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急,慢慢来

文化   2024-11-23 16:17   北京  

那天,老王问我:小宝没打电话?我说:没有。

他说:不接到电话,听他提前给我们安排几个事情,还有点不习惯呢。

小宝住校后,每到周二周三,必定给我们打电话,交代一些事情,虽然在我们看来都是非常小的事情,但他都说得郑重其事、十万火急。

说完这些事情,通常还要让我跟老师打个招呼,周三晚自习不上,他回来住一晚。

但最近这两周他都没有要求回来住,因为他被选进了英语培优班,学校额外给这20个学生开小灶,周三晚上多上一节课,他要上这节课,就没法提前开溜了。

本来他是想进口语班,口语班来了个英国外教,他跃跃欲试想去和这位英国绅士交流交流。还没报名,老师就让他去培优班,说他口语还可以了,考试技巧方面还有待提高。

我很高兴,有了补习的事,他周三就不会再吵着回来了。

上上周,他人虽然没回来,电话还是打了,让我给他买东西:黑椒味午餐肉罐头两个、黑白胶卷两个。

周末他回来,看罐头买了,胶卷没买,就发火了。

我说:你提的规格很具体,但我看以前的购物清单里没有这样的,怕买错了,想等你回来让你自己挑选。他气呼呼地说:不想买你就直说。

我本来也想表演一个怒气冲冲口吐芬芳拂袖而去,但又觉得也没这个必要,一周没见面了,犯不着这样,就说:你这不是沟通的良好态度,先冷静冷静再说。

冷静完了,就觉得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我们商量好周六直接去安定门那里的乐玩公社店内购买,比网店还要更快拿到东西。

下午把小丸子送去踢足球,我们就带着小宝去买胶卷。

路上感叹,很久以前,也是我们三人坐在车里。小宝特别爱认字,车窗外一晃而过的广告招牌上的字,他都要读一读,我们还一起玩组词和成语接龙。

现在,他安安静静坐在副驾驶的位置,戴着耳机听歌,我们聊天、问话,如果不是他喜欢的话题,他就说:我听不见。

我向他推荐意大利作者亚历写的书《我用中文做了场梦》,说这本书跟《我在北京送快递》类似,都是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素材撰写的非虚构书籍,都是年轻人在探索自己的生活之路,有艰难,也有乐趣。

他说,可以看,但我更想看《意大利史》,而且我还想学意大利语,看原版。

实际上,他也只是想了想,至少在目前,没有机会去学什么意大利语。

乐玩公社的胶卷又涨价了。自然还是我买单,111元买了一个柯达的、两个乐凯黑白胶卷。小宝还很懂行地说,其实柯达在英国还有个工厂,一直在正常生产胶卷,在那里买,一卷便宜十块钱。

买完胶卷,回来路上他提议去萨莉亚餐厅吃饭,竭力向我推荐,说这里的食物品类齐全,物美价廉。他说,你和妹妹都会喜欢的。他因为之前去医院的缘故,老王已经带着去吃过两次了。

但是妹妹不要和我们一起吃啊,她踢完球,要和圆圆一起去玩弹珠游戏。小宝听了,有点失望,好吃好喝的他还是乐意和妹妹一起分享的。

老王也对这个餐厅没兴趣,就在车里等,只有我和小宝来吃。自从有了小丸子,这样的情形已不多见了。

小宝轻车熟路,把我带到这个传说中的萨莉亚。

好几年前,我在世纪金源那里也吃过一次,当时印象不佳,感觉这里的餐食不如必胜客。

但我什么都没说,听小宝给我推荐,我让他点自己的,不用管我。他点了:田园蔬菜汤、番茄味培根面、黑椒鸡排、香肠肉酱多利亚饭、提拉米苏蛋糕、8元畅饮,并要求跟我分食多利亚饭,我说他吃的蔬菜太少,他又加了个烤蔬菜,我点了炸虾仁。

以前以为萨莉亚是必胜客平替版,现在看,两个餐厅不是一回事,萨莉亚的菜单种类更丰富,也许更合年轻人口味。而且价格方面,有绝对优势。点这么多,一共101元。

网上搜了一下,原来萨莉亚是日本人开的连锁餐厅,在中国已经蛰伏二十多年,现在终于迎来了自己的机遇,在餐饮业普遍不太景气的情况下,不仅食客盈门,利润攀升,甚至反过来还成了必胜客学习的对象。

我们去时还没到晚饭的点,客人不是太多,上菜速度还比较快。

现在上菜速度快似乎都不能算优点了,这种餐厅嘛,预制菜肯定是占大部分。不过,西式快餐店,只要干净、卫生,预制就预制吧。

上来的菜,我都尝了一下,居然真的如小宝所说,很好吃。

他对黑椒鸡排赞不绝口,说烤得嫩,酱的味道也好;对意大利面不太满意,认为番茄或者番茄酱放少了,味道不够浓。我说清淡一点更健康。

蔬菜汤和烤蔬菜他也都吃了,说蔬菜汤比必胜客的好很多。

让我赞不绝口的是多利亚饭,这是一种日式焗饭,酱汁由牛奶调制,奶香味浓郁,里面的芝士、香肠等配料又带来更多风味。

提拉米苏也不错,味道有层次,不是糊弄人的甜点。只不过分量偏小,我觉得只要好吃,少点儿也无所谓。

我们一边吃一边聊,十分开心,连带食物的味道都更好了。我本来对这个菲利亚兴趣不大,一直劝说小宝去吃费大厨辣椒炒肉的。

相比和谁一起吃,吃什么反而不太重要了。我现在也掌握了跟小宝聊天的技巧,多听,多询问具体情况,而不是下结论,更不要进行悲观推断。

聊着聊着,小宝古怪的八两金蘑菇头发型,在我看来也顺眼了。

他已经三个多月没去理发店,都是自己动手剪发。他说学校里也有人劝说他去理发。但他都不想听,说只要学校不禁止,那就说明可行。他大约要顶着这个发型直到高考。

这些都是上周末的事。

这周,小宝不仅没说周三晚上回来,连电话都没打,所以老王和我就又有点惦念了。之前嫌弃他事儿多,但他不给我们找麻烦了,我又觉得有点空落落的。

写到这里想起X同学微信上说的:“那天我跟儿子说请你吃大餐吧,想吃啥都行。儿子说,没胃口,不去。

后来X同学灵机一动说,你上次很赞的那个意大利菜,带我去试试吧?

然后就出门了,娃还同意步行半小时走到餐厅。到餐厅一看,萨莉亚里边全是半大孩子,基本没有家长,X同学感觉自己一下子也年了。

X同学还有一段话,让我心有戚戚焉。

他说:“跟这么大男孩子沟通太难了,有时候恨不得让他接受现实的毒打,才知道父母不是他的敌人。可是真看到他吃亏或者哪怕可能真要吃亏了,自己一下子就破防了。

所以,很多时候,和孩子相处就是要耐得住烦。其实生活就是要耐烦啊。

做父母的得劝自己:别急,慢慢来。


      

绿茵陈
清夜沉沉动春酌,灯前细雨檐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