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澳洲养娃,不需要攀比

教育   2024-07-13 18:25   澳大利亚  

上次我发了一篇广告,是澳洲的牛娃分享学业成功经验。有读者就留言说,看到他们在澳洲也这么拼,相比之下自己是不是太佛系了。

我觉得吧,牛娃不见得就一定是“拼”出来的,是天赋、兴趣、努力、环境、养育各方面结合的结果,无论忽略了哪个因素,都可能导致一厢情愿以偏概全的决定论。

就算是拼,在澳洲拼跟在中国拼也不一样。一个是朝95的拼,一个是996的拼;一个是美国偶像达人秀,一个是鱿鱼游戏大逃杀。压力大小和惨烈程度都无法相提并论。

来到澳洲的华人家长,通常都会受到中英文朋友圈的双重冲击,感觉在被两种理念的左拉右扯中蹒跚前进,每走一步都矛盾重重、纠结万分。鸡娃还是放羊,内卷还是佛系,有点难以决断。

也可以这么说,出国的家长比国内的家长更容易患上选择困难症。

但说实话,这正是澳洲的优势。这是一个思想观念相对开放的社会,每个人的人生可选项都有很多,不大容易被同侪压力推着走。想卷就卷,想佛就佛,没必要因为看到“别人家孩子”跟自己家孩子不一样,就要产生自我怀疑。

我曾经跟一对白人家长探讨过孩子选择中学的问题。他们表示,会让孩子去考精英中学,考不上就上普通公立,没啥好纠结的。他们还说:“我们小时候都是就近上本地的学校,哪有这么多的考虑?”

他们所在的那个区Erskineville,在悉尼根本不起眼,但根据2021年人口普查数据,是新州最富的一个区(most socio-economically advantaged)。我不信他们都不重视教育,也不信他们不想给孩子一个好的未来。

但是出我意外的是,那一年毕业的小学生,只有极少数进了私校,更少数考入了精英,绝大部分都上了本地普通公校。

我想说的是,大多数家长对小升初这件事都很淡定,尽管有孩子上补习班、卷精英考试,有家长下重金、送孩子去私校,他们都觉得这是别人家的事,跟自己无关,只选自己感觉合适的就行。

我发过很多教育类的广告,感兴趣的、孩子有天赋的、家长对孩子有期望值的都可以试试,但是感觉跟自己家孩子搭不上边的,直接无视即可,用不着感到任何压力。

简言之,在澳洲养娃,不需要攀比。

为什么中国社会攀比严重,澳洲社会就没啥攀比?我觉得这就是两国人民人生观的本质区别所在。中国人把人生看作一道道的单项选择题,澳洲人把人生看作一道道的多项选择题。

做单项选择题的底层逻辑,就是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所以自始至终都抱着“选错就全完了”这样的心态,处处都要向“选对了的人”的看齐。

但是做多项选择题就不一样,选择不同的选项可能会通向不同的结果,但没有对错之分,用不着挖空心思地追寻那个唯一标准答案。

沉溺于应试教育的人,可能就会产生“单项选择题综合症”,以为现实社会跟考试一样,选学科、选专业、选工作、选伴侣,什么都是“有且只有一个正确答案”,什么都是“一着走错,满盘皆输”。

所以我看到中国的高考生开始花几万块请专家帮忙填志愿,感到挺悲哀的——在纸上做了十几年选择题,轮到做人生选择题的时候,却依然无所适从。

事情走到这一步的原因,就是学校教育给学生绘制了一幅错误的人生图景。在这幅图景里,每个人都要挤过独木桥才能抵达对岸,否则就会掉下去摔得粉身碎骨。

这幅图景到底能不能反映现实,但凡活过一点年岁的心里都会有点逼数。

人生确实是由一次又一次的选择组成,但跟学校考试不一样的是,从来都没有一个固定的考官、一套评分的标准来判定对错。

为什么澳洲的高考生填志愿不用如此殚精竭虑焦头烂额?因为对澳洲人来说,人人心中都住着一个考官,只有这个考官才能给自己打分,其他考官褒贬臧否都不顶用。

在我看来,最成功的教育就是给孩子培养出一个强大的内心考官,其他的都是浮云。


荞爸的澳洲来信
小城市公务员佛系移民指南,转换角度探秘中澳人民的内心世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