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政府砸了几个亿的公投失败了,是不是浪费纳税人的钱?

教育   社会   2023-10-16 15:33   美国  
“原住民之声”全民公投如我所料,没有通过。
这次公投到底花了多少钱,要整个项目决算过后才能知道。但是澳洲选举委员会AEC做过预测,整个一套流程做完大概要花4.5亿澳币,其中联邦政府预算里拨了3.64亿。
预测的逻辑,我估计是参考去年的联邦大选。去年的全民投票成本是是5.2亿,公投的内容比大选要简单,所以就大概打个9折的样子。
我们这些升斗小民没见过世面,乍看到这个数字的反应就跟听说李佳琦的收入一样,感觉三观一下子被刷新了。
但是定神想想,4.5亿摊到2500万人头上,人均也就十几块钱,也并不算贵。但凡全国人民一起搞的活动,比如全民医保、全民疫苗、全民合算啥的,成本必定都是天文数字。
澳洲联邦政府全年的预算是6841亿,3.64亿也就是其中的千分之五吧。


不过我还是听到很多人说,花这么多钱搞公投,结果没有通过,纯粹就是浪费纳税人的钱。
从母国搬到澳洲以后,我发现这里的人民“纳税人意识”特别强,对政府的政策方针提意见的方式也特别简明扼要,不管政府要干啥,直接就一句“浪费纳税人的钱”砸过去。
政府要建体育馆,是不是浪费纳税人的钱?政府要接收难民,是不是浪费纳税人的钱?政府要购买核潜艇,是不是浪费纳税人的钱?
质疑是很正常的,我们应该支持质疑,鼓励质疑,让纳税人质疑政府成为常态。但是,孤陋寡闻的我还从来没见政府搭理过草民的质疑,想建的还是建了,想买的还是买了,想投的还是投了。
所谓“纳税人身份”听上去理直气壮,一副要当家作主的姿势,但充其量也就是在社交媒体和新闻评论区喷点唾沫星子,溅不起半丝水花。


为什么会这样?澳洲不是民主社会么?政府不应该听人民的话么?
动不动就亮出纳税人身份的人,恐怕思维里就是有这样一种误区,以为自己可以代表所有纳税人,自己不认可的公共开支就是浪费纳税人的钱。
但实际情况是,无论政府出台什么政策,要花钱干什么事情,总会有一部分人支持,也总会有一部分人反对。如果每件事都要去听反对者的想法,去照顾这个那个纳税人的心情,那政府恐怕什么屁事都干不成了。
反对者是纳税人,支持者也是纳税人,大家都有权利指手画脚,你说该听谁的才好?
人民通过全民选举,选出来议会和政府,把分配税款的权力让渡给议会和政府,议会和政府就可以按照他们的想法制定预算、使用税款。
如果人民觉得本届议会和政府花钱花得不对,确实是浪费了纳税人的钱,那就在下次选举中把他们选下来,再选另一届政府上去,看看他们花得对不对,有没有浪费。
这才是议会民主制的逻辑。
全民公投的决定是议会通过的,而议会是人民一人一票选出来的,质疑也好,反对也罢,既然来到这个国家、接受了这种制度,那就只能抱着“愿赌服输”的心态。
政府花的是纳税人的钱没错,纳税人应该当家作主没错,但搞清楚其中的逻辑再质疑也不迟。


搞清楚以后,我们就可以理性探讨一下,这次全民公投的几个亿,到底是不是浪费钱。
我想问的是,如果公投没通过就是浪费钱,那澳洲历史上44次公投只有8次通过,剩下的36次是否都是浪费钱?
再进一步,每一次联邦大选,两党总有一党败选,那失败的那一方所花的经费,是否都是浪费钱?
投票确实费钱,但是面对修宪这样关系长久国计民生的大事,是否有更好的办法?不妨看看那些不搞公投的国家都搞成了什么样子,就可以深刻理解“花钱消灾”是一件多么明智的事情。
更何况,我并不觉得这次公投“失败”了。
公投本就不是预设立场的,这并不是一场考试,满50分就成功,不满50分就失败。公投只是一个开放式的选择题,选项只有两个——修宪或者不修宪,无论最后选哪个的人占多数,都是民主的胜利,都是多数人暴政的胜利。
这就像全家坐下来投票决定要不要去夏威夷度假,最后以多数人选择“不度假”为告终,你不能说这次投票失败了,只能说度假的支持方失败了。
公投也是一样,失败的是“原住民之声”的赞成派,而不是公投本身。
而且我觉得不管结果如何,每一次公投都有其过程上的意义。
既然是全民公投,前期必然要做很多准备工作,必然要跟民众科普相关的知识,必然要对有关的问题进行深入全面的讨论。这就是一次公民意识的集体训练,一场政治议题的大型思辨。
无论赞成还是反对,我觉得只要是了解过、讨论过、思辨过,每个人都是会有所收获的。
是的,如果从一个讨论问题有种种限制的地方过来,可能会觉得花几个亿让几千万人讨论同一个问题是一件极其荒唐、极度奢侈的事情。
但是,澳洲政府为了讨论问题就是可以这么“任性”,因为民主过程的价值,是无法用钱来衡量的。

荞爸的澳洲来信
小城市公务员佛系移民指南,转换角度探秘中澳人民的内心世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