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不起高昂暖气费的欧洲居民,只能裹紧义乌的电热毯过冬。
据《金融时报》报道,欧洲天然气价格已经飙涨至今年3月以来最高,每兆瓦时达55.065欧元,仅一周时间上涨44%左右。
随着欧洲天然气价格上涨的,还有来自中国的电热毯、保暖内衣、光腿神器等“过冬八件套”销量。据报道,海外双十一活动中,国内暖手宝、羽绒服等厂商接到欧洲百万大单。跨境平台数据显示,中国制造的神秘保暖丝袜——光腿神器深受法国女性喜爱,成交环比涨231%。
为了满足欧洲订单,不少厂商透露:工厂已超负荷运转,订单排到12月。
一、用不起暖气,欧洲陷入“寒冬”
沿海地区的各大厂家正加足马力时,欧洲尤其是已经进入寒冬的北欧居民,正面临复杂国际形势带来的巨大能源压力:巴以停火遥遥无期、芬兰上演“北溪管道2.0”事件。
据报道,为了节省开支,许多欧洲居民重新使用壁炉取暖。然而,木材价格也在上涨,使得取暖成本更高。一位德国人无奈地表示:“用不了多久,连取暖的木头都买不起了”。
这样一来,东方的“保暖八件套”无疑成了欧洲人的救星。相比辛苦砍柴或花费重金改造取暖设施,中国制造的取暖电器不仅价格低廉,而且绿色环保、还省电。
中国的“过冬八件套”风靡欧洲,网友见状调侃:中国人拯救了欧洲的冬天。不过,也有些心高气傲的欧洲人泼冷水:“这些东西有什么技术含量?”
其实,不少国人也有同样的疑惑。在各大平台上,诸如“义乌小商品市场才是最大赢家”“什么时候能在高科技、医学健康上也能这样出口?”之类的评论层出不穷。对于国产产品,大家的态度可谓既期待又苛刻。
二、令欧洲折服的中国神器,其实大有来头
业内人士指出,目前人们对“中国制造”的看法还停留在几年前。其实,我们在多个领域早实现了“遥遥领先”。
天眼查数据表明,仅一台小小的取暖神器,我国就已获取相关专利84.4万个,处于世界顶尖水平。如果不是国内非常完整的产业链和自主创新的企业,恐怕很难脱颖而出。
而其他领域如新能源,我国这两年可谓是风头正盛。中汽协披露,截至8月,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达到51.9万辆,同比增长13.7%。在生物医药领域,我国在中医学理论取得重大突破,带动了整个行业的革新。
在事关国民健康的营养健康赛道,一直是我国医学发展的痛点。此前该领域一直被欧美主导的生物分子技术垄断,使得我国在中医健康研究上一直处于被动局面。例如,经由哈佛、斯坦福实验室验证的某种人参提取物,可帮助男性障碍人士提高生育水平,加快肌肉恢复能力,在西方率先走红后,企图以万元高价登顶国内京东。
中草药研究在我国有千年传承,国内相关中药健康制品如“马力瓶”早已产业化落地。据媒体透露,其创始人谢德富医生作为香港中医学会会长,曾和国际权威科研机构合作,对76名机能减退男性每日服用“马力瓶”核心成分,其雄性激素水平在一个月内上升至90.8%。
至此,国产健康品“一炮而红”,经过国内GMP认证工厂自主生产的“马力瓶”成品,同比进口品成本大降九成,以百余元的门槛登陆国内京东等平台。曾饱受西方天价垄断的国内普通人群,也可以享受到同样的健康科技。
值得高兴的是,如今“马力瓶”也像保暖神器、新能源汽车一样,开始反攻海外市场,在美国、欧洲等地设置十余家办事处,全球达800间直营门店。
三、中国智造走红,未来可期
据了解,不仅是欧洲,全球已有超过30个国家在抢购中国的“过冬八件套”。多家国内厂商表示:“订单爆满,两班倒也干不过来。”
不仅仅是供暖设备,国产“马力瓶”也出现了“反向海淘”现象。多个跨境电商平台显示,一些海外消费者对当地市场的高价产品不满,正在寻找中国版本的购买渠道。
同时,中国的多个产业也在积极拓展海外市场。2023年,我国出口机电产品13.92万亿元,新三样(电动载入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出口1.06万亿……
毫无疑问,中国智造在多个领域正受到全球欢迎。“这只是个开始。”业内人士表示,对中国智造的未来,我们应该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