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交个朋友,添加樊姐个人微信
昨天,看到一则消息:某省多个市县发布通知,要求清理清退机关事业单位编外人员。
这让我想起那句老话——"临时工"永远是临时的,"铁饭碗"才是真正的铁饭碗。
看到这个消息,老实说,心里咯噔一下。
因为这意味着:事业单位的编外人员,可能真的熬不到退休了。
说到编外人员,可能有人会问:编外人员是什么?他们的工作是不是很轻松?
别开玩笑了。
编外人员,顾名思义就是没有编制的工作人员。他们和正式员工干着一样的活,甚至经常被安排做更繁琐的工作。但是待遇呢?天差地别。
有的地方规定,编外人员平均工资不得超过2800元/月。这点钱,在现在这个物价飞涨的年代,别说买房买车了,能不能养家糊口都是个问题。
更别提什么五险一金了,社保基数能按最低标准缴纳就不错了。
同工不同酬,这就是编外人员的真实写照。
以前呢,虽然编外人员没有编制,但好歹有个优点:只要不犯大错,基本上可以安安稳稳干到退休。
可现在不行了。
近些年来,国家财政压力越来越大。为了缩减开支,精简人员,开始逐步清退清理编外人员。
这一波清退,可以说是"雷声大雨点多"。
福建泉州市永春县发布了《关于清理清退县乡机关事业单位编外人员的通知》,要求"已有编外人员一律只减不增"。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呼伦贝尔市也开始核查编外人员。
哈尔滨市更是要求5年内逐步完成清理工作。
湘潭县直接放话:全县卫健、教育系统各清退500人,2023年年底到位。
这还只是冰山一角。全国各地,类似的清退通知此起彼伏。
有人可能会说:清退就清退呗,反正编外人员也不是正式工。
可你知道吗?
有些编外人员已经在单位干了十几年、二十几年。眼看着就要退休了,突然被告知要清退,这无异于晴天霹雳。
还有些年轻人,刚进单位没多久。原本以为托了关系找到的工作能安稳一辈子,结果转眼间政策变了,前途变得渺茫。
更让人心寒的是,一些地方采取"一刀切"的方式,甚至提出关键岗位不得使用编外人员。
说到底,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其实,关于缩减机构和提高效率的讨论,早在多年前就已经提出。公众普遍认为机关事业单位的人员数量过多,效率不高。
在这样的舆论环境下,编外人员成了最容易被"开刀"的对象。
那么,编外人员的未来在哪里?
坦白说,形势不容乐观。
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从严控制编外用工。这意味着未来,编外人员的用工范围只会越来越窄。
有些地方已经开始采用劳务派遣模式。再加上未来男性可能推迟到63岁退休,编外人员想和以前老一辈一样正常工作到退休,恐怕是难上加难。
未来,机关事业单位的"铁饭碗"只会越收越紧。
对于那些即将或已经被清退的编外人员,我想说:
生活不易,但请不要灰心。
就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