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的程式化、夸张化、虚拟化是它的灵魂。由于中华历史有上下五千年,朝代更迭更是风起云涌,一朝文化带来一朝的服饰。
明朝的帝后服饰图
对于传统戏曲来说,如果戏台上,演什么朝代就用那个朝代的服饰,那么可坏了,这戏班子的后仓库不知道得放多少服装道具,以及和那个朝代有关的林林总总,乱七八糟的东西以供使用。
若是跑码头,那家伙,比搬家还隆重热闹!那不行啊。
戏曲是艺术不是生活,就是不考虑繁杂和琐碎,还得考虑演出成本啊。不能像今天的新编戏,编演一出扔一出,服装道具五花八门,各朝各代服饰什么都有,演什么朝代就要用那个朝代的服饰,看着挺科学,可是,那些编剧,你们考虑成本了吗?考虑观众审美的接受度了吗?你们不能光顾得自嗨,而其他什么都不顾吧?
所以,那些新设计出来的玩意儿,看着花里胡哨,好像挺科学,挺符合那个朝代的情况,其实感觉审美却是混乱不堪,杂乱无章,毫无美感和吸引人的点!既不符合当今人的审美,也混乱和误读了过去人们对审美的认识。所以,新编戏基本的结果都是失败告终,现在不就是这么个情况吗?再有钱也不是那个玩法吧,当然,今天的事情这里不详说以后再谈。
那么,西方戏剧讲究的是还原生活,所以,他们会把舞台装饰的和生活非常接近,什么时代也会准备和那个时代相关的服饰和道具,那么人家的情况不是我们探讨的范围,其实人家有人家一套体系相关的机制,运作方式,他们具体也有具体的解决办法。
我们的前辈艺人,估计也看到了上面我说的以及没有说的一些情况,于是,他们开动智慧的头脑,想出了很多解决的办法,和西方以及现在大款式编演方式不同,他们采用的是另一种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
这些方式,首先就解决了成本这个大问题,那就是以一个朝代的服饰,代替上下五千年所有朝代的服饰。
汉族人舞台形象,全部以明朝服饰为基本服饰样式;少数民族,统统都以清朝的服饰为基本服饰样式。但是戏台上也不是生活的还原,而是美化了的服装服饰道具,和生活中那个时代的服饰还是有很大区别的。有的区别小,有的区别大,有的区别很大甚至面目全非,只是有个影子和大致意思,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舞台上的这件道具服饰头冠,就是那件物品作为原型,而生发出来的一件艺术品。
戏台上的凤冠就是这样一件升华版的娘娘头冠,是美化以及艺术化了以后的道具物品,比较之下你就会发现,它来源于明皇后的凤冠,但是已经和原来的样子完全面目全非了。
我记得文革后,第一次在电影院看京剧电影《杨门女将》,校场点兵,柴郡主出场,就是凤冠霞帔。这样的穿戴打扮,我头一次见,特别是她头上戴的凤冠很让我好奇。当时并不明白,不知道这是什么,于是问老人们这是什么呀,满头的白高粱米?老人瞪了我一眼,不屑的说道,没学问,什么高粱米,那是凤冠,是娘娘才能戴的。
当然,后来知道柴郡主戴的凤冠和娘娘还是有区别的,就是戏台上,也由于等级的原因,分“大凤冠”和“半凤冠”两类,头上凤凰的数量,从三只到九支不等,从而分出好多种的样式,凤凰多用“点翠”贴饰,周围则点缀“珠须”即富贵又气派还美观。
除了“大凤冠”还有品级更低一些的“半凤冠”,人们常说的“大过桥”应该就是“半凤冠”的一种,这些都有多种的说法和讲究。在戏台上,后来,由于流派的不同也出现了什么流派戴什么样式的凤冠的情况。
戏台上的凤冠样式是过去前辈艺人艺术智慧的体现和结晶,长期的舞台实践以及民族审美,以及各种原因,形成了中国戏曲艺术的三大特征,那就是:综合性、虚拟性、程式性,老艺人们对舞台上凤冠的美化和改造,就是这些特性的集中体现,艺术的再现了历史人物和故事。
那么,艺术的生命是什么呢?那就是在继承的基础上,改造事物创造美,当然,这种创造,不能脱离民族特性而生搬硬来,有根据的创造美发展艺术,才是艺术得以持续前进的基础,一切脱离这些原则的所谓创新,以及不顾观众审美的所谓创造,都是对艺术规律的不尊重,最后失败也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