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仅半年,这家合成生物企业两获融资!
文摘
2024-11-25 22:19
湖北
青眼号外获悉,成立仅半年的合成生物企业广州巨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下称:巨微生物)已于近日完成了2轮融资,金额共计数千万元,引起业界广泛关注。众所周知,合成生物学技术在化妆品领域的应用一直备受资本青睐。青眼号外梳理发现,今年至今在原料端至少发生了21起融资,其中合成生物企业占比达71.43%,融资金额超7.5亿,这足以见得合成生物赛道的“吸金能力”。那么,巨微生物又有何魅力?公开信息显示,巨微生物成立于今年5月16日,法定代表人为黄林娟。该公司由江南大学陈坚院士团队和华南理工大学程建华教授团队共同打造,是一家绿色合成生物原料制造商,以生物活性糖为切入方向,提供功能性创新原料解决方案的企业,业务主要涉及美妆日化、功能性食品、医美医药等领域。据报道,巨微生物不仅联合江南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的国家级科研平台布局了两大未来生物科学中心,并在江苏和广东落地两大生产基地,共同实现创新产品研发落地和规模化生产。目前,该公司合同订单数额达到数千万元,预计年收入超千万元且实现盈利。青眼号外了解到,在巨微生物2轮融资中,投资方包括了专注于健康美丽产业投资的云庐科创、上市公司佳禾食品等。巨微生物的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产品研发和市场推广等用途。对于融资消息,青眼号外第一时间联系了巨微生物和云庐科创,巨微生物相关负责人确认了两轮融资的事实。截至发稿,云庐科创暂未回复。巨微生物能够在成立之初就获得两轮融资或与其研究方向有关。据悉,作为一家合成生物企业,巨微生物的核心并未放在大热的重组胶原蛋白上,而是侧重于皮肤微生态,该公司的产品包括了超低分子量透明质酸、Galacto G 半乳糖酵母样菌发酵产物滤液、新型麦芽四糖等。巨微生物相关负责人告诉青眼号外,目前公司已与包括瑷尔博士、丸美、敷尔佳等美妆品牌达成合作。以半乳糖酵母样菌发酵产物滤液为例,据上述负责人介绍,“该原料是利用贵州茅台镇酿酒酒糟,通过分析传统酿造过程酵母菌菌群结构,构建系统发育树,筛选出独有的野生型酵母。经过基因工程技术获得高活性优质酵母专利菌种及其代谢产物。”也就是说,巨微生物利用合成生物技术对酵母菌中进行筛选和改造,最终制成了独家原料半乳糖酵母样菌发酵产物滤液。对于企业侧重于研究微生态领域的原因,巨微生物相关负责人则表示:“皮肤微生态是行业比较关注的领域,我们除了微生态护肤,也在进行头皮微生态方面的布局。”据巨微生物官方公众号显示,巨微生物已参与国内部分一线品牌关于微生态护肤标准制定与原料研发工作。事实上,资本加码巨微生物,只是近两年原料投资热的一个缩影。据不完全统计,仅2023年一年,化妆品原料相关企业投融资案例便接近50起。而今年至今美妆原料商相关融资至少发生了21起,且融资金额保守估计已超过了9亿元。
其中,涉及到合成生物学领域的美妆原料企业达15家,占比超过70%,从金额来看,这15家原料企业的融资金额保守估计为7.5亿元,占整体融资金额的80%。除合成生物以外,再生医学也颇受关注,佰傲再生和瑞吉明生物两家主打再生医学原料的企业也在今年获得了融资,且佰傲再生融资金额为数亿元。从投资方企业来看,除了常见的专业投资机构外,也出现了诸如贝泰妮、水羊股份、华熙生物等国货美妆头部企业的身影。今年5月,贝泰妮完成对原料企业迪克曼生物的投资,持股比例10%。据悉,这也是贝泰妮首次对原料企业进行投资。除此之外,青眼号外发现,国际原料企业巴斯夫同样对国内氨基酸类表面活性剂原料商长沙普济进行了投资。今年6月,长沙普济发布股票定向发行情况报告书表示,巴斯夫(中国) 以881万元的价格认购公司新增发股份941271股,占发行后公司总股本比例为2%,位列公司股东按持股比例排名第九名。值得关注的是,长沙普济去年还获得了日本化工企业宇津商事株式会社的投资。这也能从侧面印证国际化工巨头对国内原料市场的高度关注和积极布局。具体到被投资企业来看,在化妆品合成生物原料企业中,重组胶原蛋白依旧“大热”,有近10家公司均明确主打原料为重组胶原蛋白,且多家相关企业的融资金额在亿元以上。以君合盟为例,目前,君合盟已实现包括重组I/III型人胶原蛋白原液及制剂、重组A型肉毒毒素等在内的高端重组蛋白产品的规模化放大。值得注意的是,君合盟自2020年11月成立以来,已完成5轮融资,金额超过5亿元。今年,该公司分别在今年5月和9月完成了两轮融资,融资金额超过3亿元。高密集的融资足以体现和证明资本市场对于君合盟技术以及重组胶原蛋白市场的认可。合成生物在过去几年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美妆、日化等领域。有行业人士认为,尽管合成生物热已经成为老生常谈的话题,但从市场、政策来看,该赛道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处于红利期。根据麦肯锡预测,到2025年,合成生物学与生物制造的经济价值将达到10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241.13亿元),未来全球经济活动中,60%的物质产品可以由生物技术生产。有行业人士直言,“行业对于前沿科学、基础学科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美妆行业的科技含量也越来越高。”从政策方面来看,2022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明确将生物制造作为生物经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提出“依托生物制造技术,实现化工原料和过程的生物技术替代,发展高性能生物环保材料和生物制剂,推动化工、医药、材料、轻工等重要工业产品制造与生物技术深度融合,向绿色低碳、无毒低毒、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型”。此外,中国“973”、“863”等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也建立了合成生物学专项同时,地方政府也加大了对合成生物学的扶持。2023年9月,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支持合成生物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今年7月,广州成立“合成生物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并落户海珠区,该联盟将承担服务合成生物成果转化、协同创新等功能。从市场趋势来看,AI+重组胶原蛋白似乎正在成为合成生物学领域的下一个风口。以今年获得融资的途深智合为例,其开发了集多种自研AI模型的蛋白质设计平台 ProteinEngine。该平台能够完整覆盖蛋白质设计的全流程,实现蛋白质改造与从头设计。不仅如此,青眼号外注意到,在今年10月,途深智合还与另一家获得融资的原料企业美尚洁生物就“AI技术用于重组蛋白氨基酸序列研究领域”开展联合开发。据报道显示,美尚洁将提供重组融合蛋白研发所需的生物样本、实验数据和专业知识,借助途深智合TourSynbio™ 大模型平台对蛋白质序列和结构进行分析预测,为重组融合蛋白的设计和优化提供科学依据,不断调整完善重组融合蛋白的设计与研发,大幅缩短研发周期。此外,尽管有不少优秀的合成生物企业崭露头角,占据了一定的市场先机,但在行业中并未出现绝对的“领导者”。已躬身入局的原料企业和仍在观望的美妆企业还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机会,但总的来说,独家技术或成分仍是各合成生物企业的最强壁垒,也是在资本市场能够持续获得投资者青睐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