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发言的人,能用三句话解决问题,不会发言的人,能用三小时制造更多问题。
大家好,我是寒橘。
很多时候,我们往往越急于表达,越发现自己说不出“有分量”的话。
大多数人认为这是“性格问题”,而实际上,这是一块很容易忽略掉“认知盲区”。
当我们把“工作能力”局限在“会做”上,就忽视了“会说”,其实二者并不冲突,想明白了才能说明白,说明白了才能干明白。
但是,擅长发言,不是瞎说。
毛选中提到,你对那个问题的现实情况和历史情况既然没有调查,不知底里,对于那个问题的发言便一定是瞎说一顿。瞎说一顿之不能解决问题是大家明了的,那末,停止你的发言权有什么不公道呢?
如何避免瞎说,如何让你的语言真正产生“化学反应”,让别人看到、听到、记住你的价值?记住三个有没有。
01
有没有谈问题?
发言最值钱的地方,不是说多了,而是点对了。
很多人以为“会说话”就是口齿伶俐、说话顺溜。并不是。
最烦人的一种嘴脸就是,明明连问题都不知道是什么,就先开始扯,扯来扯去,自己感觉还特别好,熟不知是在浪费别人的生命。
真正的高段位表达,是问题导向的,不仅明白真问题,还直击“真问题”。
在延安整风时,教员点破当时的“教条主义”的问题,并为教条主义者画像:“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用语之辛辣、讽刺之深刻、情绪之激动,在与会干部中引起强烈的思想震动,若没有这“一语道破”,红军会在思想泥沼中越走越远。
但在职场中,做到这一点也绝非易事。
你观察一下,是不是每次会议都在纠结“小节”,却没人说出战略问题? 每次检讨都在谈“执行失误”,却没人指出“决策流程是否早已失灵”?很多人对问题看到了,却不说,因为害怕质疑、害怕得罪人。
殊不知,这种“鸵鸟心态”是对团队最大的损耗,只有敢于聚焦主要矛盾,直言不讳指出真问题,“会开口”的价值才真正浮现。
当然,说出问题的方式,要带有建设,是就事论事,不是杠精,见谁喷谁。
02
有没有谈办法?
真正有分量的发言,心里装着事,不是脑子装着词。
“识别问题”只是第一步,下一步就在于如何去“转化”。
教员在《论持久战》中创造性地指出,“要从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
在看到抗日战争的艰巨和长期性后,他进一步提出了包括“广泛群众动员”、“持久消耗”和“战略反攻”在内的一整套路径,这种发言才是有意义的。
这样一来,看似无解的困局变得井然有序,所有人都有了“抓手”。
在职场环境中,“转化”表现在三个层次。
一是从抱怨到方案,团队士气低落,你能不能“捞”出几条具体的激励方式,哪怕只是小小的激励机制,也能让局面亮起来?
二是从分歧到整合,开会时各部门冲突不断,你能否梳理出大家的共同利益,提出“整合式”的方案,让人觉得这是可行的?
三是从空想到执行,有时领导提出一个看似“难以企及”的目标,你是否能将其拆分、定义可量化指标,让团队看到“有路可走”?
这就是“转化”所带来的价值,不再是停留在“揭示问题”,而是用话语权凝聚集体智慧,形成可实打实的办法。
03
有没有谈感情?
说得多不如说得对,说得对不如让人愿意听。
语言最大的魔力,是让别人觉得这不是命令,而是我的选择。
毛选中《纪念白求恩》这篇文章,就是学习的典范,这不是一篇空洞的口号文章,而是深层次地唤醒了每个人内心的“使命感与价值感”。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如今再看这些话,依旧让人触动,当你告诉一个人我们正在做的事情,对更多人的幸福有意义,其自我驱动的能量就会源源不断。
这样的有感染力的语言,不只是指挥,而是点燃每个人的渴望。
在职场里,人都是“自我牵引”式思考的生物,如果你的发言能让他人感到“我被尊重,我被需要”,他才会卸下防备,投入共事。
这就是语言的“圈粉”力量,一旦团队感受到被激励、被信任,就会把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串联在一起。
这样的团队,内生动力胜过任何KPI要求。
04
走心的碎碎念
发言,其实是一种人格的延伸。一个自私的人,很难用他的嘴脸打动你。
最有力量的发言,是真诚的,是发自肺腑的,不是技巧的堆砌,而是人格的外化。
教员的发言,为什么常常让人信服?因为说的都是心里话,说的都是真话,说的都是大家的话。
职场中也是如此。一个真正能力强的人,他们的发言从来不是为了显得“聪明”,而是为了让团队更好。
顶级的语言有一种“无我”的品质,不是炫耀,而是为了解释;不是争胜,而是为了推进;不是制造压力,而是带来希望。
这种人格的延伸,让他们的发言自带一种“可信任”的力量。
即使说得很少,但每一句话都“值得一听”。
点个关注吧,下次再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