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科普专家
2024.12.28 / 吴涛峰
小儿肺炎:会呼吸的“痛”
本期科普内容责任人丨吴涛峰
小儿肺炎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尤其在北方地区,冬春季节更为多见。它是导致婴幼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小儿肺炎是由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真菌、支原体等)或其他因素(如吸入羊水、胎粪等)引起的肺部炎症。
本文将详细介绍小儿肺炎的病因、症状、诊断、治疗和预防。
HEALTH SCIENCE
小儿肺炎:会呼吸的“痛”
HEALTH SCIENCE
一、病因
小儿肺炎的病因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病原体感染
细菌感染:如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等。
病毒感染:如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腺病毒、麻疹病毒等。
真菌感染:如白色念珠菌、曲霉菌、卡氏肺囊虫等。
2.支原体感染:如肺炎支原体和肺炎衣原体。
3.吸入性因素:如误吸入乳汁、食物或其他异物,可能导致吸入性肺炎。
4.大气污染:长期处于大气污染严重的环境中,会增加患肺炎的风险。
5.免疫缺陷: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特别是免疫缺陷病患儿,更易发生肺炎。
6.先天性因素:如先天性心脏病、气管软化等,这些疾病可导致肺部血液循环障碍,易发生肺部感染。
二、症状
小儿肺炎的症状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发热:体温可达38℃~40℃,热型不一,部分患儿可能无发热症状。
咳嗽:开始为频繁的刺激性干咳,随后咽喉部出现痰鸣音,咳嗽剧烈时可伴有呕吐、呛奶。
气促、呼吸困难:呼吸表浅增快,鼻翼煽动,口周、指甲可有轻度发绀。
肺部啰音:肺部可闻及固定的干湿啰音。
全身症状:精神萎靡、烦躁不安、食欲不振、腹泻、呕吐等。重症患儿可出现心力衰竭、中毒性脑病等。
三、诊断
小儿肺炎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及病原学检测。
临床表现:根据患儿的症状和体征进行初步判断。
影像学检查:如胸部X线或CT,可见肺纹理增强,双肺中下野有大小不等的点片状浸润,或融合成片状阴影。
病原学检测:包括直接涂片镜检、细菌分离鉴定、病毒抗原检测、核酸检测及抗体检测等。
四、治疗
小儿肺炎的治疗应采取综合疗法,以改善通气功能、有效控制炎症、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1.一般治疗
休息调整:保证患儿充足休息,减少体力消耗。
环境调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室温维持在20℃,湿度保持在60%。
饮食调整:提供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保证患儿充足的营养摄入。
2.对症治疗
退热治疗:体温过高时,采用物理降温或退热药物。
止咳平喘:使用止咳药物或雾化疗法缓解咳嗽、气喘症状。
氧疗:有缺氧或呼吸困难表现者,需及时吸氧。
3.病原学治疗
抗生素治疗:针对细菌性肺炎,根据细菌种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抗病毒治疗:针对病毒性肺炎,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利巴韦林或无环鸟苷等。
支原体治疗:针对支原体肺炎,可选用大环内酯类药物。
五、预防
小儿肺炎的预防至关重要,家长应关注孩子的健康状况,采取以下措施:
1.增强儿童抵抗力:
均衡饮食:保证营养,适当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适当锻炼:提高孩子的免疫力,减少发病的风险。
2.预防感冒
注意保暖:及时给孩子增减衣物,避免着凉。
避免接触病人:尽量避免让孩子接触呼吸道感染的病人。
3.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避免烟雾、尘埃等刺激物。
减少污染:避免带孩子到污染严重的场所。
4.注重个人卫生
勤洗手: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遮挡口鼻:咳嗽和打喷嚏时遮住口鼻,避免病原体传播。
5.接种疫苗
流感疫苗:及时为孩子接种流感病毒疫苗。
肺炎疫苗:接种肺炎链球菌疫苗,降低患上肺炎的风险。
6.家庭护理:
密切观察: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发现不适症状时及时采取措施。
合理喂养:防止营养不良,提高孩子的抗病能力。
结论
小儿肺炎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影响儿童健康。了解其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对于及时控制病情、减轻症状、促进康复至关重要。同时,家长应关注孩子的健康状况,采取预防措施,降低小儿肺炎的发病风险。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环境卫生、避免接触污染物、定期进行疫苗接种等措施,也有助于降低小儿肺炎的发生率。
HEALTH SCIENCE
健康科普|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