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出大火坑,跳入小火坑

教育   2024-07-19 17:03   澳大利亚  
上次我说在澳洲养娃不需要攀比,有人就回我说:你不需要攀比,可能只是因为你不在那个圈子里。
当时我也没细想这句话,后来跟其他朋友聊了这个问题,才觉得有必要好好分析一下这种说法。
她的意思其实是说,澳洲养娃并不是没有攀比,也有不少家长组成了攀比圈子,如果你进了那个圈子,你就需要攀比了。
因此,我说“不需要攀比”,是以己度人,只考虑到了自己的“不需要”,没考虑到攀比圈家长的“需要”。这确实是我考虑不周,请允许我向这部分家长表示歉意。
按照我自己的想象,我当初决定移民,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感受到了中国教育攀比的压力山大,小身板实在扛不住,就灰溜溜地选择了逃离。就像很久以前一些留言者评价我的一样,我就是因为在中国没本事混下去,所以才移到了澳洲。
所以我说的攀比之风,其实说的是整个社会的大环境。中国是攀比社会,澳洲是不攀比社会,从大的教育环境来说就是这么简单。
至于有人说澳洲社会也存在攀比的小圈子,那肯定也是没错的。也就是说,有一部分家长到了澳洲以后,加入了养娃攀比圈。身在圈内,攀比自然就成了一种刚需。


只是我一时之间也想不通,明明已经从攀比的大火坑脱身了,为何还要义无反顾地找一个小火坑跳进去?
后来我才明白,是自己想当然了。我以为人人都不喜欢攀比,却没想过真有人把攀比当成乐趣。对他们来说,攀比不是煎熬的火坑,而是兜风的火箭。
“需要”本身就分成两种,一种主动需要,一种是被动需要,是need tohave to的区别。比如在酒桌上,我主动需要吃菜,因为吃菜满足的是自己的食欲;我被动需要喝酒,因为喝酒满足的是别人的服从性测试欲。前者很享受,后者很痛苦。
对主动需要攀比的人群来说,来到澳洲以后自然而然会被攀比圈所吸引。就算是在本来没有攀比圈的地方,召集一些志同道合的虎妈狼爸新建一个什么群什么帮的,也不是什么难事。
意识到了世上还有这样一个群体的存在,那我确实应该认错,把之前那篇文章的标题改为“在澳洲养娃,不需要被动攀比”。
前面说过,澳洲是个不攀比社会,大环境下没有无处不在的同辈压力。因此,如果你觉得攀比是一种痛苦的话,完全没有必要强迫自己加入攀比圈去找罪受。不需要被动攀比,就是这个意思。
至于把攀比当成享受的主动攀比族,我根本管不着他们的想法,他们也不大可能成为我文章的受众。
主动加入的确是圈子,但被动加入的只能算是圈套。没有人傻到明明知道是圈套还要钻进去。


只不过,为什么听有些家长的口气,他们主动加入了攀比圈子,但依然没有享受、只有痛苦?我觉得有两种可能。
第一种可能,是他们被比下去了。既然是攀比圈,那必然存在鄙视链,链条上端的会感到享受,链条下端的会感到痛苦。所谓人比人、气死人,世上无恨事、只要肯攀比,这种痛苦是自找的,也没什么好说的。
第二种可能,他们是“伪主动攀比族”。所谓伪主动,就是他们自以为喜欢攀比,潜意识却希望摆脱攀比。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在攀比社会里待得太久了,接受了太多“人上人”理想的洗脑,误把苦差当成了乐事。
他们压根没有想过“不把人比下去也能活”这件事情的可能性,所以到了澳洲这样一个不攀比的社会,脑子里依然把攀比当成一种默认的生存状态。
我们可以想象,一个人虽然本身只喜欢散步,却一直被人推着赛跑,习惯了这种跑的状态以后,就算身后的手已经撤下,也可能会不由自主地撒腿疾奔。
同样的,一个人虽然本性不热衷于打鸡血,骨子里也相信因材施教、人各有志、子孙自有子孙福这样的教育理念,只是在中国迫于无奈亦步亦趋地加入了内卷大军,他们来到澳洲以后,依然有可能受到惯性的驱使,被某些眼熟的圈子所蛊惑吸引。
我对此的建议是,少翻微信朋友圈,少刷微博抖音小红书,少加入点华人家长群,因为信息时代绝大多数的攀比焦虑都来自于社交媒体。
只要把目光从狭窄的虚拟中文语境移开,投向广袤的多元现实世界,你就会发现世上根本就没什么必须加入的圈子,人生也根本没有必须看齐的模范。
忘了是谁说过,这个圈那个圈,最终的结局都是花圈。与其钻进别人画下的圈,不如画个以自己为圆心的圈,到了花圈丛中也可以笑得更加真切自在。

荞爸的澳洲来信
小城市公务员佛系移民指南,转换角度探秘中澳人民的内心世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