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 文
制度变迁与城乡居民的流动感知
(照片由作者本人提供)
黄 超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
上海市“中国特色的转型社会学研究”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
原文刊于《社会》2024年第3期
研究背景
文献述评
(一)流动感知的影响因素
1. 客观因素
2. 主观因素
研究假设
假设1:城镇居民的流动感知比农村居民更消极。
(二)户籍制度变迁与流动感知
改革开放以前,城乡资源配置制度使得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存在明显落差,从而导致农村居民有很强的迁往城镇地区的动力。为了防止农村人口外流,控制大城市人口容量,同时保障城市基本生活品和最低社会福利的供给,国家建立了户籍制度和粮油供给制度以严格限制城乡人口流动。除了考学、参军或招工等极为有限的渠道外,农民很难实现户籍转换和地位上升。改革开放以后,城乡人口流动的壁垒在多方因素的作用下逐渐消除。一方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村出现了剩余劳动力,加入WTO也使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入城市实现了收入的增加。另一方面,在教育扩张和产业职业结构升级的背景下,与计划体制时期相比,农民获得了更多高等教育的机会,进而实现了户籍身份的转变(即“农转非”)。如果说在城乡居民原来的地位认知图式中,无论是地域意义上还是户籍意义上,城乡之间的鸿沟是难以逾越的,那么随着管控人口流动的户籍制度的逐步松动,农民会认识到户籍对社会流动的约束减弱,通过个人努力和能力可以实现向上流动,进而弥合与城镇居民的社会经济地位差距。
尽管越来越多的农民通过进城务工或“农转非”的方式实现了城乡流动,但城乡流动人口的地位认知图式仍会面临现实的挑战。虽然农民工和户籍移民(“农转非”群体)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即能力较强、教育程度更高的农民才有可能进城务工或实现“农转非”(Wu and Treiman,2004;谢桂华,2012,2014;郑冰岛、吴晓刚,2013),但是,由于制度惯性,能力方面的优势并不能帮助他们完全弥合与城镇居民在社会经济地位方面的差距。对农民工而言,现阶段的收入、社会保险、就业和住房保障、子女教育等方面仍然存在明显的户籍壁垒(李骏、顾燕峰,2011;吴晓刚、张卓妮,2014;陈云松、张翼,2015)。对户籍移民而言,尽管他们与城镇居民的区别相较农民工进一步缩小,但住房资产仍有显著差距。有研究显示,户籍移民的收入与城镇居民不相上下甚至还有一定优势,但由于较晚进入城市的房地产市场,住房资产明显少于城镇居民(方长春,2020)。因此,虽然农民工、户籍移民与农村居民相比已经实现了明显的向上流动,但由于其地位认知图式引导他们以城镇居民为参照群体,因此,现实中仍未消除的城乡差距将使他们面临更强的主客观张力。由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数据、变量与方法
1. 流动感知
2. 居民身份
3. 出生世代
4. 控制变量
(三)分析步骤和统计模型
第二部分使用的模型的具体形式是:
第三部分使用的交互模型的具体形式是:
数据统计与分析
(三)城乡居民流动感知的世代差异
结论与讨论
注释和参考文献(略)
责任编辑:张 军
排 版:严 航
新媒体编辑:张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