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逃出大火坑,跳入小火坑
教育
2024-07-19 17:03
澳大利亚
上次我说
在澳洲养娃不需要攀比
,有人就回我说:
你不需要攀比,可能只是因为你不在那个圈子里。
当时我也没细想这句话,后来跟其他朋友聊了这个问题,才觉得有必要好好分析一下这种说法。
她的意思其实是说,澳洲养娃并不是没有攀比,也有不少家长组成了攀比圈子,如果你进了那个圈子,你就需要攀比了。
因此,我说“不需要攀比”,是以己度人,只考虑到了自己的“不需要”,没考虑到攀比圈家长的“需要”。这确实是我考虑不周,请允许我向这部分家长表示歉意。
按照我自己的想象,我当初决定移民,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感受到了中国教育攀比的压力山大,小身板实在扛不住,就灰溜溜地选择了逃离。就像很久以前一些留言者评价我的一样,我就是因为在中国没本事混下去,所以才移到了澳洲。
所以我说的攀比之风,其实说的是整个社会的大环境。中国是攀比社会,澳洲是不攀比社会,从大的教育环境来说就是这么简单。
至于有人说澳洲社会也存在攀比的小圈子,那肯定也是没错的。也就是说,有一部分家长到了澳洲以后,加入了养娃攀比圈。
身在圈内,攀比自然就成了一种刚需。
只是我一时之间也想不通,明明已经从攀比的大火坑脱身了,为何还要义无反顾地找一个小火坑跳进去?
后来我才明白,是自己想当然了。我以为人人都不喜欢攀比,却没想过真有人把攀比当成乐趣。
对他们来说,攀比不是煎熬的火坑,而是兜风的火箭。
“需要”本身就分成两种,一种
主动需要
,一种是
被动需要
,是
need to
和
have to
的区别。比如在酒桌上,我主动需要吃菜,因为吃菜满足的是自己的食欲;我被动需要喝酒,因为喝酒满足的是别人的服从性测试欲。前者很享受,后者很痛苦。
对主动需要攀比的人群来说,来到澳洲以后自然而然会被攀比圈所吸引。就算是在本来没有攀比圈的地方,召集一些志同道合的虎妈狼爸新建一个什么群什么帮的,也不是什么难事。
意识到了世上还有这样一个群体的存在,那我确实应该认错,把之前那篇文章的标题改为“
在澳洲养娃,不需要被动攀比
”。
前面说过,澳洲是个不攀比社会,大环境下没有无处不在的同辈压力。因此,如果你觉得攀比是一种痛苦的话,完全没有必要强迫自己加入攀比圈去找罪受。不需要被动攀比,就是这个意思。
至于把攀比当成享受的主动攀比族,我根本管不着他们的想法,他们也不大可能成为我文章的受众。
主动加入的确是圈子,但被动加入的只能算是圈套。
没有人傻到明明知道是圈套还要钻进去。
只不过,为什么听有些家长的口气,他们主动加入了攀比圈子,但依然没有享受、只有痛苦?我觉得有两种可能。
第一种可能,是他们被比下去了。既然是攀比圈,那必然存在鄙视链,链条上端的会感到享受,链条下端的会感到痛苦。所谓
人比人、气死人,世上无恨事、只要肯攀比,
这种痛苦是自找的,也没什么好说的。
第二种可能,他们是“伪主动攀比族”。所谓伪主动,就是他们自以为喜欢攀比,潜意识却希望摆脱攀比。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在攀比社会里待得太久了,接受了太多“人上人”理想的洗脑,误把苦差当成了乐事。
他们压根没有想过“不把人比下去也能活”这件事情的可能性,所以到了澳洲这样一个不攀比的社会,脑子里依然把攀比当成一种默认的生存状态。
我们可以想象,
一个人虽然本身只喜欢散步,却一直被人推着赛跑,习惯了这种跑的状态以后,就算身后的手已经撤下,也可能会不由自主地撒腿疾奔。
同样的,一个人虽然本性不热衷于打鸡血,骨子里也相信因材施教、人各有志、子孙自有子孙福这样的教育理念,只是在中国迫于无奈亦步亦趋地加入了内卷大军,他们来到澳洲以后,依然有可能受到惯性的驱使,被某些眼熟的圈子所蛊惑吸引。
我对此的建议是,少翻微信朋友圈,少刷微博抖音小红书,少加入点华人家长群,因为信息时代绝大多数的攀比焦虑都来自于社交媒体。
只要把目光从狭窄的虚拟中文语境移开,投向广袤的多元现实世界,你就会发现世上根本就没什么必须加入的圈子,人生也根本没有必须看齐的模范。
忘了是谁说过,
这个圈那个圈,最终的结局都是花圈。
与其钻进别人画下的圈,不如画个以自己为圆心的圈,到了花圈丛中也可以笑得更加真切自在。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3NjM1NDU1NA==&mid=2247491346&idx=1&sn=465c2fbe6e7f4708f80318b44e88f659
荞爸的澳洲来信
小城市公务员佛系移民指南,转换角度探秘中澳人民的内心世界。
最新文章
川普胜选,最该感谢张一鸣
这部电影,道出了川普主义的三大法则
语境叛逆者
澳洲该不该抛弃英国王室,转向共和?
0元寄!中国-澳洲,海运免费邮寄10kg,人人有份!
群豪纷纷鼓噪:Go back to China!
澳洲总理的新房子
最最最最澳洲的一部电影
小心了,输不起的人会越来越多
澳洲的“生活成本危机”,到底有多严重?
无缘无故的恨
川普的笑话,看一场少一场
踢的不是足球,而是世界观
我重新算了一下Superannuation,结果可能跟你想的不一样
澳洲的养老金其实挺低的
住房养老金,等于是官宣了大维修时代的开始
澳洲为什么很少看到保安?
澳洲人的举报,挺搞笑的
澳洲为什么要上调恐怖威胁级别?
奥组委没有道歉,表演者也没有露出蛋蛋
法国人民又没有逼你看奥运会开幕式
逃出大火坑,跳入小火坑
在澳洲养娃,不需要攀比
华裔二代录取哈佛、普林斯顿的经历,跟你设想的不一样
简中互联网不相信奇迹
谁是“旅澳华人”?
2024高考零分作文一篇
他的房东是澳洲总理
澳洲地方政府和州政府之间的关系
悉尼的地方政府公然造反
《我妻之死》的作者也许是最不适合移民加拿大的人
真相大白之前的揣测权利?
无端猜测凶手身份的人,都应该感到羞耻
难怪澳洲的公寓不值钱
以色列人的古筝行动
网飞版《三体》,拍得还可以
澳洲广播电台的“亲俄”节目,惹毛了乌克兰人
那时候,还没有“辱华”这个词
看了华人对澳洲医疗的诸多吐槽,有些话不吐不快
宝总的过人之处
从澳洲回到中国,就像从农村回到城市
移民会让人变穷吗?
推荐几部我近期在Netflix上看的影视剧,第八部最有意思
抵澳两个半月随记—“中产返贫”还是“返璞归真”?
少了正向反馈,公众号还能写多久
我能想到最盲目的事,就是在刷新闻中慢慢变老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澳洲政府砸了几个亿的公投失败了,是不是浪费纳税人的钱?
名校的弃儿,名企的宠儿
澳洲政府邮寄的免费肠癌筛查包, 你收到了吗?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