纵横的皱纹,花白头发,牙齿已残缺。曾经想要的自由和时间,现在,多到让人手足无措。但是老眼昏花后,看谁都很美,也算是福气。

正感慨间,我看到这辆车上的乘务管理员举止有点奇怪。

他和大多数同行一样,一言不发。

此刻他正慢慢地移动着步子,手扶车里的栏杆。

再看他脚下,有一张纸片,像是超市里的购物凭证。他的右脚正踩着这张纸片,缓缓前进,像是一项重大任务,他要将纸片运送到安全地带。

眼看着他用脚把纸片移动到了垃圾桶那里,我以为他会弯腰把纸片捡起来丢进那个带有活动盖子的不锈钢垃圾桶里。

但他没有。

他的脚继续前进,毫不迟疑地经过了垃圾桶,到了后车门。

他这是要干什么?为什么要大费周章地把一张小小的纸片“长距离运输”?

我不禁起了好奇心。

还好他并没有发现有人在看他,自顾自地继续行动。

他用趋着走的脚步,把那张纸片带到了车门边,让它飘落到台阶下。他也走下去,站到车门口,扶着把手,观察车窗外。

很明显,他是要把纸片“推出”车门。他果然,把纸片推出车门。

只用轻轻一脚,那纸片就钻出了车门。

我不理解。

那纸片看上去并不脏,他手上还戴着一双脏兮兮的白色劳动手套呐。为何不肯弯腰或者蹲下捡起来放进身旁的垃圾桶,而要大费周章地弄到旁边的大马路上?那可是主路,很干净的主路。

有风。纸片大约会跟着风走,自由飞舞。

匪夷所思。

怎么来合理化这名乘务管理员的行为?他也许只是太无聊了吧。


绿茵陈
清夜沉沉动春酌,灯前细雨檐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