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批工厂“倒”在年底

文摘   2024-12-11 23:52   湖北  
文/梨子 欧也

临近年末,又一批工厂顶不住了。近日,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通告称,广东省药监局已依企业申请注销广州南雪药业有限公司等14家化妆品生产企业的化妆品生产许可证,且它们均属于“企业主动注销”。


另据青眼号外不完全统计,自今年以来,仅广州市就已有104家企业主动注销了化妆品生产许可证。有不少行业人士认为,当前中国化妆品市场已进入存量竞争时代,而在这一过程中,势必会淘汰一批竞争力不强的企业或品牌。

14家企业主动销证,半数企业经营超十年


青眼号外调查了解到,这14家企业绝大多数为小微企业,注册资本从50万元到1200万元不等。其中,注册资本在500万元以下(含)的企业有12家,占比为85.7%。

从成立时间来看,本次主动注销化妆品生产许可证的14家企业中,有一半企业的经营时间超过10年。其中,成立最早的是广州市新霸化妆品有限公司(下称“新霸公司”),该企业已经营了17年。根据国家药监局国产普通化妆品备案信息平台显示,尽管新霸公司截至今年10月份仍备案过新产品,但目前由该公司备案的所有化妆品已全部显示注销。


而成立时间最短的是广州创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创为生物”),该公司成立于2019年11月,但也经营了近五年时间。根据国家药监局官网公开信息显示,创为生物于2022年5月27日获得化妆品生产许可证。也就是说,创为生物不到三年时间就选择了主动注销化妆品生产许可证。此外,国家药监局国产普通化妆品备案信息平台上也未搜索到该公司任何备案产品。


另从14家企业所涉及的品类上看,有9家企业涉及护肤品类,4家涉及洗护类产品,仅一家为彩妆产品。值得一提的是,有11家企业在2024年仍备案过新产品,但其中广州御景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新霸公司备案的产品均显示“已注销”的状态,可谓彻底退出行业。


另外,广州御草堂化妆品有限公司与广州芬迪化妆品有限公司因通过登记的住所或者经营场所无法联系,而被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标记为经营异常。

搬迁、退出……一半企业曾被罚


青眼号外调查发现,今年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已发布了7则关于注销《化妆品生产许可证》的通告,截至目前,广州市已有105家企业注销了化妆品生产许可证,其中104家为主动注销。


针对这些化妆品企业“销证”的背后原因,青眼号外近期尝试联络了十余家企业进行调查了解。部分受访企业直接表示,由于经营难以为继,不得不做出此决定。例如,广州市某化妆品有限公司一位工作人员便无奈地表示:“做不下去了。”


不过,迁厂也是部分企业注销化妆品生产许可证的重要原因之一。广州市一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便告诉青眼号外,当前公司已设立了新厂,所以注销了原有的化妆品生产许可证。


同样,广东赛美化妆品有限公司(下称“广东赛美”)的工作人员也透露,公司已开设新厂,且新址选定在广东清远。但值得注意的是,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广东赛美已于2024年12月5日注销,原因为决议解散。


另值得一提的是,在上述14家企业中,有8家曾因违反化妆品相关法规被罚,且其中有不少企业为多次被罚。


以新霸公司为例,该公司即接连在今年的6月、10月,因当事人未建立并执行进货查验记录制度的行为、经营不符合技术规范的化妆品的行为和经营未经注册的特殊化妆品的行为等原因,而遭到广州市白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处罚,三次罚款的金额共计约19.2万元。


与此同时,广州南雪药业有限公司(下称“广州南雪”)、广州简妍化妆品有限公司、广东赛美、广州优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州丹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州芬迪化妆品有限公司、广州市白云区复大化妆品厂等公司也均曾被监管部门处罚过。


此外,部分公司还面临企业股权被冻结的困境,如广州优选化妆品有限公司某股东的股权被全额冻结,而该公司注册资本为60万元。


青眼号外还调查发现,在天猫平台上有一家运营主体为广州南雪的店铺,仍在大量销售该公司旗下产品。其中,一款名为“南雪祛痘霜”的产品显示总销售高达20万+件。据详情页面参数信息显示,该产品公示的化妆品备案号为“粤G妆网备字2021066946”。据此,青眼号外通过国家药监局国产普通化妆品备案信息平台查询发现,该备案号对应的“南雪祛痘霜”产品显示 2024月12月9日已注销。


针对“已注销”这一情况,该店铺客服回应表示,“(你)所提及的备案信息为该产品初次上架时的备案记录,而当前销售的产品已经过更新升级。”当问及此产品的最新备案信息,上述店铺客服却表示“需要找领导才能拿到这些信息。”而截止发稿,客服未对此有进一步的回复。

截自天猫


行业步入新一轮洗牌阶段

事实上,“化妆品行业已告别高增长时代,步入新一轮的激烈竞争与洗牌阶段”已成为业内的普遍共识。与之对应的是,行业增长放缓的现象也并非偶然。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自今年6月份以来,化妆品类零售总额罕见地遭遇了连续四个月的下滑趋势。这当中,今年6月化妆品类零售总额跌至405亿元,同比下滑14.6%,创近十年6月最大降幅,并首次打破该月正增长惯例。

另相较于往年,今年“双11”活动开启时间最早、跨度最长,从10月初一直持续到11月中旬。在“双11”大促的刺激下,今年10月份化妆品零售总额实现了40.1%的同比增长,总额达到468亿元。然而,纵观2024年1月至10月的整体表现,化妆品零售额累计为3563亿元,仅同比增长了3%。这也客观反映出,今年化妆品行业整体的不景气。


且据青眼情报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中国化妆品市场销售额为6456.2亿元,同比增长率仅为1.1%,处于低增长状态。正因如此,今年的第三季度更是被视为化妆品行业的“至暗时刻”。据青眼此前统计的8家国内上市美妆公司中,有6家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负增长,最大跌幅高达到421.81%。同时,半数企业营收同比均出现下滑,跌幅高至30.87%(详情见青眼文章《化妆品史上“至暗”第三季度!》)。


而从公开财报来看,不只是国内美妆公司遭遇挑战,在中国市场失速也是横贯在四大日妆集团面前的难题。这当中,首当其冲面临的挑战,便是主品牌在中国发展失速(详情见青眼文章《四大日妆巨头都难!》)。即便是世界最大的化妆品公司,今年也在中国市场遭到挑战。据欧莱雅的最新财报也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北亚市场(包括中国)成为唯一出现负增长的区域。


据财报数据,今年前三季度,欧莱雅北亚地区销售额下降3%,至74.3亿欧元(约合人民币571亿元),三季度跌幅扩大至6.5%。财报中提到,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中国大陆消费者信心的持续低迷。欧莱雅CEO叶鸿慕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将中国市场销售额的个位数下降描述为“出乎意料的动荡”。


“‘二八定律’已愈发明显,有的在竞争中掉队,有的在进阶变得更强。”有资深行业人士认为,无论是工厂销证还是品牌增长承压,这种态势都还将持续一段时间。但在这一过程中,不守法、能力差、软硬件跟不上的企业被淘汰已是大势所趋。而这种情况下,唯有在擅长的领域里面做专做精,方能保持在激烈竞争中不被淘汰。



它排名第七,中国美妆公司十强变了
上美入局家清了!
重磅!上美“大手笔”入局重组胶原蛋白

青眼号外
不一样的视角。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