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是一座怎样的城市?(万字长文)

文摘   历史   2024-11-03 18:59   江苏  

一、诞生

上海的故事,要从300万年前讲起,因为长江诞生了!

大家都知道,上海处在长江入海口的冲积平原上

如果长江水量不足、泥量不够,那绝不可能有上海

但以前的古长江是不连续的

它被分割成了西段、中段、东段,运载量有限

四川盆地周围的山脉地势较低,巫山上的水,一方面流向东面的太平洋,一方面还流向西面的四川盆地

300万年前,一切都变了!

地球板块运动使得喜马拉雅继续隆起,顺带让四川盆地得到了进一步抬高

于是历史性的时刻,发生了!

四川盆地的湖水本来就多,一但地势抬高,必然要流向东侧海拔较低的山脉

巫山山体逐渐遭受侵蚀,最终被湖水「劈开」,形成长度超190公里的壮美秀丽的三峡水道(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从此,长江合三为一,一路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出发,裹挟大量泥沙,奔腾入海,一泻千里,逐渐在中下游冲积出了广阔的平原

上海就属于中下游入海口冲击出的长江三角洲平原

沧海桑田,斗转星移

经过了近300万年的泥沙沉积,一直到6000年以前,上海才初步形成陆地,身体部分,算是诞生了

那时候的海岸线被称为「冈身」

北面是太仓,往南依次经过嘉定方泰、青浦果园、闵行马桥、奉贤新寺、金山漕泾

「冈身」东面是海,直到汉唐以后才逐渐形成了现在的浦西以及浦东

西边的陆地则被大片沼泽、湖泊包围

通过考古,目前发现的上海地区人类活动的重要迹象包括以下三大类:

1、青浦区崧泽村发现的距今约5500年的「崧泽文化」

2、松江区广富林村发现的距今约4200年的「广富林文化」

3、闵行区马桥镇发现的距今约3500年的「马桥文化」

简单理解,这三个阶段的文化来自最早三批的「沪漂」

广富林文化出土的三角陶鼎

几百年后,大约公元前1123年,太湖和上海地区迎来了第一位王,吴太伯

传说他是从中原逃到这里的贵族

为什么逃呢?

因为他父亲是周部落首领,有三个儿子

父亲传位于其中一个弟弟,他这个当哥哥的高风亮节,带着另一个弟弟,从中原逃到了太湖流域

用现在的话说,吴太伯这是主动「净身出户」,格局很大!

他给太湖流域的原始部落带去了中原先进的农耕文明、带领众人治理水患,于是被拥戴为王

建立吴国,定都无锡梅里

商末周初,吴国定都无锡梅里,后定为姑苏

公元前1046年,周灭商

吴国已经传到了第五任国君

周朝开国国君周武王是吴太伯的孙子辈

双方一看!呦呵!都是自家血脉!都姓姬!

吴国便成了西周的诸侯国之一

那时的吴国远离中原地区,基本上属于周天子管都不想管的蛮夷之地

蛮代表南方的少数民族

夷代表东方的少数民族

合起来刚好就是太湖流域的先民

虽然吴太伯从中原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礼仪文化,改造了当地的原始部落,但与中原各国比起来,还是落后太多

直到吴国第十九代国君寿梦,公元前585年才第一次出使中原,朝见周天子

一路上,寿梦像是乡下人第一次进城一样,对中原的礼乐大为惊叹,回去后,开始从文化、军事、外交等各个方面改造国家,让吴国走上了强盛之路

虽然吴太伯的故事出自司马迁《史记》,历史上称为「太伯奔吴」,被历代君王奉为道德楷模

但这个传说听起来有点邪门

怎么看都像是吴国自己编出来的故事

目的是得到中原诸国的认可,成为华夏文化的新成员

但真相如何,并不重要

故事本就代表着人心

而人心所向,也算是另一种历史真相

吴太伯画像

吴国第十九代国君寿梦登场、吴国强大时,西周早已不在

已经来到了一个我们比较熟悉年代:

春秋战国

上海地区正式进入发展阶段,还要再等三百年,一直到战国后期一个重要的人物登场

他被称为「上海城市之父」

公元前262年,楚王赐给他淮河以北十二县,封春申君,位列“战国四公子”之一

这块封地的位置很重要,当时靠着齐国,属于战略要地

但春申君待了十几年后,厌烦了与齐国的打打杀杀,主动要求改封去安稳的江东

也就以前的吴地

我上面说过,海岸线「冈身」东面是大海,西边的陆地被大片沼泽和湖泊包围

主要因为古太湖,湖水泛滥

相传从大禹开始,到吴国开国国君吴太伯,以及后面的吴王寿梦、阖闾、夫差,一直在治理太湖水患

疏通河道是第一要务

以前太湖流域不像现在这样绕道长江,而是直接通过三条大江,流向大海

娄江、吴淞江、东江

水流以吴淞江为主

古娄江和东江的主干道早就消失了,只有吴淞江(现在被称为苏州河)活到了今天

当时吴淞江有一条支流是「断头河」,水流只能进、不能出

上游水涨,此地必然洪水滔天

春申君到吴地后,组织当地上万人,排除万难,开凿河道,用了两年时间,终于让它连通东海

这条河就是后来黄浦江的前身

但那时候还远远称不上「江」,真的只是一条「河」

而且没什么特别的,属于当时春申君疏浚的多条河流之一

他还将当地不少湖荡洼地填平成了良田,让当地的农业生产力上升了一个台阶

如果说3000前年吴太伯带来的先进生产方式和礼仪文化让上海摆脱原始部落社会

那2250年前春申君治理河道、填湖造田,便让上海从水患频发的边缘地区成了能够自给自足的鱼米之乡

吴太伯是「吴文化祖师爷」

春申君是「上海城市之父」

记住这两个重要的先驱

下面我们将要进入中华大地首个大一统帝国:

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统一全国,分天下为36郡

太湖流域属于会稽郡,行政中心在吴县(苏州)

会稽这两个字来源于大名鼎鼎的会稽山,位于绍兴

学过王羲之《兰亭集序》的朋友应该都知道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会稽郡共管辖26个县

3个县「瓜分」了现在的上海地区

1、北部地区,和太仓、昆山绑定,属于娄县(也叫疁县

2、中部地区,青浦区、松江区西南与嘉兴绑定,属于由拳县

3、南部地区,和浙北绑定,属于海盐县

娄县的县城在昆山

由拳县的县城在嘉兴

海盐县的县城在金山

也就是说,上海地区的第一座城,是秦朝的海盐县城

只可惜并未留存下来

具体位置考古界也没有定论

因为它在西汉时期,塌陷为湖

海盐县县城于是往西搬到了今天平湖境内

后来很长一段时间,上海全境都没有县城

即使有,也短命

一直到唐天宝十年(751年),现在的上海全境才设置了一个延续多年的县:

华亭县

这个名字非常重要

算是上海地区诞生的第一座城市

它的中心在现在的松江区境内,且面积非常大,包括昆山南部、嘉兴东部、海盐北部,也就是现在苏州河以南的绝大部分上海地区

可以这么说:

就是从这个时间点开始,上海才正式在帝国版图上有了自己的独立地位

而此时,以前的海岸线「冈身」早已不复存在

现在的上海市区已然浮出水面

这仅仅只是个开始

华亭县在唐朝先后隶属过苏州、吴郡、嘉兴府等更高一级的行政机构

一直到元朝(1277年),华亭县升为华亭府,次年改名松江府

松江府一开始只管辖一个华亭县

13年后,也就是1291年,华亭县让出部分地盘,新设上海县,核心地区就是现在的上海老城区

县衙就在后来的十六铺附近

上海县的前身是宋朝建立的上海镇

这个名字怎么来的呢?

因为吴淞江(苏州河)南面有两条支流 ,一条叫下海浦,一条叫上海浦

“浦”的意思就是支流

北宋年间,为了提高吴淞江的泄洪能力,朝廷在两岸每隔5里,开通一条水道分流,当时一共开挖了18个“浦”,上海浦和下海浦都是其中之一

后来上海浦贸易逐渐繁荣,人口增加,宋朝便在此设立上海镇,元朝直接升格为上海县

总结来看:

唐朝之前,上海地区毫无存在感,也没有独立的行政机构

就是个渔村

“沪”字就是一种捕鱼工具

从唐天宝十年(751年)华亭县的建立,上海才算正登上了历史舞台

宋朝设立上海镇

元朝升为上海县,建立松江府

上海如开挂般,逐渐成为了江南不可忽视的重要区域

那「唐宋元」这700年,上海为什么发展得如此之快呢?

上海究竟靠什么从「穷小子」逆袭成「高富帅」呢?

二、三波红利

「唐宋元」700年,上海的发展越来越快

一方面,唐朝开元元年(713)重修古捍海塘(位于冈身以东约20公里处,其走向与冈身基本平行),让这片土地免于海水侵蚀

更重要的原因是从西晋末年衣冠南渡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

在此之前,南方地区都是打酱油的,中国黄河流域是绝对的历史主角

但从魏晋南北朝开始,北方战乱不断,黄河流域的老百姓苦不堪言

于是人口开始大面积往南方迁徙

南京、绍兴等地首先开始繁荣起来

公元605年,隋炀帝杨广用了7年时间贯通大运河,开启了最早的“南北互联”时代,改变了整个南北区域发展格局

以扬州为代表的运河沿线城市,发展飞快

大大加速了南方的产业发展,也反向刺激了北方贵族的消费

市场是第一生产力

从此,南方民间越来越繁华,北方贵族越来越奢靡

奢靡到大宋丢了江山

在金人的穷追猛打下,宋高宗带着士大夫又来了一次南渡

从此,经济重心正式从北方变成南方

江南的粮食、纺织、制盐等产业繁荣空前

上海抓到的第一波红利,正是制盐

从秦朝开始,这里就已经开设盐场,但由于市场有限,一直没能有大发展

运河开通后,逐渐到宋元进入顶峰

元朝上海盐业实行军事化管理,上万人参与,每年产量达到百万斤(一斤接近于600克

此时,第二波红利也已到来

元朝上海镇升为上海县不久,一位早年流亡到海南三亚的阿姨黄道婆,千辛万苦回到她的家乡松江府乌泥泾(今天的徐汇区华泾镇)

带来了向海南少数民族学习到的先进的棉纺织技术,并改进纺织工具、推广棉花种植

整个江南地区的生产结构都被这位阿姨一次「回娘家」颠覆了

从明清开始,上海便成为了全国的棉纺织中心

四个字足以形容——

「衣被天下」

黄道婆这个故事过于传奇,正史没有,野史中被各种记录,内容雷同,大多是相互借鉴

我的判断是:

黄道婆或许存在,但不太可能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我查了很多资料,发现明清两代,上海人对黄道婆越来越崇拜

从写文歌颂到建道婆祠、道婆庙,最后升格为神灵信仰

这是乡绅阶层为了扩大纺织产业进行的一场成功的造神运动

利益驱动明显

最终让上海老百姓全面参与到纺织生产中,形成了巨大的规模效应

所以准确说:

黄道婆的传奇故事是南方纺织业大发展的结果,而不是原因

先有需求的扩大,再有发明创造

这和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逻辑类似

先有资本家这个群体对资本增殖的需求,才有发动工业革命带来的生产力提升

总结一下「唐宋元」700年上海的发展逻辑:

开通大运河、免受北方战乱是两个外因

成功治水、乡绅阶层的兴起是两个内因

有了这些条件,上海的渔业、农业、盐业、纺织业先后得到发展

其中渔业、农业让当地人得以生存

盐业、纺织业是两波发展红利,给予了这片土地起飞的资本

让上海真正有能力承接第三次更为决定性的时代机遇——

港口


上海的港口建设最早要追溯到隋朝初年(589-604年)

之前我讲过,唐朝天宝十年(751年),上海地区有了历史上第一个独立的县级行政区,华亭县

而华亭县的前身是华亭镇

不是现在嘉定区的华亭镇,而是在松江

也就是说,隋朝初年先在松江设立了华亭镇,然后经过150年的发展,唐朝才将华亭镇升格为华亭县

华亭镇是上海地区正儿八经建立的第一个市镇

为什么会建立呢?

因为隋朝初年在这里建立了上海的第一个内河港,华亭港

它比大家熟知的青浦区白鹤镇的青龙镇港,还要早100多年

青龙镇港,顾名思义,也是先有港,后有镇

包括上面提到的宋朝建立的上海镇

也是先有上海浦的繁荣,才有了上海镇以及后来元朝的上海县

可以这么说:

上海从隋朝建立第一个华亭镇开始,一直是先有港,后有镇,再有城

而从华亭港到青龙镇港,再到上海镇港,是上海港口的两次东移,也是从内河港逐渐向海港发展的开始

这也标志着上海经济重心正式开始东移

北宋熙宁七年(1074年),朝廷第一次在上海设置市舶司机构

这是古代上海海关的起源,距今已有近千年

市舶司设在华亭县,后来在青龙镇港、上海镇港分别设置分司

但上海港真正的繁荣,还要等到黄浦江的「上位」

是的,母亲河黄浦江终于要登场了!

但在此之前,我要先稍微讲一下上海地区历史上是如何治理水患的

这一点很重要

可以说:

古代上海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水患治理史

之前我们已经说过,2000年前的上海通过三条大江泄洪

到了宋元,娄江和东江逐渐湮灭,只留下中间的吴淞江

古代它又叫松江,现代叫苏州河

水患治理有两大原则:

1、通

通就是四通八达

汛期之水,倾泻而下,如出山猛虎,挡是挡不住的

下游要能有足够多的河道承接,最好是一条干流上能有多条支流

这样也便于农业灌溉

2、固

固就是坚固

只通也不行,因为旱季留不住水

所以干流两岸的河道要高、要固,蓄水能力要强

这样也防止汛期时,水满溢出

同时做到「通」和「固」,才能治理好水患

上面提到过,北宋年间,朝廷在吴淞江两岸每隔5里,就开通一条水道分流,当时一共开挖了18个“浦”,上海浦和下海浦都是其中之一

小来浦、盘龙浦、朱市浦、松子浦、野奴浦、张整浦、许浦、鱼浦、上澳浦、丁湾浦、芦子浦、沪渎浦、钉钩浦、上海浦、下海浦、南及浦、江苎浦、烂泥浦

我简单画个示意图,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而浦与浦之间,又会开挖与吴淞江平行的一条条小河道,称之为「塘」

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这么挖,一来是继续实现上面说到的「通」

让「浦」和「浦」之间,能相互流通

二来是继续实现上面说到的「

也就是用挖出来的这些泥土,继续给吴淞江加固

三来当然也是方便夹在「浦」和「浦」之间的农田灌溉

吴淞江和各个「浦」交叉点的周围,就如同现在的城市CBD

上海浦就是18个CBD中最繁华的一个,从建镇,到建县,最终成为现在的上海市区

而「浦」与「塘」的交汇点,就如同现在的各个地铁站,人口聚集

大家看看明朝弘治年间的《上海县地理图》,全是一道道网格:


以后你在上海看到带「浦」或「塘」字的地名,就知道是怎么来的了

我为什么要讲这些呢?

因为这是理解黄浦江形成的重要背景

而黄浦江的形成,又是理解上海后续发展的关键密码

之前我说过,黄浦江的前身是吴淞江(苏州河)上一条很小的支流,战国之前是一条「断头河」,直到春申君才得到人工疏通

当时还不是江,我们可以称它为「黄浦」

从元代开始,吴淞江越来越浅,流量下降,导致太湖流域水灾频发

虽然有18「浦」泄洪,但干流淤塞,光靠支流是不行的

而「黄浦」却接受了来自浙江西部多条河流的水量,越流来越宽

明朝永乐元年(1403年),朝廷痛下决心要花大力气疏通河流

当时有两个方案:

1、清除吴淞江的淤泥,让它继续发挥作用

2、放弃吴淞江,在支流里「另立新君」替代之

当时的「项目总工程师」夏原吉经过实地调查后,选择了第二种,并看中了正在成长期的「黄浦」

于是“以浦代淞”的方案最终敲定,分四步走:

1、扩大以前「黄浦」河道

2、扩大以前上海浦河道

3、开挖范家浜(今复兴岛至吴淞口)

4、将太湖水引入「黄浦」后,通过上海浦、范家浜,最后汇入长江

后来又经过一段时间的小修小补,黄浦江最终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古老浩瀚的吴淞江退居幕后,成了身段窈窕的苏州河

上海终于有了成为世界级大港的潜质

一个属于它的时代,即将登场!

大家没有好奇,为什么成型后的黄浦江七绕八绕的?

特别是在外滩那里直接一个超过90度的急转弯,任何开船的舵手到这里都得抖三抖

这在全世界都是罕见的

因为黄浦江是在之前各种「浦」、各种「塘」的河道基础上挖掘出来的

从春秋战国上万人疏通「断头河」黄浦,到北宋历时数十年开凿18「浦」,再到明朝动员十万人贯通黄浦江

如果有时光机器,真想让曾经千千万万的挑河工卸下扁担,直起身子,擦擦汗水,共同穿越到现在的外滩边

走走宽阔的人行道

吹吹黄浦江上的风

看看就在这个超过90度的急转弯的江面两岸,矗立着多少金碧辉煌的高楼大厦

它们簇拥在一起,代表着21世纪人类最现代的商业文明

而这些,是你们跨越千年,用汗与血,共同创造出来的!

三、大上海

黄浦江诞生后,上海的航运条件虽然「鸟枪换炮」,但海外贸易却持续降低

因为明朝中后期开始,帝国对海洋贸易的政策,受外患影响,实施「海禁」

最严重时,只开放广州作为唯一的贸易港口

明清时期,广州港之所以能相对稳定地与外国通商,是因为它易守难攻,东有大虎山,西有小虎山,虎门海口成了绝佳要塞

而长江三角洲地区,货船长驱直入,对沿海稳定构成直接威胁

此时上海港的发展被局限在了国内贸易

虽然它靠近苏州、无锡、嘉兴、湖州等富庶之地,但周围港口众多

当时江苏太仓境内的浏河港、浙江平湖境内的乍浦港,与上海港同为江南三大港

浏河港倚靠苏州,曾经是郑和下西洋的起锚地,号称“万里长江第一港”

乍浦港倚靠嘉兴、杭州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俩逐渐都因泥沙瘀积而退居二线

为什么只有它们淤积?但上海没有?

因为浏河港连通长江、乍浦港连通东海,泥沙瘀积非常直接

但上海港口当时在十六铺

距离长江还要依次经过外滩、复兴岛、吴淞口,泥沙淤积速度相对较慢

而且十六铺一但淤积,因为它在上海市区内,就算政府坐视不管,上海靠码头为生的商人、工人一定会自发组织,全力清淤

因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个港口是他们的生计来源

但浏河港、乍浦港却不一样,它们虽然属于太仓和嘉兴,但仅仅是属于

没有这两个港口,太仓和嘉兴短期内并无太大损失,以后货物都从上海十六铺转运也未尝不可

说白了,还是那一句话:

上海从隋朝建立第一个华亭镇开始,一直是先有港,后有镇,再有城

港就是上海,上海就是港

这是它与周边城市的本质区别

这也是为什么老一辈的人都叫它「上海滩」的原因

所以春秋战国必须疏浚黄浦,北宋必须开凿18「浦」、明朝必须贯通黄浦江

虽然每一次都要让上万人流汗又流血,但因为在这片土地上,人民生活与江河湖泊休戚与共,所以根本没有任何退缩的可能性

唯有不计代价,全力以赴!

同治年间的上海城区地图

清康熙年间,上海县设立江海关,上海港成为全国四大口岸之一

嘉庆道光年间被誉为“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

但江南第一大港并不意味着中国第一大港

因为南边还有一个巨无霸:

广州港

大厦将倾,历史进程无法阻挡

1842年,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1843年五口通商,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门户大开

这五个口岸,福州、广州是省城,厦门、宁波是府城,只有上海是个县城

但上海太特殊了:

1、没有任何一座城市拥有上海如此繁荣的腹地

西北是苏锡常,西南是杭绍甬,人、钱、货,应有尽有

2、没有任何一座城市能比上海更加“为港而生”

大家说起来都是港口型城市,但对港口的依赖程度,并不相同

1843年上海开埠,1855年贸易数据正式超越广州,成为中国第一港口

出口茶叶、丝绸

进口鸦片、纺织品、杂货

大上海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在谈「发展史」之前,首先是一段屈辱史

马克思在《鸦片贸易史》中有这么几句描述:

正义的一方基于道义的原则,做着殊死抵抗,但却代表着陈腐和落后

而先进的一方,为了贱买贵卖的特权,以最野蛮贪婪的方式,轰开了天朝帝国的大门

这是任何一个天才的诗人也无法想象出来的历史悲剧


以上文字可以用另一句简单的大白话替代:

「落后就要挨打」

上海县城上面是法租界、再上面是英美租界

后来德国、俄国、意大利等国也来分一杯羹

租界面积不断扩大的过程,就是上海从一座县城发展成大都市的过程

而与此同时,天平天国一路从广西金田杀到江南地区,又迫使江浙大量有钱人、文化人逃到租界避祸,加速了上海滩人才和资本的聚集速度

上海开埠十年后的1853年,整个租界不足300人

而到了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结束后,这里竟达到50万人

这些年,洋人对清朝统治下的上海,进行了一系列改造:

治安上有巡捕房

军事上有洋枪队

行政上有工部局

海关上有「江海关关税委员会」

土地制度上有新《上海土地章程》

城外炮火连天,山河破碎,多少百姓命丧黄泉、军人马革裹尸

城内翩翩起舞、举杯畅饮多少先生小姐享受着爵士乐的纸醉金迷

大上海成了富人的天堂、穷人的地狱、冒险者的乐园

一座座光鲜亮丽的高楼大厦背后,是罪恶滔天的鸦片,是一掷千金的豪赌,是面目狰狞的厮杀

有能力的中国人:

有的逃到海外,寻求安定的生活

有的成了买办,跟着洋人赚得盆满钵满

有的成了金融家,操控着海量资产

还有的面对国将不国的大清朝,痛心疾首,走向了实业救国之道路

首先开始的是李鸿章在军事上的学习

「上海洋炮局」、「江南制造局」纷纷成立

洋务运动逐渐从军事工业转向民用工业

因为一开始我们最怕的是洋枪洋炮,但后来发现,国外廉价优质且花样繁多的纺织品也非常可怕,它们挤压了国内民族手工业的市场,让千万农户破产

上海开埠35年后的1878年,官督商办的「上海机器织布局」成立

1980年投产,三年后便毁于一场大火

三年虽短,却让中国人第一次亲眼见证了机器织布纺纱的能力之强,远超手工

而这种能力,我们也可以掌握,一点都不比洋人差

很快,上海机器织布局在旧址上得以重建,并在周围城市建立10座分厂,次年便投产,1931年被荣氏家族收购,成为以后大名鼎鼎的申新第九纺织厂

民族工业在外国资本、官僚资本的双重压力之下艰难成长

但就长期来讲,这种成长又是一种必然

高速发展期要等到1911年辛亥革命,清政府垮台,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政治上的「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让所有爱国人士得到了极大振奋

「实业救国」和「民主共和」一起,成为主流思潮

很快,欧洲打响第一次世界大战

帝国主义互相厮杀,无暇顾及中国,给本来只能在夹缝中生存的中国民族工业以巨大机会

这个机会首先是利益上的,其次才是爱国上的

但这两者并不矛盾

沿着苏州河两岸,几百家面粉厂、化工厂、纺织厂、机器厂纷纷成立

老板大多来自江浙皖三地

无锡荣氏兄弟是其中的佼佼者,被称为「面粉大王」和「棉纱大王」

当年他们拥有的面粉厂约占上海全市的二分之一 ,纱厂在全国民族资本中约占四分之一

还有来自浙江定海(舟山)的刘鸿生

被誉为「煤炭大王」、「火柴大王」、「毛纺大王」、「水泥大王」

这是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年代」

传奇故事太多,三天三夜都讲不完

时间离现在也就100年,并不遥远

但从我们的角度看,这些人与事似乎已经过去了好几个世纪

一方面,他们在短短的十几二十年内,从默默无名发展到腰缠万贯,成了无法超越的神话

另一方面,似乎他们也没什么了不起,只是踩中了时代红利而已

这两种看法都太过极端

老天是公平的!

风雨飘摇、人人惶恐的年代,一个人发展的下限有多低,上限就有多高

在社会安定、丰衣足食的年代,一个人发展的下限有多高,上限就有多低

荣氏兄弟、刘鸿生等人当年面临的困难,是现在的企业家无法想象的

根源还是国家主权不完整问题

刘鸿生曾在一篇文章中写道:

外商享有低关税的特权

可是他们的中国同业,却完全处于海关的外籍官员的虐待之下

华商因为缺乏对等的权利,在外商竞争之下而处于绝望


这是当时所有民族企业家最大的痛

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最大的贡献不在于解决这些问题,而在于振奋人心

第一次世界大战,也只是暂时缓解

只有建立一个在军事上、经济上、外交上真正独立自主的主权国家,才能让民族工商业真正繁荣起来!

这一天,要等到1949年5月27日实现的上海解放!

解放军进入上海南京路

当时上海人口600万

同一时期,北京、天津200万级别

沈阳、南京、重庆、武汉、广州100万级别

当时中央的战略目标是,不仅要拿下上海,而且要完整接管

不能“武打”只能“文打”

不使用重炮、炸药等破坏性武器,且坚决不入民宅

这就好比在“瓷器店里打老鼠”,既要消灭老鼠,又要保护瓷器

最终历时15天,我军伤亡3.4万,占据了整个京沪杭战役的一半,非常惨烈!

但这15天里,上海市区正常供电供水!

那时的大上海,拥有1.2万家工厂、6万多家商店,工业总产值和贸易额占全国50%

但如此高比重的数据并不值得上海人骄傲

因为它是畸形!

背后的原因与代价,难以启齿

担任首位上海市长的陈毅,上海解放前,便召集5000名干部,在江苏丹阳集训,准备接管这座伤痕累累的「远东第一城」

他会遇到哪些意想不到的困难?

又是如何解决、如何让旧上海焕发新生的?

四、人民的上海

战争给上海这座「远东第一城」带来的破坏,是致命的:

1932年的淞沪抗战和1937年的淞沪会战,将闸北、普陀、南市等地炸成废墟,上百万人流离失所,住在没水、没电的棚户区

国民党临走前炸毁了多处重要工厂,其中包括「江南造船所」,原属于李鸿章创办的「江南制造局」

上海解放后,国民党封锁了长江口直至山东半岛的沿海地区,并隔三差五对上海发电厂、自来水厂等民用设施进行轰炸

半年内发动20余次空中攻击,投弹360多枚,数千平民伤亡

除了战争,国民党留下的经济烂摊子也让陈毅焦头烂额

全国大城市都处在工厂倒闭、商店关门、恶性通货膨胀的大环境之中

上海也是如此

而且由于人口庞大、经济地位特殊,这些问题更为棘手

还有各种妓院、毒品、赌馆、黑帮等一众旧社会毒瘤

哎,当时的上海,太难了!

陈云在上海主持全国财经工作会议


1949年7月,陈云在上海主持召开全国财经工作会议,定下了破局基调:

「全国支援上海,上海支援全国」

中央调拨各地物资稳定上海物价、支持工业生产

从市长陈毅,到五千干部,再到几十万工人,日夜奔走、节衣缩食

如果你现在穿越回那个年代,随便找一个忙碌的干部,采访他为什么如此干劲十足

他一定笑着回答五个字:

为人民服务!

那是一个大发展的年代

更是一个有理想、有信仰的年代

似乎人人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你可以亲眼看到城市以及国家都在自己的努力之下,日新月异

那份成就感与主人翁意识,足以克服一切困难!

上海解放后,上海企业开始大量外迁

一方面为了「鸡蛋放在多个篮子里」,另一方面为了支持全国建设

据报道,从1949年8月至1950年12月短短一年多的时间中,仅《解放日报》公开报道的上海工厂便达52家,涉及卷烟、火柴、铅笔、纺织、制药、机电等10多个行业

1953-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因为“沿海紧缩战略”,上海未被列入国家重点投资建设范围,但上海人几乎参与了国家156项重点工程中的每一项

五年时间支援外地建设28万人,其中专业工程技术人员3.2万人

五年内,上海各经济部门为国家积累资金189.4亿元,相当于全国「一五」基建投资总额的36%

上海工业企业上缴利润33.8亿元,是同期国家对上海工业投资的6倍

确实实现了「全国支援上海,上海支援全国」


之后,上海工业创造了无数国民级品牌

上海牌手表、凤凰牌自行车、蝴蝶牌缝纫机飞入寻常百姓家

成为所有国人结婚时,都梦想备齐的“老三件”

一转眼,改革春风吹满地

「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

南方乡镇、县域经济都得到了蓬勃发展

但对于上海来说,改革可不能「摸着石头过河」

别的地区大多已经充分市场化了,但这里仍然部分执行着计划经济的物资调配与产品定价

相当长时间内,上海都充当着「改革开放后卫」的角色

因为它太重要了!

各方面都太重要!

1949年到1990年,上海当地财政收入总计3911.79亿元,其中上缴中央3283.66亿元,占比高达83.94%

进入80年代后期,上海的工业优势、产业结构已经掉队

民生问题更是一大堆

既没钱跟新工业设备,也没钱修建一座跨越黄浦江的大桥,更没钱扩建人均住房面积只有4-5平方米的「石库门」老小区

这种憋屈,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知道

上海人民需要松绑!

上海工商业需要更大的舞台施展!

这是来自劳动人民心底的呼声,就像多年前码头淤塞一样,必须清淤,毫无退路!

于是,一个崭新的国家计划浮出水面

上海即将越过黄浦江,延续这片土地千年发展的总趋势:

东进!

东进!

东进!

唐朝,从华亭县到青龙镇是第一次

元朝,从青龙镇到上海县是第二次

1900年代,从浦西到浦东是第三次

巧合的是,这三次上海经济的东进,恰好都相隔500-600年

也许,这就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周期

「开发浦东,振兴上海,服务全国,面向世界」

和80年代开发深圳一样,国家可以提供政策、人才,但就是没钱

于是土地财政来了

93、94年,刚建成的陆家嘴金融中心空楼林立,出租率只有30%

于是中国人民银行来了

上海没有专业的集装箱码头

于是外高桥一期工程来了

上海没有水位低于-15米的深水港

于是洋山深水港一期工程来了

上海没有创新高地

于是张江科学城来了

这几句简单的总结,浓缩了多少前辈日夜操劳的心血

开发浦东的过程,和春秋战国上万人疏通「断头河」黄浦、北宋历时数十年开凿18「浦」、明朝动员十万人贯通黄浦江,别无二致

体现的是中华民族的劳动人民自古以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聪明才智与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持不懈

而在如今的国际环境中,展现的又是当代中国立足东亚、面向世界的发展决心与开放信念

浦东开发已进行了32年,如今的大上海在风云诡谲的时代变化中,又面临什么样的处境与挑战呢?

我之前专门用5000字系统分析过上海2022年的经济数据,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2022上海经济数据究竟怎么样?》

我的结论是:

1、上海与其他城市的宏观数据优势,正在逐步缩小

这是必然的

就和深圳特区一样,刚诞生的时候是真正的特区,现在已经「特」不起来了

任何政策带来的发展优势,都会被时间抹平

但准确说是相对性抹平

只是差距没有以前那么大了,但依然难以望其项背

因为政策不仅仅是一纸文书,它带来的是一代人观念的影响与整个城市气质的塑造

想要改变,起码100年以上

2、只要不发生大规模战争,上海「中国第一城」的地位无可撼动

用GDP评判城市发展水平的高低,似乎已经成了大家的共识

但其实,GDP只是一个方面的数据考量,它代表着规模性产业的增长情况

人类的经济活动是多种多样的,并不是所有都像房地产、汽车、芯片、互联网那样可以规模化

这就是为什么浙江除了杭州、宁波,其他城市GDP都不高但人均可支配收入可以遥遥领先全国的原因

一座超级城市的评判标准,GDP只是其中之一,居民均富程度如何?产业多样性如何?教育、医疗、文体水平如何?

如果一座城市能称得上超级城市,或者世界级大都会,以上四个指标必须全都领先,缺一不可

从这个角度看,中国最符合这一标准的,就是上海

作为六边形战士,五大产业(工业、房地产、金融、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批发零售),上海有三个(房地产业、金融业、批发零售业)都是绝对的第一,远超第二名

工业增加值和深圳、苏州旗鼓相当

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增加值低于北京,与深圳、杭州处于第二梯队

再加上城市的竞争一直是城市群的竞争,上海有全中国最好的发展腹地

这个「好」字不仅体现在「要钱有钱要人有人」,更体现在,相互充分竞争带来的活力

GDP全国TOP 15城市,长三角占了40%:

上海、苏州、杭州、南京、宁波、无锡

这是上海之所以能在「唐宋元」逐渐崛起的重要原因

也将成为它继续傲视群雄的核心资本

注意:2022年长三角三省一市加起来GDP为29.03万亿,已经超过了日本

3、上海的最大挑战不在于产业,而在于构建文化自由度向心力

大家有没有发现,在上一波最强的造富神话互联网产业中,上海几乎没啥声音

公司巨头差不多都被北京、深圳、杭州瓜分光了

虽然以前无数经济分析人士都热衷于讨论“上海为什么产生不了BAT”、“上海没有互联网基因”

但这似乎一点都没影响上海近20年的经济龙头地位

因为上海的产业实在太多元化了

上海有全国最大的消费市场、最有质量的消费人群

中国任何新兴行业,就算刚开始的诞生与上海无关,但未来的发展绝不可能绕过上海

所以互联网的下半场属于上海也就不奇怪了:

拼多多、携程、B站、米哈游、小红书、喜马拉雅、得物……

2021年中国互联网企业100强,上海16家企业上榜,仅次于北京

上海目前提升城市竞争力的着眼点,应该放在更高维度的文化建设上

当其他城市还在为做出一个品牌爆款、一个产业爆款而全身心投入时,上海要做的,是忘掉爆款逻辑

你需要构建的,是更底层的生态文化

更开放、更包容、更创新!

让人民能够在这片土地上,自然生长、自在思想、自由竞争

让黄浦江,更宽!

让上海,更上海!

让上海,更人民!

感谢大家耐心看完

文章长达1.3万字,但很多细节还是没能讲到

不管如何,也算完成了自己的一个心愿

此刻,身在南京,无比畅快

想起曾吹过我的黄浦江上的风,温暖有力,那是来自历史深处挑河工们的低鸣

【参考文献】

1、《打败“万国码头”浏河港、“东方大港”乍浦,十六铺凭什么成为江南第一港口?》戴鞍钢

2、《黄浦江是怎样取代吴淞江,成为上海第一大河流的》薛理勇

3、《上海计划志·一五计划执行结果》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网站

4、《申城记忆 | 申新七厂,近代民族工业的缩影》邢建榕

5、《解放之初为打破外部封锁,上海工厂如此“大迁徙”》张励

6、《上海港口、上海海关发展简史》张耀华

7、《古代上海地区最早的通商港口》尹军

8、《黄道婆问题再研究》刘正刚、付伟

9、《回望黄浦江变迁史》中国水运报

10、《当代中国的上海(上)》陈沂

11、《大上海》东方卫视

12、《而立浦东》央视


小佛爷说
时代观察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