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碳排放权专项资产管理计划

文摘   2024-11-16 00:33   加拿大  


最近,碳排放权资管计划的话题又开始热起来了。

记得10年前的2014年,

还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年代。

当年11月26日,华能碳资产为探索碳市场和金融市场接轨模式,曾与诺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联合创立集合资管产品“诺安资管-创赢1号碳排放专项资产管理计划”。

一年后的2015年7月14日,该项集合资管产品成功终止(兑付)。产品在存续期间取得了年化收益率16.1%成功战绩。

作为碳资产管理行业的资深考古专家,有必要扒一下这款产品的前世今生。


2014年11月26日下午,华能集团与诺安基金在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共同发布了全国首支监管部门备案的“诺安资管-创赢1号碳排放权专项资产管理计划”基金,资金规模为3000万。

当天,时任湖北省政府副省长许克振、湖北省发改委主任李乐成、湖北省金融办主任刘美频、诺安资管总经理张秦玚出席仪式。诺安基金董事长秦维舟宣布全国首支碳排放金融产品成立。

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人士表示,该基金的启动表明碳市场作为新兴资本要素市场体系,受到资本市场的关注和认可,预示着碳市场与金融市场全面接轨

时任湖北省发改委主任李乐成与时任华能碳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总经理宁金彪共同为全国首支碳基金鸣锣。


“创赢1号”由诺安基金子公司诺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对外发行,华能碳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作为该基金的投资顾问,民生银行作为托管人,基金主要用于投资湖北碳市场。

在盈利模式方面,“赢1号”的交易策略主要是通过买卖湖北碳配额获利。

在风险管理方面,华能碳资产表示,赢1号”建立了自己的一套风控管理系统,作为首只备案的碳基金,要做的首先是保本,在不亏钱的前提下稳健的获利。选择湖北市场的原因是湖北市场的交易量和活跃度一直在全国7个试点市场中处于首位;另外湖北碳市场主要由政府主导,政策环境相对稳定,信誉风险比较小,整个市场风险是可控的。

在资金运作方面,诺安基金董事长秦维舟表示,赢1号”前期主要聚焦配额交易,增加市场的活跃度。后续,诺安计划将和华能联合开发一系列相关衍生品,提高远期收益率。 

在基金经理配置方面,投资顾问华能碳资产公司配备了专业的交易团队,实时分析跟踪碳交易市场的政策和走势,通过长线投资以及中短线波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参与湖北碳配额二级市场。

赢1号”交易团队的骨干成员包括时任华能碳资产公司碳资产业务副经理何毅、碳资产业务部杨以楼。

(就是下面这两位帅哥,10年前都风华绝代)

诺安基金交易团队骨干成员时任华能碳资产公司碳资产业务副经理何毅(左)、碳资产业务部杨以楼(右)


2015年7月14日,“诺安资管-创赢1号碳排放专项资产管理计划”(以下简称“碳交易基金”)成功终止。在华能碳资产公司的专业运作下,该基金取得了年化收益率16.1%的优异战绩。

华能碳资产认为,“创赢1号”是由碳资产公司联合基金公司共同发起设立的,规模为3000万元人民币,是国内第一只经证监会正式备案的专业碳交易基金,也是第一只成功运营终止的专项碳资产管理计划。“创赢1号”的成功运作,不仅体现了碳资产公司在碳交易市场的专业能力,更为公司在碳资产经营管理方面积累了经验,锻炼了队伍,树立了品牌,得到了良好的市场反响及行业认可。


2014年-2015年期间,湖北碳市场的价格还处在“死水微澜”阶段。


实事求是的说,看看2014年底-2015年7月湖北碳市场那个心脏停止跳动的死样子,“创赢1号”能够在半年内成功兑付,华能碳资产也是用尽了洪荒之


当时,两位基金经理分别谈了感受。

Q:请谈一下当初创设该基金的想法,主要出于哪些因素的考量?

何毅:设立诺安基金,作为碳市场和资本市场相结合的一次创新尝试,可以说是水到渠成、顺势之举。

首先,碳交易业务一直是华能碳资产公司最核心的业务之一,甚至说是安身立命的根本也不为过。尤其是全国碳交易试点市场启动后,公司投入了大量资源支持这项业务的发展,包括组建专业交易团队、建立内部交易制度等。公司交易团队为集团10家排放企业的委托交易业务,对比平均市场价格,每年都能降低近千万元的履约成本。可以说,公司开拓碳交易基金业务的条件是较为成熟的。

其次,我们选择设立基金的时点和地域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2014年上半年,五个碳交易试点省市已经顺利完成了第一年的履约,尽管交易量较小,但市场架构已经形成并逐渐完善。湖北市场尽管启动较晚,但其配额分配方案在几个市场中是最紧的,且从已运行半年的市场数据看其交易也是相对最为活跃的。

最后,从长远看,未来中国将进入大资管时代,资产配置的需求巨大。在国内节能环保压力与日俱增的大背景下,碳资产有望成为潜力巨大的重要配置资产之一。诺安基金的尝试将为公司在未来进一步开拓碳资产管理业务积累宝贵的经验。

Q:整个基金转运下来,作为具体经手人,肯定有许多的感悟、收获,能否与我们分享一下?

杨以楼:说实话,整个基金运转下来,个人还是很有收获的。归纳起来,有三个方面吧:

一是通过全过程参与该基金的运作,作为操作人员,探索形成了一套系统的市场研究分析方法。交易团队在实践中摸索总结出的“供需分析-参与者分析-情景分析”三步走的市场分析方法,在借鉴参考资本市场分析方法的同时,充分考虑了碳市场政策性风险大、筹码集中度高等诸多特点,为将来投资、市场分析等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是通过全过程参与该基金的运作,个人对于投资的政策性风险把握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特别是公司领导的支持指导,坚持每周一次的投委例会等,使交易团队每个成员无论是在认识上、能力上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从初期只是单纯收集一手情况,逐步深入到政策制定者需求的分析、研究上来。

三是通过全过程参与该基金的运作,提高了个人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意识和能力。在基金运营初期,作为操作员,我曾一度过于乐观,导致对履约日临近前出现的个别突发情况缺少充分准备、一些工作相对被动的情况。这也提醒我,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要时刻保持警觉,居安思危,未雨绸缪。

Q:我们知道,作为中国第一只经证监会正式备案的专业碳交易基金,诺安基金已顺利运营终止,并取得了年化收益率16.1%的好成绩,可以说成绩喜人,很不容易。作为操作员,对下一步工作目前有哪些计划和安排?

何毅:诺安基金一期已经成为“过去时”,我们目前的主要精力已经转向二期基金的筹备上。公司领导提出二期基金应做到“三个扩大”,即扩大规模、扩大区域、扩大范围。

目前,我们二期基金的方案已经初步形成,并有望在2015年年内推出。由于试点市场向全国市场的过渡已日益临近,二期基金将强化对过渡市场有关政策的研究,尽可能规避有关风险,并努力捕捉过渡市场的机会。

对于目标呢,就是希望基金二期在基金一期成功的基础上再创佳绩。一方面,我们希望在收益上能够更上一个台阶。另一方面,我们也希望二期碳基金能探索更多的创新交易模式,比如说做市商交易模式、现货远期、CCER-配额互换期权等。

Q:最后,请结合此项基金的成功运作,分享一下个人在推进公司发展过程中,如何积极发挥作用的好建议、好做法?

杨以楼:鉴于公司及所处行业背景的特殊性质,在公司发展布局过程中,应始终坚持“团结、创新、主动”的工作态度及工作方法。具体来讲,在日常工作中要加强与公司同事的团结合作。碳资产公司是金融公司中与产业接触最紧密的,也是节能环保领域中与金融结合最紧密的,员工背景差异较大。基于公司所处的行业特殊性,作为公司一员,要在工作中坚持合作学习的态度、发挥术业专攻的同时,积极向周边同事认真学习、密切沟通。“团队合作”在碳资产公司中尤为重要。

碳市场作为新兴市场,其规则、特性均与传统市场有较大差异,这就要求从业人员始终抱有创新的精神。因为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我们发现无论是在基金运营管理还是在集团履约交易的过程中,单纯照搬金融领域或者欧洲碳市场的经验往往都是不足以完成任务的。

通过管理碳基金我也学到:有些市场机会是来自于主动争取而非等待取得的。比如:从基金发起设立到运营的整个阶段中,在动力和压力的双重驱使下,碳资产公司交易团队时刻保持积极的工作态度,主动与相关主管部门沟通最新政策、主动联系主要参与者调研市场、以及多次主动总结经验教训。在主动争取下,从政策、信息和技术三个层次保证了碳基金处于市场领先水平。

时任公司总经理助理、碳资产业务部经理钟青也分享了感受。

Q:请谈一下该基金成功运作对部门建设特别是在部门人才培养、队伍锻炼等方面的意义?

钟青:诺安基金的成功设立、规范运作、成功退出,是与公司领导的重视、支持密不可分的。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一方面,碳市场与传统金融市场虽然有着基本一致的逻辑,但其“新兴市场”的特点决定了碳资产管理的人才队伍建设无法通过引进完成,必须通过真刀真枪和创新性的实践才能获得成功。另一方面,我们公司及其业务团队虽然已有基金设立、运作的专业化经验,但新兴的国内碳市场对于团队成员的业务素质和能力带来了更大的挑战。通过该基金的成功运作,我们团队在碳市场领域内的专业性得到了进一步地检验,实操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地提高,这对于公司未来在全国碳市场统一后的碳资产经营业务的开拓发展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Q:请结合该基金的成功运作,从为公司培育新经济增长点、推进公司加快发展角度,分享一下个人在发挥部门主动性、深挖团队潜力、激发员工干劲等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

钟总:作为碳资产经营公司,围绕碳市场的一系列资产管理、咨询服务与相关投资,构成了公司的主要经营范围,也是主要的创收领域。在目前国际碳市场持续低迷,国内碳市场刚刚起步、还带有很多不确定性的背景下,投资于试点地区配额二级市场的这一基金的成功运作,标志着围绕国内碳市场资产管理业务成为了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希望变成了现实,说明我们的经营方针是正确的,把握住了市场的方向。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为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比如:我们提出对于针对国内碳市场的创新业务,在考核上予以倾斜;对于业务开展的具体策略,公司领导在把握大方向和控制风险底线的前提下,放手让交易团队去探索,提高了效率。


当时,湖北碳市场陆续有四支基金入市,包括全国首支监管备案的碳市场基金——诺安碳排放权专项资产管理计划基金3000万元、中国首支碳信托基金——招金盈碳基金5000万元、全国首支碳私募基金——嘉碳开元基金2000万元、嘉碳平衡基金2000万元,合计达1.2亿元。

嘉碳开元基金:

2015年3月,深圳嘉德瑞碳资产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发行,包括“嘉碳开元投资基金”和“嘉碳开元平衡基金”。交易标的为碳配额和CCER(核证自愿减排量),其中,“嘉碳开元投资基金”的基金规模为4000万元,运行期限为三年,“嘉碳开元平衡基金”的基金规模为1000万元,运行期限为10个月。嘉碳开元投资基金认购起点为50万元,预计收益率为28%。嘉碳开元平衡基金的交易标的主要是碳配额,该基金以深圳、广东、湖北三个市场为投资对象,认购起点为20万元,预计年化收益率为25.6%。

招金盈碳信托:

2015年3月,国内首支碳信托——中建投信托涌泉1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招金盈碳),正式对外发售。该信托规模不超过5000万元,其中优先级不超过3750万元,劣后级1250万元。机构客户认购劣后。信托期限不超过18个月,投资范围采用设立有限合伙企业,进行配额和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之间的价差套利交易。合作伙伴为深圳招银国金投资有限公司、北京卡本能源咨询有限公司。中建投信托的涌泉1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第一期于2015年3月27日募集完毕并成立。该期信托计划实际募集规模为人民币3140万元,加入信托计划的委托人共24名,其中自然人客户23名,认购信托金额3040万元,机构客户1名,认购信托金额100万元。该信托计划通过采用设立有限合伙企业,进行配额和CCER之间的价差套利交易。据了解,第二期资金规模6000万元也已于5月发行。


专家指出,湖北碳市场的实践表明,碳基金通过在交易清淡期低价吸存配额、交易活跃期高价卖出配额,能够有效平抑市场波动,缓解控排企业不同时期的供需错位,发挥碳市场蓄水池的作用。


同期,海通资管、爱建信托先后发行了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和集合资金信托计划。

海通宝碳基金:

2014年12月,海通资管与上海宝碳新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成立规模2亿元的专项投资基金——海通宝碳1号集合资产管理计划。海通宝碳基金是迄今为止国内最大规模的中国核证自愿减排(CCER)碳基金。

爱建碳排放交易市场信托基金:

2014年12月29日,上海爱建信托有限责任公司的碳排放交易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一期成立,信托规模为3.000万元,投资期限为18个月,预期年化收益率为6%-9%。该信托计划将主要投资于CCER。另外,爱建信托又先后于2015年1月16日和1月23日成立了碳排放交易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的二期和三期,信托规模分别为1300万元和700万元人民币,投资期限为18个月,预期收益率为6%-9%。


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市场上线。

同日,

100亿元的“武汉碳达峰基金”和100亿元的“碳中和基金”双双正式启动。

武汉碳达峰基金由武汉市人民政府、武昌区人民政府与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诺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诚通东方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农银国际(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等金融机构、产业资本共同发起。

碳中和基金由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盛隆电气集团有限公司、正邦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发起。

参与武汉碳达峰基金的诺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秦维舟说,2014年11月,作为湖北省碳金融创新项目,诺安基金与华能集团共同发布的“碳排放权专项资产管理计划”基金,成为我国首只由发改委等监管部门备案的碳基金。秦维舟透露,该基金年化收益达24.6%。这只基金的成功运营,为“武汉碳达峰基金”打下了基础。

董事长这一评价较“创赢1号”正式关闭已经过去了6年。

2000多天。


“少年子弟江湖老,红粉佳人两鬓斑。”

“张三丰瞧着郭襄的遗书,眼前似乎又看到了那个明慧潇洒的少女,可是,那是一百年前的事



至于目前所谓的碳基金,

成立的国家级碳基金主要有三个。

一是中国绿色碳基金。发起者包括国家林业局、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中国绿化基金会、嘉汉林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等在内,用于支持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活动、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一个专业造林减排基金。先期募集3亿元,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捐赠,用于开展旨在固定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植树造林、森林管理以及能源林基地建设等活动。

二是武汉“碳中和-新能源基金”。武汉知识产权交易所牵头,下属控股湖北汇智知识产权产业基金管理公司作为管理人,联合国家电力投资集团、盛隆电气、正邦集团一起成立。募集规模100亿元,首期募集20亿元,重点关注绿色低碳先进技术产业化项目,用于企业节能减排设施设备的建设配置,如养殖场的沼气设施建设,以及节能减排技术创新的投入。

三是宝武碳中和股权投资基金。由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与国家绿色发展基金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建信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签约、共同设立宝武碳中和股权投资基金。该基金总规模500亿元,首期100亿元。投资方向主要聚焦清洁能源、绿色技术、环境保护、污染防治等方向,深度挖掘风、光等清洁能源在发展地区和投资市场上优质的碳中和产业项目。

但是,

这些大基金的背后都是老百姓听说过、没见过的大机构。

与2014年面向普罗大众(合格投资人)的资管产品相比,

已经物是人非,

换了乾坤,

世事迥然不同了。


年底,

新款CCER上市后,

各种条件具备,

市场等待新的资管产品。





华能碳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7月9日,是中国华能集团碳资产统一经营运作的平台公司。公司注册资本金2.5亿元。华能碳资产的业务主要包括碳资产交易、碳配额管理与履约服务、碳减排项目开发、碳排放核算与第三方核查服务、碳资产信息系统研发与管理、碳交易经纪、低碳规划咨询等;节能减排业务,包括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投资、节能减排技术开发与项目实施、节能减排产品销售等;碳金融业务主要包括碳减排指标与碳配额投资、低碳产业基金管理、节能减排项目投资、低碳产业财务顾问等。


100万吨CEA采购询价公告

为什么按碳市场挂牌价成交不了?

惟碳
碳配额交易研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