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证明玉米中后期无人机打药能够增产11.7%以上,有效保证病虫害防治及时性,进而保障玉米增产增收。”
前些天,DJI大疆农业“推动农业现代化,玉米飞防新篇章”无人机玉米测产交流会在内蒙古通辽市举行。该活动旨在探寻在国家政策引导下,以农业无人机为代表的科技生产力,如何参与到玉米中后期植保管理中,实现增产增收的可行性。
自2015年底推出农业无人机产品,大疆创新开始涉足“科技赋能农业”。截至目前,大疆农业在中国区实现作业面积达到25亿亩次。另外,大疆农业无人机服务应用作物涉足粮食作物、水稻、小麦、柑橘、芒果等300多种。
近些年,玉米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中国农业的基本盘。玉米作物正成为中国农业科技公司聚焦与赋能的重要赛道。比如,大疆农业。
大疆农业解决方案工程师程忠义表示,玉米的增产增收,关系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如何借助科技提高玉米植保作业的效率和生产产量,也是大疆农业一直在践行的事情。
聚焦:为什么要关注玉米
众所周知,玉米是全国种植面积最大的作物,约达6.63亿亩地,同时也是饲料和工业原料的重要来源。另外,随着政策引导,中国玉米产业在全球也扮演着越发重要的角色。玉米的增产增收,直接关系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性发展。
尽管中国玉米种植面积世界第一,但与产量最高的美国相比,中国玉米的平均单产却只有领先水平的57.9%。另外,中国玉米植保管理存在作业体验差、中后期作业少等问题,肥料施用也较为粗放,导致玉米整体产量不高。
业内人士指出,如何借助科技力提高玉米中后期管理水平,确保玉米等粮食安全,提高单产量和可持续性势在必行,尤其是农业科技的应用与创新。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闫晓静专家表示,玉米全生育期中都有可能会受到不同的病虫害侵蚀,若能在不同阶段进行针对性的植保作业,将有助于提高玉米的产量与品质。
程忠义介绍,传统地面打药设备容易造成轧苗,导致产量损失。如遇雨后作业,还容易存在陷田的情况,无法及时防治病虫害。在玉米中后期由于植株较高,传统机械和人工作业则无法下地,因此对大多数农户来说容易放任不管。农业无人机在玉米平均覆盖率不到20%,玉米作业现代化与科学化刻不容缓。
“在玉米种植早期,我们通常采用农用四轮车进行喷洒,但是会有轧苗的情况,效率不高产量低,后期长高了就不打药了,主要是以往没办法打。”通辽市种植大户赵宏诚说道。
面对玉米种植户的痛点,大疆农业以农业无人机系列产品为创新点,促成玉米飞防精准植保解决方案,实现玉米作物高效防治病虫害、促进玉米单产提升。
今年4月份,国务院正式印发《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方案(2024—2030年)》中指出,产能提升重点放在玉米和大豆上,强调“玉米重在集成配套、主攻单产”,同时坚持依靠科技,集成配套,推动良田良制并举、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
赋能:无人机保障玉米单产提升
近些年,国家正在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障玉米单产水平的提升。良种推广、技术改革、中央及地方政府陆续出台多个政策,如提高最低收购价、增加农业补贴、扩大农业保险覆盖范围等,以激励农民采用现代农业技术。
针对玉米单产提升,早在2023年国家还提出了“一喷多促”农业政策,是为提高秋粮作物产量和质量而实施的一项关键技术措施。这项技术涉及在玉米、大豆等作物的生长中后期,通过一次性喷施叶面肥、调节剂、抗逆剂、杀虫杀菌剂等混合液,实现促进作物生长发育、促进灌浆成熟、促进灾后恢复、提高单产等多重效果。
然而,由于玉米全生长周期长,需要从播种到成熟收获的整个时间段实施植保管理。但由于玉米中后期管理难度加大,很多玉米种植户不再作业。另外,由于玉米作物拔节之后并不方便施肥,很多地区往往在玉米播种时一次性施足底肥,也造成了肥料的浪费。
调研发现,农业无人机因其不受地形限制,不轧苗,飞行平台具备好操作、图传稳定等特点,可全程运用于玉米植保环节,能够有效解决玉米中后期施药难、病虫害不好防治等问题,避免作物减产,有利于玉米单产提升。
程忠义指出,农业无人机可全程运用于玉米植保环节,从苗前封闭一直到中后期用药3—4次,能够有效保障产量稳定。同时,农业无人机在玉米全程管理上的优势。
1)相比人工作业,它实现了人药隔离,杜绝农药中毒事故,作业效率提升50-100倍,作业体验也大为提升;(无人机针对不同地块效率不同,河南山东 500—800亩/天;黑龙江地区 1000—1200亩/天)
2)相比于自走式机械,无人机节水90%,不轧苗,效率更高,成本更低,雨后可立即作业,中后期作业也无阻;
3)相比于载人固定翼飞机,无人机飘移更少,无需建设跑道,地形适应能力更强,中小地块也可作业。
4)通过农户利用无人机进行玉米中后期管理的实践证明,玉米利用无人机进行全流程管理后能够增产10%,有效保证病虫害防治和及时性,保障玉米增产增收。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闫晓静表示,大力推进农业生产机械化、数字化、智能化,将传统农业与现代科技紧密结合,实现了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型升级。同时,积极开展玉米病虫害防治工作,充分利用农业无人机“飞防”作业,精准喷药,用科技助力农业,保障粮食丰产、农户增收。
酿造:玉米作物飞防解决方案
据了解,大疆农业T60 农业无人机,具备50公斤喷洒载重和60公斤播撒载重的能力,大田作业效率能够达到1000—1200亩一天。面对玉米高秆作物,大疆四天线 O4 图传系统可保证画面流畅稳定,并实现传输距离远至 2 公里。当遥控器信号遮挡严重时,还可自动切换为 4G 数据链路,飞行更安全。面对玉米四周地边有防风林的情况,大疆农业无人机通过飞行打点还可实现RTK精度级别的精准作业,保证地边不漏喷、重喷,高效便捷。
从操作现场看到,大疆农业无人机在玉米飞防上具备多个优势,比如:
(1)具备超强抗干扰的O4图传,能够应对复杂地形:
大疆多年积累的图传技术,在四天线 O4 图传系统上可实现传输距离远至 2 公里,面对面积广阔的农田,农业无人机需要能够在较远距离内传输画面,以便飞手能够清晰监控作业情况。四天线O4图传具备超强抗干扰能力,能够在复杂的农田环境下信号不断连,画面更流畅稳定,保证画面不卡顿。O4图传还具备“低延迟”的特点,以确保无人机作业的精确性。还可选配 4G 增强图传模块,在玉米高秆作物、山地作业等场景,当遥控器信号遮挡严重时,可自动切换为 4G 数据链路,图传双备份,信号时刻在线,飞行更安全。
(2)作业模式更灵活、适用性更广:
面对地块零散、不规则地块,大疆农业无人机可以通过手动模式实现灵活快速作业;面对玉米四周地边有防风林的情况,大疆农业无人机通过飞行打点可以实现RTK精度级别的精准作业。
以玉米种植大户马忠臣为例。
在他所管理的1万亩玉米地里,每年都会采用3—4次的玉米飞防管理。他非常注重病虫害的提前防治,在蚜虫、红蜘蛛发展初期就会喷洒一次,有效控制虫害基数。同时,在抽雄高秆之后,其他的农户已经不打药了,而他还会再喷施一次,防控玉米大小斑病的同时添加叶面肥,避免玉米早衰、提高长势,提高玉米千粒重,最终保障了玉米的产量。
数据显示,在全国,无人机在玉米作物的综合覆盖率不到20%。在东北地区,平均可达30%,在西南玉米山区,综合覆盖率不到5%。业内人士认为,大疆农业无人拓展应用到玉米作物领域,或将加速中国玉米作物植保飞防的现代化进程。
锚定:把玉米当作农业全新主推场景作物
“大疆农业将会把玉米当作农业全新主推场景作物,持续利用农业无人机帮助中国乃至世界农业跃迁”程忠义表示。
作为一家科技企业,大疆农业最关注的是前沿技术在产业中的实际落地应用。截至目前,大疆农业无人机的应用领域包含植保作业、播撒作业、农业智慧化管理等,全球覆盖作物包含300余种。
其中,玉米和果树是目前大疆农业在国内的两个重点潜力作物。由于山区果园受山坡丘陵等复杂地形影响、种植环境差异大,综合机械化率只有40%不到。
为此,大疆农业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给出了无人机航测、Ai识别、三维航线全自主作业的果树解决方案。并在海南、广东、广西等地建立了示范园,验证了无人机果树飞防的效果。
农业行业观察调研发现,玉米则为大田作业,相较果树难度较低,需要无人机具备更高的作业效率和更强的适应性。
面对高杆作物,信号时有遮挡,大疆农业无人机的图传系统能够实现远距离、抗干扰传输,信号稳定不卡顿,画面清晰流畅,飞行更安全。尤其在玉米作物中后期作业上的优势尤为突出。农业无人机高效率的作业能力、精准地施药和施肥、减少作物损伤等优势,不仅提高了作业效率,还对提升玉米产量和品质起到了积极作用。
大疆农业全球销售总监张源告诉农业行业观察,从水稻小麦的全流程植保管理,到玉米中后期飞防应用,大疆农业通过先进的无人机技术帮助农户在各种作物上实现增产增收,保障粮食安全,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经过十余年深耕,大疆农业无人机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作物300余种,帮助全球农业解决作业难题。未来,大疆农业将持续洞察用户痛点,让农业更轻松,让生命更美好。(文/南风)
转载来源:农业行业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