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文字部分来自网友的学习笔记
=
11_周其星《神奇的比喻》(四下)+讲座
周其星老师的《神奇的比喻》这节课让我受益匪浅。在这一课中,周老师紧扣新课标“文学阅读与创意写作”任务群学习要求,结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大门”,从教材出发,拓展阅读,认识诗句中的修辞——比喻之妙。在整节课中周老师不断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学会欣赏,在欣赏中尝试创新,循序渐进地引导提高了学生的鉴赏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课堂三部曲“送”“读”“写”,送给学生一个礼物——像,它具有超能力,激发学生兴趣;读各种诗句,品其中的像与不像;由读诗人变写诗人,有了“超能力”加持的孩子们秒变小诗人,令人赞叹的同时反思自己,作为教师,我们到底能为学生带来些什么?
姜树华老师执教《表里的生物》一课,在教学过程中,姜老师以“我”思考与探究的历程为线路,激励孩子们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学过程中、姜老师也让我们了解了:不要简简单单地把每个单元的人文主题直接作为单元主题,我们可以更加精准一些,更加符合教学活动,尤其要跟教学设计能够高度的统摄、内核化。因此我们也明白了:单元承载的任务群学习,不具有独属性;单篇教学的价值同样不容轻视,更不容忽略。
顾丹凤为大家带来课例《海底世界》。顾老师在课堂上紧扣“奇异”二字展开教学,聚焦学习要点,虽然教得少,但是教得充分。她先是关注作者如何写出海底世界的奇异,用了两种魔法“衬着写”和“对着写”。课堂上高举的小手、求知的眼神,彰显出了学生探究的热情。接着顾老师再进行积极的言语实践,安排小组四人合作开展讨论交流活动——“说说我们班”,随后让同桌二人找出班上同学“相对”的特点,最后鼓励孩子们来到讲台前积极表达,以此让学生掌握“对着写”的写作方法。
张学伟老师讲授的《草船借箭》是语文五年级下册名著五单元当中的课文,选自名著《三国演义》。课堂开始,张学伟老师以瑜亮矛盾导入,二人斗智斗勇,鲁肃从中调解的过程激发同学们的兴趣。三人对话文雅而暗藏机锋,同学们充分的感受到了三人之间的汹涌暗流。顺利进入文章情境,对接下来事件发展当中三个人的目的都做到了心中有数。课堂中,同学们各自扮演人物进行对话。在反复打磨的过程中, 模仿人物语言、动作和神态,揣摩人物心理活动,对文章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在这一过程当中,同学们熟悉了名著的语言风格,对四大名著有了更深的兴趣。真正做到了, 功夫在课内,更在课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