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谈的是中西戏剧戏曲的根本区别问题。
总有些自以为是的人,生怕我看不见,反复给我留言,说什么京剧老旧,不要老戏老演,我今天写的这篇小文,也同时在回答这些人的这个问题。
国学大师王国维对中国戏曲有很多精妙的论述,以及很多真知灼见的评点。
国学大师王国维
《宋元戏曲史》是王国维先生多年从事戏曲史学研究的一部总结性经典著作。此书写于1913年,被公认为中国近代古典戏曲研究的开山之作,它大大提升了戏曲在文学中的地位。
另一方面,王国维学贯中西,运用他的博学,恰到好处地指出了中国戏曲和西洋戏剧的区别。
这其中他在《戏曲考原》中就明确指出: “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这是一句真正点明了中国戏的关键所在的金玉良言。
中国传统戏曲注重的是表演的美,而非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故而戏曲的情节大都不复杂,主要是以“歌舞表演的方式”来表达情感,讲故事。
常常有人说,你们这个京剧为什么老戏老演,老演老戏,但是问这个问题的人你为什么不想想:为什么老戏老演,老演老戏却老有人看?这是为什么你们静下心来深入地思考过吗?
国戏和话剧,电影等等这些西方戏剧理论指导下的表演艺术的最大区别是,我们看电影看话剧进剧场之前,我们是绝对不会知道剧目内容情节的,否则我们不会去看。
而国戏则恰恰相反,我们进剧场之前,是知道故事内容的,不但知道而且耳熟能详,并且,国戏戏里的内容多数都比较简单,即使不知道也不让你费脑子在这上头费心思,中西戏曲欣赏的点是不同的,国戏是“以歌舞演故事”,歌舞技艺是观众欣赏的主体,而西方戏剧是以故事内容为主的,所以国戏会老戏老演,老演老戏而不缺观众,而西方戏剧,如果不编新戏,就会让观众厌烦,这也就是中西戏曲的根本区别。
所以,看国戏看的是什么呢?看的就是角儿的技艺,我们进剧场看那个戏里人物的同时,也是去看那个表演的名角儿去了,戏里的人物有时候只不过是名角技艺展示的一种媒介,同样一个人物,梅兰芳演就有人花大价钱去买票看,我演可能赠票都没人看。
京剧大师梅兰芳
而西方戏剧,当然也有著名的演员,但是他们重点让你看戏剧内容,演员只是导演的媒介,你得根据导演的意图表演,而不能跑出导演的范畴进行大幅度个人创作,而国戏则是“角儿”的个人表演秀,常常会有和往常不同的表演和内容呈现,这个也是和西方戏剧不同之处,所以,今天的国戏弄什么导演制完全就是不顾国戏的特点而弄的一种嫁接,破坏的是国戏表演体系的根本,是外行胡来的一种佐证。
因此,不懂王国维说的“以歌舞演故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的人,你们就别再给京剧瞎出主意了,什么故事简单啊,什么内容陈旧啊,什么不要老戏老演要编新故事啊,这些外行话还是少说点好,很无知的。
网友问:这几年德云社听多了,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同一个相声不同人演,以及相同演员每次演同一个相声的创新和改变。这是不是和国戏过去的原理有相同之处呢?当然,在京剧上我还没能体会这种常演常新的感觉。
我说:今天的京剧你当然很难有这种常演常新的感觉,因为今天的京剧即使是传统戏,他的运行模式也是一种转基因的中戏结合模式,比如,过去的演出,没有一遍遍排练这一说,大部分情况,都是上台前,问问师承路数,就上去演了。排练这种东西也是来源于西方戏剧。
还有什么总谱啊,大布景啊大的仿真道具啊等等。这个太多了,国剧的特性就是:“在严格规范内的自由度表演演唱,”,有人说样板戏不是京剧也有道理,因为它基本上是按照西方戏剧特性掺和国戏的一些特点的转基因产品,所以,样板戏也是不容许乱改动的,导演要求什么样,唱念做表必须严格遵守,这一点,传统国戏是完全不同的 。
还有,创新这个词慎用,同一作品不同人演略有不同,那可不是创新,那就是区别,就和京剧同一出戏的唱念做表,不同流派的大师有不同处理一个道理。
另外一位网友说:“荷露老师,不久以前,我们交流过为啥不改《空城计》的问题,您和很多戏迷给我的答案是,故事是串联歌舞的链条,就像珍珠项链的绳。主要看珍珠,绳子有一个就行。可这会又说歌舞是表现故事的,我怎么理解才好?”
传统戏《空城计》
我说:“ 传统国戏,无声不歌,无动不舞,连一声咳嗽,都带音韵,连走路都是舞蹈,但那剧中的种种,都是为了一个大的故事服务,但话又说回来,承载这个故事,无论简单复杂,都是艺人的唱念做表为载体和关注点,这个第一重要,而故事不是最重要的。所以,京剧需要名角,看戏也是看名角去了,而不是去看故事去了,看名角的原因就是看他们的精湛的表演(玩意儿)去了。”
网友很感慨地说:“是的!我们看戏以前都是知道戏的故事内容的,有的是耳熟能详的。但是我们主要是看角,欣赏唱念做打,这是与戏剧不同的地方。我妻子以前不喜欢京剧,但是我看她只能跟着看,我有时候一看京剧节目她就说这戏我都会背了,但是她还盯着看,有点喜欢了。
虽然中国戏曲比较古老,但是有些表演是很超前的;写意的。三五步行遍天下,七八人万马千军,古代是用竹竿表示骑马,后来更为简化,用马鞭子更有美感,以马鞭表示骑马,给演员有更多的表演空间,(有人也提出过用蒙古马舞来替代传统京剧的趟马,也真的看到过,但是觉得难看,甚至难受!)
西方戏曲后来发明了旁白,表示角色的内心思想,是一个巨大的创举,但是我们戏曲早就有了,许多演员,一举手打背工的念白就是心理活动,就是角色旁白,但这个是不是更高级呢?但遗憾的是今天的戏剧人崇洋媚外,自己的好东西不去继承,老是认为西方的那些东西好,这才是最令人悲哀的。”
欢迎关注荷露团珠谈戏说戏聊戏
(声明:此文章内容文字系荷露团珠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谢谢。)
本公众号精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