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认识“疙、瘩”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恶”,会写“讨、厌”等15个字,会写“理由、心事”等10个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我”对母鸡态度前后的变化,并说出变化的原因。
3.感受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辛苦”,体会母爱的伟大。
4.通过比较,感受同一作家在写不同动物时,表达上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设计理念】
课文是老舍先生描写动物的名篇。教学重点是体会作者对母鸡态度态度前后的变化,感受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辛苦”,体会母爱的伟大。教学难点是引导学生比较同一作家写不同动物时,文章结构、语言、情感表达上的相同与不同之处,从而体会老舍先生的语言特色和文字背后的情感。
本课教学以读为主、以生为本、以拓展为目标,通过多层次、多角度、多种方式地朗读课文,使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读中进行语言实践。教学中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实语文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训练,在研读中培养语感与概括能力。引导学生紧密围绕主题研究课文,将课文语言内化为自己的感受。让学生文本进行练笔,充分发挥文本的情感内涵,引发学生与文本的深层次对话,激发情绪动机,开拓思路,充实内涵,深化感受。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板块一 走进文本,初识母鸡
1. 走进作者,引入课题
(1)谈话导入:今天,我们再次走进老舍(出示照片)。出示资料袋,快速默读,看看能从中捕捉到哪些信息?
(2)解读笔名:“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这个“老”字并不是指的年龄或时间,在这里的意思是“一贯、永远”,所以,你读懂老舍的笔名了吗?——一贯、永远地“忘我、付出”。
(3)引入课题: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老舍先生另一篇描写动物的散文《母鸡》。
2. 视频欣赏,说说母鸡
(1)欣赏视频:描述一下你眼中的母鸡。
(2)阅读期待:老舍先生这位杰出的语言大师,又会怎样来写母鸡呢?
3. 范读课文,初步感知
(1)教师范读,学生伴读,边读边想:从文中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你体会到老舍先生对母鸡是怎样的情感了吗?标红文首文末句子:
我一向讨厌母鸡。
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3)读句子,质疑。
板块二 初读课文,字词过关
1. 自学提示,初读课文
(1)出示自学提示:
①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圈画生字新词,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②边读边思考:老舍为什么讨厌母鸡?后来为什么又不讨厌母鸡了?
(2)学生自学。
2. 提炼方法,字词过关
(1)过渡:一起来过字词关。
(2)出示词语,读准字音:
疙瘩 欺侮 可恶 聋人 啄食 伏在地上 一声也不哼 啼叫 凄惨
讨厌 田坝 忠厚 毒手 成绩 孵出 警戒 歪着头 咕咕 汤圆儿 掘地
①自由读词。
②正音识字:
“疙瘩”是双音节词,“瘩”读成轻声;
“欺侮”注意和近义词“欺负”区别,注意“侮”字的发音;
“成绩”的“绩”读第四声;
“哼、警”是比较容易读错的后鼻音生字;
“可恶”的“恶”是多音字,它有哪几个读音?出示词语“可恶、恶心、凶恶”,连线找正确读音。
(3)归类学词,体会特色:
嘎嘎 咕咕 颤颤巍巍 如怨如诉 凄惨
一撮儿毛 这点儿成绩 挺着脖儿 一只鸟儿 挺着身儿 汤圆儿
请你读一读,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①第一组:形容母鸡啼叫的词语。
“嘎嘎、咕咕”都是拟声词;
“颤颤巍巍、如怨如诉”都是形容母鸡叫声的状态。在文中找像“如怨如诉”这种ABAC形式的词语:没完没了、细声细气,也是形容母鸡的叫声的。
出示带这些词语的句子,读一读,感受母鸡的啼叫声。
②第二组:儿化音。
教师带读,学生跟读。
(4)指导写字:出示田字格生字。这15个生字我们都可以用“部首+部件”的方法来理解和记忆。
换偏旁识记:“厌”和“伏”,注意半包围结构和左右结构不一样的间架结构。
字源识记:“毒”,会意字,演示字体演变。本义是有毒的草在野地里到处生长,后引申为有毒的物质,“毒手”的词义是指用以害人的狠毒的手段。
“孵”字提示左边“卵”字的笔顺是撇、竖提、点、撇、横折钩、竖、点。
“戒”字提示左下方为横、撇、竖,不要写成两竖。右边斜钩上的短撇也不能丢掉。
学生练写。
板块三 整体感知,理清结构
1. 寻找过渡
从开始的“一向讨厌”到后来的“不敢再讨厌”,老舍先生对母鸡的态度是从哪里开始变化的呢?第4自然段是过渡段,在文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2. 梳理结构
找到了过渡段,还有首尾的关键句,课文的结构便清晰地展现在我们眼前。全文共10个自然段,前面的三个自然段写作者讨厌母鸡,从第4自然段开始到末尾,写作者不敢再讨厌母鸡。
3. 感知详略
上下两个部分哪个是作者写作的重点呢?从篇幅上就能一目了然,老舍先生把更多的笔墨放到了后半部分,着重写自己为什么不敢再讨厌母鸡。
板块四 研读段落,感悟“讨厌”
1. 默读自学,寻找原因
(1)过渡:老舍为什么讨厌母鸡?我们先来研读课文的第1-3自然段。
(2)聚焦中心句:我一向讨厌母鸡。“一向”是什么意思?换词体会。
(3)默读自学:请大家默读第1-3自然段,找找作者讨厌母鸡的原因。
提示:默读要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圈点勾画。从段落中圈画出相关的词语或句子,用心体会,想想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只怎样的母鸡。
(4)学生自学。
2. 交流展示,体会“讨厌”
哪些语句让你感受到了老舍对母鸡的厌恶?
(1)第1自然段:
①听吧,它由前院嘎嘎到后院,由后院再嘎嘎到前院,没完没了,并且没有什么理由,讨厌!
两个“嘎嘎”,一个“没完没了”,还有句子末尾的“讨厌”和感叹号,让你感受到了什么?用这个句式说一说:这是一只( )的母鸡,令人( )。
②有的时候,它不这样乱叫,而是细声细气的,有什么心事似的,颤颤巍巍的,顺着墙根,或沿着田坝,那么扯长了声如怨如诉,使人心中立刻结起个小疙瘩来。
出示词义,句中的“颤颤巍巍”、“如怨如诉”都形容母鸡的声音,哪个词是形容抖动摇晃的声音?哪个词是形容没完没了地抱怨诉说?选一选。
声音是看不见的,这没完没了的抱怨诉说已经让人头疼,居然还抖动着、摇晃着,甚者“扯长了声”,这是一种什么感受啊?我们来听一听。(播放母鸡声音)
这样的声音,作者说一听就使人心中立刻结起个小疙瘩,这“小疙瘩”是什么?是烦躁、是厌恶,也是讨厌!请你再说说:这是一只( )的母鸡,令人( )。
读出作者对母鸡的讨厌。
③拓展对比:同样写叫声,作者在《猫》这一课中,却是这样描写的。
范读: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在不叫的时候,它还会咕噜咕噜地给自己解闷。
你体会到了怎样的情感?老舍先生的语言太富有表现力了,这传情达意的水平实在是高,真不愧是语言大师。
(2)小结学法:朗读句子——琢磨词语——概括形象,继续用这样的方法学习2、3两个自然段。
(3)第2自然段:
它永远不反抗公鸡,有时候却欺侮最忠厚的鸭子。更可恶的是遇到另一只母鸡的时候,它会下毒手,趁其不备,狠狠地咬一口,咬下一撮儿毛来。
它不反抗公鸡,却去欺侮忠厚的鸭子,这是一只(欺软怕硬)的母鸡,令人(反感)。遇到同类,还会痛下毒手,这真是一只(暗箭伤人)的母鸡,实在是令人(讨厌)。
(4)第3自然段:
到下蛋的时候,它差不多是发了狂,恨不能让全世界都知道它这点儿成绩;就是聋人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了。
聋人是听不到的,怎么也会被母鸡吵得受不了呢?老舍先生这是在讽刺母鸡,这夸张的手法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讨厌母鸡的态度。
练习使用夸张的写法:
去学校的路我太熟了,( )。
下山的缆车速度极慢,( )。
3. 小结写法,读出“讨厌”
(1)无病呻吟、欺软怕硬、好大喜功,这就是老舍一向讨厌母鸡的原因了。老舍先生特别善于捕捉平凡生活中的小场景,寥寥几笔,一只浅薄、媚俗的母鸡形象便跃然纸上,让我们对作者的厌烦情绪感同身受。
(2)把作者对母鸡的讨厌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4. 课堂总结
课后学习任务: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练习书写本课生字,听写词语;
(3)(选做)搜集母鸡的图片或视频,制作动物卡片,可以画一画母鸡的神态、动作,并配上与之相关的文字
第二课时
板块一 复习巩固,回顾课文
1. 听写词语,端正书写
(1)听写要求:听老师读词语,快速写下来,要求规范、端正、整洁。
(2)教师读词,学生听写,对照答案检查订正。
讨厌 如怨如诉 反抗 忠厚 毒手 成绩
2. 连词成句,回顾课文
(1)连词成句说文意:请你从中选择一两个词语,根据课文意思来说句子。
(2)列举:
我一向讨厌母鸡,它的叫声如怨如诉,让人听了心中立刻结起个小疙瘩。
母鸡永远不反抗公鸡,却敢对忠厚的鸭子或其他母鸡下毒手,真讨厌!
母鸡要是下了蛋,会发了狂似的向全世界炫耀它的这点儿成绩,真让人受不了。
板块二 寻找事例,感受“伟大”
1. 聚焦中心,情感转折
(1)第4自然段:
从“一向讨厌”到“不敢再讨厌”,是什么改变了作者的心思?
(2)第9自然段:
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看看这些词语,这段话对母鸡的评价如此之高。当母鸡成为鸡母亲,它便有了改变。
2. 默读自学,批注感受
(1)真默读第4-10自然段,看看作者是通过哪些具体事例来描写鸡母亲的伟大的。圈画出自己感触最深的词句,反复读几遍,还可以将“负责,慈爱,勇敢,辛苦”这些词语批注在句子旁边。
(2)学生自学。
3. 交流展示,朗读感悟
梳理事例:你找到了哪些描写鸡母亲的具体事例。保护鸡雏安全、为儿女找食、教鸡雏本领、夜间报警。
(1)第5自然段:
① “挺着脖儿”、“挺着身儿”这两个词语,这是一种怎样的姿态呢?(出示图片),两个“挺着”让我们看到了一位随时准备战斗、勇敢无畏的鸡母亲。
②这段话中有一对意思相近的词语,“警戒”和“警告”。查词典区别词义,警戒比警告多了戒备的意思。文中的母鸡如何警戒的呢?读读冒号后面的句子。想象一下,母鸡咕咕地警告鸡雏,它会说什么?看着图,模仿着母鸡的样子说一说。
③想象画面读一读第5自然段。
(2)第6自然段:
出示句子,体会对比的写法。
每一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地下垂,像刚装了一两个汤圆儿似的,它自己却消瘦了许多。你从中读懂了什么?慈爱和辛苦。指导朗读。
假若又别的大鸡来抢食,它一定出击,把它们赶出老远,连大公鸡也怕它三分。这句话和第2自然段的“它永远不反抗公鸡”对比,成为母亲后,母鸡为了保护幼子敢于和公鸡对抗,这就是母亲的勇敢和责任感。
(3)第7自然段:
它还半蹲着,让它们挤在它的翅下、胸下,得一点儿温暖。它若伏在地上,鸡雏们有的便爬到它的背上,啄它的头或别的地方,它一声也不哼。
这句话中连用了很多动词,哪些是母鸡的动作,哪些是鸡雏的动作?原来,当母鸡成为鸡母亲,它会因为爱而改变自己,成为母亲的母鸡多么辛苦,多么慈爱啊。
出示图片,运用动词想像说话:母鸡( ),鸡雏们( )。
(4)第8自然段:
在夜间若有什么动静,它便放声啼叫,顶尖锐,顶凄惨,无论多么贪睡的人都得起来看看,是不是有了黄鼠狼。
两个“顶”是什么意思?联系上下文理解,试着读一读,体会母鸡的负责、辛苦。
4. 回顾中心,升华情感
(1)回到第9自然段,这段话一共三个句子,母鸡的转变是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的伟大是因为它是鸡母亲——母亲是和英雄划等号的存在。三句话层层递进,老舍先生还仅仅在赞美母鸡吗?很显然,这里,对母鸡的赞美,就是对天下母亲的赞颂!
(2)“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为什么不直接写“我不再讨厌母鸡了”?这个不敢,不仅仅代表着作者对母鸡情感的变化,更饱含着一种纯洁、神圣的敬畏,这是情感的升华。
(3)再读课文9、10自然段。
板块三 对比阅读,理解作者
1. 回顾作品
请大家快速浏览一下第13课《猫》和第14课《母鸡》,从结构、语言、情感表达这几个方面来比一比,它们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
2. 对比阅读
(1)结构方面:相同之处是作者喜欢运用总分构段的方式,条理十分清晰。不同之处在于,《猫》写了猫的性格古怪和小猫淘气可爱两部分,前面部分笔墨较多;《母鸡》可以分为母鸡孵鸡雏前和孵出鸡雏后两部分,着重写的是后面部分。
(2)语言表达方面:相同之处是都用了口语化的语言,勾勒了生活中最常见的画面,通过对细节和小事描写,突出动物的形象。不同之处是,《猫》一课明贬实褒写对猫的喜爱,而《母鸡》则通过字里行间态度的变化,先贬后褒,表达对母鸡的赞美和敬佩。
(3)情感表达方面:相同之处是两篇课文都表达了对动物真诚的喜爱和赞美。不同之处是,《猫》通篇都在写猫的可爱,视猫为孩童,表达了由衷的喜爱;而《母鸡》则写了由“讨厌”到“不敢讨厌”的情感变化,用前后的强烈对比,加深了对母爱的赞美。
3. 迁移写作
(1)小结:无论是《猫》还是《母鸡》,我们都能感受到语言大师老舍刻画动物的深厚功力,在他生活化的场景和生活化的语言里,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对动物的爱,当人与动物和谐相处时,美好就在不经意间发生了,这就是生活的情趣。
(2)迁移:今后,我们在写动物时,也可以选择这样的主题、这样的场景和细节、这样生活化的语言,相信你也可以写出这样质朴感人的文章来。
板块四 拓展阅读,开阔眼界
1. 拓展阅读
(1)推荐阅读《老舍散文》,本书精选老舍散文64篇,全方位展现了老舍散文创作的精华,还原了一个幽默、亲切、朴质的文化大师形象。
(2)出示目录,找找看,我们的小学语文书里收录了多少篇老舍的散文。
2. 课后作业
(1)阅读普里什文的《柱子上的母鸡》和张抗抗的《天鹅》,也可以阅读其他作家描写动物的作品,摘抄好词佳句,在问后批注读后的感悟。
(2)继续阅读老舍先生其他作品,进一步感受语言大师的魅力。
教学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