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我的,往哪里走,那绝对是一条正确的康庄大道
在谈这个话题之前,我首先声明 : 我从来没说过创新不对,但人人都喊创新,那就有点可笑了,就和故宫里的那些修补文物的活,你敢让那些刚走进这行的人动手吗?一个道理,所以我就很同意郭德纲说的,创新得是这行的顶级大师,谁都嚷嚷的创新就是今天这种可怕的景象!
要谈这个话题的原因,是前几天有位网友这样留言:程砚秋先生演的《锁麟囊》,和他学戏的时候也不一样。一定要创新,要允许创新。
我回复说:没说不让你创新,但你是程砚秋吗?
他立刻回复:你是 ?
我说:我是谁不重要,但我知道自己几斤几两,没有那么大的脸盘子,没那本事,非要创什么新。
也许有人又来说我措辞过于严苛,但我确实是由于对这样的留言烦不胜烦,甚至到了不想再接话的地步。因为好像一些人他留言不说别的,上来就是戏曲现在没人看的原因就是不创新,好像创新是万能的,能够拯救一切!
这几年写戏曲文章,就接长不短的有各行各业的人在文章底下留言鼓吹创新,他们有的甚至没进过剧场,有的没听过京剧,有的甚至反感,一边骂着京剧早该完蛋,只有北京人才听京剧不该厚着脸皮称为国剧,一边说京剧完蛋的原因就是你们抱残守缺不创新!
我也不知道世界上还有这种特异功能,那就是对一种事物根本不懂甚至不喜欢,却不妨碍他给这种事物下结论开方子,指导前进的方向!并且他心里十分笃定,你按照他说的做了,戏曲立刻全面振兴再也不愁卖不出去票了!
如今的社会开放了,任何人都有上网发表自己言论的自由,对于戏曲这种当今不景气的艺术形式,好像什么贩夫走卒、士农工商都可以上去踩一脚,评头论足,大加鞭挞。
郭德纲发文谈自己对于当前传统艺术没落的看法,是这样说的:“ 我越来越觉得传统艺术的没落,主要是由于盲目创新造成的。
抛开艺术的规律,都是为资金创新、为得奖创新、为创新而创新。一堆内行围着一堆外行,玩得可开心了!评剧像歌剧,京剧像越剧,剩下的像话剧加唱!” 因此有网友就说:“创新不是变质,传统文化到如今,十斤还剩有几斤?”
实际上,今天的真实情况不是十斤还剩几斤的问题,而是十斤还剩几两的问题了!
戏曲衰落是有它根本上的原因,但还有一个大的原因很多人都没有注意到,那就是外行干预的太多了!戏曲现在就好似街边的叫花子,他昔日的荣光不再,现实凄惨,等米下锅,以至于什么人都敢对他评头论足,指指点点,并且按照自己的理解去教导他重生的道理。
外行插一腿,如果内行们心里明白,不用理睬也没什么,郭德纲有句话很有道理,他说:“内行要是与外行去辩论那是外行。比如我和火箭科学家说,你那火箭不行,燃料不好,我认为得烧柴,最好是煤,煤最好选精煤,水洗煤不好。如果那个科学家拿正眼看我一眼,那他就输了。”
他说:“我也不是反对什么创新,但一门艺术创新,得是这一门的顶级大师来操作才行,什么人都遑论创新,那是笑话!”
“我有时候看网上,那些观众用不同的技巧点评不同的艺术,看完之后真的好开心!真的,因为我们这行其实有一句密不外宣的话,那就是:外行不胡说,内行不接锅!什么意思呢?尊重观众,允许观众说。
你就说听京剧吧,有时候我看网上,一万多观众点评京剧,说什么的都有,看的我浑身鸡皮疙瘩,因为他点评完我一看,说的根本就不是京剧的事儿!他干厨子干修车的,从他的专业角度去探讨京剧,那能对吗?这有一老头儿打七岁唱戏,唱到80还跑龙套呢,那他也比你听了一辈子戏的外行人明白!”
但现实却很残酷,网上的鼓噪你可以不听,但现实中那些掌握了话语权的外行,你能不听?你敢不听吗?
这些外行成分也很复杂,有的以前就不是干这行的,就像郭德纲说的也可能是修脚的,也可能是厨子,有的虽然干这行他是学别的艺术门类的,也许是跳芭蕾舞的,也可能是写稿子的,有的虽然学的是戏剧,但他学的是斯坦尼,布莱希特,了解的是西方戏剧。
但是,很要命的是,他现在却当了你的领导,也许他们心里想的挺好,也许愿望也是好的,你说他们故意瞎弄那肯定也不是,他们从心里也希望戏曲越来越好。
但一门艺术形式都有它严苛的规矩和运行特点,不深入进去你都弄不懂,何况外行,那就是凭感觉所谓提出的意见也是臆断的,不切合实际的,不但起不到好的作用也许还帮了倒忙,现实中这种事情还少见吗?所以,这也就是戏曲这些年,新编戏越来越多,却越来越没人看越来越衰落的一个原因。
欢迎关注荷露团珠谈戏说戏聊戏
(声明:此文章内容文字系荷露团珠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谢谢。)
本公众号精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