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看到很多德国中文自媒体集体嘲讽德国的去风险化策略。
他们的唯一理由就是,德国企业在2024年的在华投资增加了,而不是减少了。
瞧,这不就是自己打脸,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吗?
的确,德国企业今年的在华投资对比2023年同一时间有上涨。这是事实,是表面上的事实。这只能说明,这些自媒体对去风险化有着不完整的认知。
如果大家再仔细看,这些投资是怎么来的,以及都来自哪些企业,情况会有所不同。
首先,2024年的德国企业在华投资有一半以上来自德国企业在中国市场的盈利。
科隆经济研究所 (IW Köln) 的研究表明,去年德国企业在中国赚取的190亿欧元利润中,有一半以上被再投资到中国。
其次,大笔投资依旧来自传统的德国大企业,尤其是汽车业,仅大众和宝马就各占25亿欧元,而2024年前半年的总投资额只有73亿欧元。德国汽车业占总投资的75%以上。
在过去五年,德国投资一直占欧盟27国对华投资的50%以上,这主要也得益于德国汽车制造商的贡献。
以上就是所有德国中文自媒体意图“打脸德国政府”的主要信息源。
我不知道他们平日里是不是不善于阅读德语新闻(数量、质量和深度均有待提高)还是有选择性地阅读,怎么他们跟我所接触到的信息有那么大的差距。我只能怀疑,他们这么做有故意隐瞒其读者的动机。
借此,我给大家在内容上(是客观新闻,不是我的主观意见)做一些补充。或许大家能得出更理性的结论。
首先,大部分自媒体都对所谓的去风险化存有误解。
它不是旨在减少在华投资或减低中德贸易。期间还需要考虑到两个概念: “多元化”以及“中国+1”。实际上,中国也在落实去风险化和多元化,更确切地说,是去依赖化,比如芯片。
严格上讲,去风险化和增加在华投资以及增加中德贸易额可以同时实现,是可以并存的。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熟悉德国的人应该知道,按照德国人的正常“速度”,很难在短期内取得显著成效,例如柏林新机场和斯图加特地下火车站。客观上讲,我们不应该把德国政策的进程速度通过“中国速度”来衡量。
假如德国是一家企业,去风险化相等于重组这家企业的商业模式。短期内进行彻底的变动或掉头是不现实的,只能一步一步来,慢慢地尝试或试错。这符合德国(人)的保守心态。
假如中德贸易包含了一千种商品,德国对中国具有(严重)依赖的产品大约只有20多种。科隆经济研究所和武德克都这么认为。
的确,迄今为止,在这二十多种产品中——其中以原材料为主以及汽车业——依旧存在依赖关系,而且一时半刻也不会发生变化。虽然巴斯夫近期在国内投资超过100亿欧元,但巴斯夫对中国的依赖程度不如德国汽车业,因为中国市场盈利占巴斯夫集团总盈利的比重要低于德国汽车企业。这也说明,去风险化和某些德企加大在华投资是不冲突的。
德国三大汽车巨头都是庞然大物,不可能想掉头就能掉头,每一笔小投资都是大数目。
我发现一个奇怪现象,很多中文自媒体喜欢报道德国三大巨头在中国做了多少投资,但他们很少或不情愿提及这些企业在其它国家的投资。
就拿大众而言,该企业预计到2030年投资一千亿欧元,然而大众在中国的投资比例占总投资的约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之间。我今天就可以告诉大家,大众在今后几年还会继续追加在华投资。不信的话,等到明后年就知道答案了。巴斯夫今后大概率也会继续追加在华投资,因为中国的化工市场将占到全球市场一半以上。因此,每当大家看到德国巨无霸在中国追加投资,不要感到意外或惊喜。他们的智囊团比我们强太多了。
前段时间有媒体报道,德国和塞尔维亚已达成共识,优先为德国以及欧洲提供电动车重要的原材料,锂。塞尔维亚的产能可以满足全欧洲15%的需求。这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德国就这种原材料的依赖会有所下降。
然而,据报道,塞尔维亚民众似乎不太支持武契奇的做法,并上街游行示威。
去风险化从来都不是指一步到位或短期内就能实现。它同样也不适合所有德国企业。据我所知,很多在华德企目前都还处于“观望”阶段,决定今后是否继续加码、减低或保持投资。
尽管如此,有一个趋势已经明显浮出水面:越来越多的德企派遣越来越少的德国人前往中国(更符合国内市场需求,降低成本,包括有更多德国人不愿去中国镀金),而是聘请越来越多的当地经理(因为他们更了解中国市场,降低人事成本)。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这也是一种软性的去风险化。
同时,这种现象也符合中德两国的利益:中国的就业状况欠佳(越来越多中国人可以替代德国人),德国严重缺少劳动力(越来越多的德国专业人士可以继续留在德国)。当然,他们对就业市场的影响只起到杯水车薪的作用。
跟去风险化紧密相连的是“中国+1”策略。去风险化不等同于撤离中国,而是在现有(守住)中国市场基础上再额外建设一个营商基地或开辟一个新的市场。试想一下,那么多德企在中国根深了那么多年,投入了那么多人力物力,怎么可能说放弃就放弃。
还有就是,部分德国(或欧洲)企业撤离中国市场,是因为他们经营不下去——因为竞争力丢失、成本上升或其他原因——而不非出于去风险化的考虑。
其次:今年年初有报道,美德贸易额首次超越中德贸易。多数人认为——如果不出意外——中国短期内不会反超美德贸易。美国当下成为了德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该地位保持者在过去连续八年都是中国。
第三:昨天有媒体报道,波兰取代中国,成为德国第四大出口国,中国现如今只位居第五。前三名分别是美国、法国和荷兰。
第四:这是一条很重要——跟中德贸易密切相关——但被所有中文自媒体忽略的新闻:联邦经济部的一个核心岗位换人了!此人名叫Christian Forwick。今后由他负责对外经济部(Außenwirtschaft)。
Christian Forwick
当德国首次推出中国战略时,Forwick就代表联邦经济部留下了他的烙印。在他的主持下,中国投资者多次被禁止投资德国公司,这在以前从未发生过。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中国国有航运公司中远集团(COSCO)参与汉堡港集装箱码头的部分禁止。华为问题就不多说了。
在过去近十年(自2016年库卡被收购后),所有针对中国投资的限制或禁止多多少少都有联邦经济部的影子或直接干预。
或许也正是因为Christian Forwick的存在,德国对中国投资者的宏观投资环境有显著下滑的迹象,这也是为何居然连匈牙利在2023年都能取代德国,成为中国投资者最青睐的经商地点。中国企业加大在匈牙利的投资也是一种多元化的体现。
关于Forwick:他在外贸经济政策领域工作了20多年。他不仅在联邦经济部,也在总理府处理这些问题。他还曾在日内瓦世界贸易组织的德国代表处工作了五年。
值得一提的是,Forwick并不是绿党基于价值的外交政策的热心拥护者。
关于今后中德贸易额的走势,我有两个基本判断:会有波动,但上升空间不会太大,下滑空间也不会太离谱。然而,只要额度保持不变——在某种意义上而言——就意味着下滑。这种可能性是真实存在的。至于可能性有多大,我就不知道了。
理由:
1. 双方贸易额原本就处于一个非常高的水平,再往上走原则上也会更难。但是,在中低端产业,部分德国投资会流向其他东南亚国家如印度,而在高端产业,部分德国投资会被新加坡、日本和韩国所吸引。显而易见的是,德国与以上这些国家的贸易额一律处于低或很低水平(无法与中国相提并论),但是,德国近几年跟以上国家的贸易额则连年上涨。另外还有一个值得一提的软性指标是: 近两年,德国内阁成员与以上国家的互动频繁程度也是近20年从未有过的。它不仅仅围绕着经济,也包括国防与安全领域。
2. 产业链转移/调整以及地缘政治因素,东南亚国家会拿走部分原本属于中国的市场份额。印度不会,不可能,也没必要完全取代中国。原本在香港(巴斯夫)或希望进入国内市场的德国企业已经把总部迁移到了新加坡(BioNTech)。近期有新闻报道,德国安联保险在新加坡投资15亿欧元收购Income Insurance 51% 的股权。这是安联在亚洲的最大投资。如我所说,这类新闻一般无人问津。他们的逻辑是,只要不投资中国,也就没有报道的价值。
3. 德国从来就没考虑跟中国(贸易)脱钩。因为这样做太不理智。德国经济会受到重创。中德贸易是德国过去20多年成功的商业模式的三大支柱之一。另外两个因素是俄罗斯的廉价能源以及全球化进程。然而,这三个因素又存在相互影响关系,环环相扣。同样,中国经济实际上也处于转型阶段,最佳例子就是房地产市场(潜在替代品:“新三件”)。但凡处于转型期,都自带某种程度的不确定性,因为尚未成型,还在塑造过程中。德国的目标(“去风险化或去依赖化”,“多元化”、“中国+1”以及“供应链安全性”)虽然明确,但速度往往跟不上。对于德国而言,这是常态,而非简单的“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德国(经济)的尴尬处境在于,这三个外在核心因素几乎同时受到重创,甚至被颠覆。试问,假如谷歌的搜索引擎突然被替代,谷歌会陷入什么样的困境?
好吧,以上均属于显而易见的正确废话。我估计,所有持谨慎乐观的人都会得出类似的结论。否则就是过于乐观,或过于悲观。
总之,我本人持谨慎乐观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