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通鉴杂谈之楚汉争霸系列第03篇,每篇都是原创精品,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本公众号。最近在阅读《资治通鉴》中有关楚汉争霸的那段历史时,金鳞有一个很“惊人”的发现,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鸿门宴之后,刘邦被项羽逼着前往自己的巴蜀封地时,是什么时候呢?汉高祖元年夏四月,请记住这个时间!为了表示对项羽的衷心,刘邦在入蜀的时候,接受了张良的意见把栈道给烧了,表示自己会乖乖听话,再也不回来了。但刘邦在实际上在封地待了多长时间呢?是不是很长呢?毕竟面对自己和项羽军事实力的巨大差异,就算他不服气不甘心,也得好好蛰伏几年吧!但实际上并不是!《资治通鉴》记载,“八月,汉王引兵从故道出,袭雍”。也就是说,汉高祖元年八月,从当初灰溜溜的逃走,仅仅过了四个月,刘邦就主动出击开始挑战项羽了。我们要知道,古代没有高铁,刘邦这一去一来,路上差不多要用掉一半时间,那么待在封地的时间就更少了,也就一两个月而已。为什么会这样呢?在这个四个月中到底发生了什么呢?是刘邦实力有了质的飞跃吗?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呢?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说项羽分封十八路诸侯,给自己挖了无数的坑,埋下了无数的雷,第一个大坑就是在齐国挖的。公元前221年,齐王建投降,战国时期的齐国正式灭亡。秦末天下大乱,齐国贵族田儋和田荣兄弟两个复建齐国,田儋为齐王。在反秦过程中,田儋率军救援魏国,结果被秦朝大将章邯所杀。这时,齐王建的弟弟田假被立为齐王,不过田假当上齐王没多久,就被田荣给赶下了台,田荣立哥哥田儋的儿子田巿为齐王。很快,到了公元前206年,项羽分封十八路诸侯王,故意搞事情把立国宗室后裔田都为齐王,立另一位宗室后裔田安为济北王,并将原先的齐王田巿封为胶东王。
因为当初叔叔项梁被秦军围困的时候,找田儋求救,但田儋没有出手,而田荣是田儋的弟弟,项羽自然也不会待见他。于是乎,田荣就不干了,五月出兵赶跑了田都,还让自己的侄子田巿乖乖当他的齐王,不要去当什么胶东王。但是田巿被项羽吓破了胆,想偷偷去胶东,被田荣知道后派人给追杀了。侄子没了,田荣就自己当了齐王。而且他还找了彭越,封他为将军,让他带人平了济北,杀掉了济北王田安,重新兼并了三齐之地,统一了齐国。项羽本来就不想齐国变强大,防止其脱离自己的控制,但局面还是向着最坏的方向发展了。他派了一个叫萧公角的人带兵去打彭越,但是很快被彭越给打败了。田荣不但自己搞事情,还帮着陈余搞事情,派兵把赵国又给搞乱了。聊完了齐国那边的情况,我们回过头来再说说刘邦这边。项羽分封天下是二月,封完之后大家又讨价还价各种索贿受贿,直到四月才最终确定下来,“诸侯罢戏下兵,各就国”。按照当初楚怀王的月底,刘邦应该是要被封为关中王的,但项羽不乐意,把他认为的不毛之地巴蜀给了他,在项伯的骚操作之下,又把汉中也给他了他,所以才被封为汉王(所以我们现在才被称为汉人)。四月,项羽离开咸阳回彭城。刘邦也不得不回自己的汉国,“其实不想走,其实我想留”,这句歌词应该是刘邦当时最真实的写照。刘邦到当初攻下咸阳的时候,兵力已经号称10万了,但是被项羽逼着入蜀的时候,只让他带了三万人。
不过除了这三万人,还有一万多人主动跑到刘邦这边来的铁粉,史书记载“楚与诸侯之慕从者数万人”。
为了给项羽表衷心,刘邦接受了张良的建议,将经过的栈道都给烧掉了。不过刘邦这里烧掉退路,也不但是给项羽表衷心,因为不但他不愿意去巴蜀,他的队伍也都不愿意去,毕竟TM离家太远了,而且路又不好走。说不定去了之后,这辈子都回不来了。所以烧掉栈道,也就逼得大家没有退路了。不过当刘邦到了南郑国的时候,包括很多将军在内的人,都开始思念家乡了,很多人开始当逃兵。其中有个刚投奔过来不久的人,也跑了。不过他最终没跑成,被萧何给追了回来。要说这几个月中,刘邦这边发生了什么的大的变化,那就是拜韩信当了大将,也就是三军总司令。毫无资历的韩信为什么能够当上三军总司令呢?和萧何有很大关系,但跟重要的原因,应该还是韩信和刘邦本人。首先是韩信,在新老板面前,把前老板分析了个彻彻底底明明白白,结论是成不了事,接着又把新老板给吹的天花乱坠。当然,也不全是吹,大部分都是事实,但刘邦听进去了,并且觉得很有道理,于是韩信得到了刘邦的信任。再说刘邦,但其实不用说刘邦,刘邦最大的本事就是识人用人,韩信这种大才,在刘邦面前刷几回存在感之后,就很难跑出他的手掌心了。当刘邦得到韩信,又得知项羽被齐国和赵国的反叛搞得七荤八素的时候,也开始搞事情了。在韩信的建议下,刘邦把萧何留下收税,自己带人去偷袭雍王章邯,章邯在陈仓和刘邦打了一仗,不是对手,跑路,在好畤又干了一架,还不是对手,再跑,跑到了废丘。刘邦平定了雍地到咸阳一大块地方,塞王欣和翟王翳见势不妙,也都举起白旗投降。短短一两个月,刘邦就平定了三秦,把本来就应该属于自己的关中收入囊中。项羽这个时候就开始头疼了,齐国田荣已经坐大,赵国也乱成一锅粥,刘邦这边分分钟把他之前的布局也给打破了。张良给项羽写信,说刘邦就想当他的关中王,这本来也应该是他的。现在既然已经拿下了关中,也就满足了,不会得寸进尺得陇望蜀。完事还拿齐国和赵国吓唬项羽,说齐国和赵国想把你干掉,你还是先去平定齐国和赵国吧。项羽看了张良的信,还真就信了,于是北上去干齐国了。当然,或许他不信,但不信也不行,毕竟自己也分身乏术。“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这句话大家肯定都听说过。不过这句话原文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它的原文是“退一步雨过天晴,忍一时风平浪静”,出自《增广贤文》。这句话的意思,很浅显很直白,意在劝诫教育人们要忍受一时遭遇,可以摆脱困扰,很可能会有意外收获。刘邦这段经历,是对这句话最好的一个写照。如果鸿门宴上不是刘邦忍辱负重主动认怂,硬要跟项羽拼命,结果只能是死翘翘。忍一时风平浪静,刘邦仅仅忍了几个月,本来看似没有机会局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项羽为自己挖的坑埋的雷,一个接一个的爆了。读历史的价值在于哪里呢?最起码是寻开心看热闹,再就是能够从历史中看出点为人处世的道理。当你处在艰难困苦看不到希望之时,也千万不要灰心丧气,保持一个平和积极的心态,不要那么焦虑,耐心的等待机会,而机会也总会来的。本文是《资治通鉴》的解读,喜欢历史的朋友,敬请关注本号,每篇都是原创精品。
在看吗?原创不易,请点一下“在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