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之冬至

文摘   2024-12-21 12:58   黑龙江  




梅尧臣《冬至感怀》中说:“衔泣想慈颜,感物哀不平。自古九泉死,靡随新阳生。禀命异草木,彼将羡勾萌。人实嗣其世,一衰复一荣。”冬至,就是这样一个极致寒冷却又酝酿着温暖、跌宕着衰荣的节气与节点。



 冬至节气简介 

传|统|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其实不是气象学意义上的“冬天到了”,而是天文学上的冬至。即“日南至,日短之至,(立杆)日影长之至”。所以过了冬至日,日长增、太阳高度角升,地面接收到的太阳热量开始增加,古人称为“冬至一阳生”(虽然一年中的最冷阶段还未到来)。所以,冬至是古代社会中的一件大事,称为“冬节”,被视作重大节日。现在民间还称“冬至大如年”,甚至还有“肥冬(至)瘦年(春节)”之说。


 冬至物候现象 

传|统|二|十|四|节|气


中国古人将冬至分为三候:


一候蚯蚓结

传统二十四节气


蚯蚓冬季深藏在土中,因寒冷而蜷曲着身体,活动能力降到最低。


二候糜角解

传统二十四节气


麋鹿的角向后生长,古人认为它属阴。那么冬至日阴气至极而阳气生,就到了麋鹿角脱落的时候了。麋鹿是我国特有的动物,角像鹿,颈像骆驼,蹄像牛,尾像驴,所以也被称为四不像。


三候泉水动

传统二十四节气


冬至的最后5天阳气生发,所以山泉涌动,古人对自然的崇拜就体现在这点点滴滴中。


 冬至传统习俗 

传|统|二|十|四|节|气


饺子、汤圆等食物则是此时的“节令饭”,这也预示着新年的脚步近了。我国南北各地在冬至时有不同的风俗,经过历史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节令食文化。


腌腊肉

到了冬天农活忙完,主妇们忙着腌菜,也忙着制腊肉,冬腊风烟蓄以寒冬,此时气温下降是腌制腊肉的好时节。

因此家家户户都要动手制作香肠、腊肉,制好后放在屋檐下自然风干,等到春节时便可以享受美味了。

吃饺子

在我国北方,每年农历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冬至的习俗,是为了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流传下来的。吃饺子的习俗当然也有例外,如在山东很多地方流行冬至当天喝羊肉汤的习俗,寓意驱除寒冷之意。



吃汤圆

在南方,冬至盛行吃汤圆,民间也有“吃了汤圆大一岁”的说法。汤圆也称汤团,是一种用糯米粉制成的圆形甜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所以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团”。汤圆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于互赠亲朋。






 冬至古诗词

传|统|二|十|四|节|气





 冬至养生

传|统|二|十|四|节|气



饮食养生

传统二十四节气


天寒地冻,首选温补类食物。如鸡、羊肉、牛肉、鲫鱼等。上述几种,均属美味,在冬季可作为进补的佳品。


起居养生

传统二十四节气


民间养生有“起居有常,养其神也,不妄劳作,养其精也”的说法,冬至能合理安排起居作息,能保养神气,劳逸适度可养其肾精。《黄帝内经》里就提到:“早睡晚起,必待日光。”冬至过后,适当早睡、晚起,不熬夜,顺应生命节律是很有必要的。


传统

节气



编辑:齐春岳
责编:孟宪光
监制:刘春秀

哈师大微后勤
发布哈尔滨师范大学后勤管理处、产业处、黑龙江现代文化艺术产业园区建设指挥部三个部门的服务等相关信息,搭建相应的数字与信息服务平台,用信息化手段提供便捷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