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集采降幅创新高,原研药全部出局,对医院和医生意味着什么?

2024-12-19 22:28   江苏  

12 月 12 日,国家医保局揭晓了第十批药品集中带量采购的拟中选结果,此轮国采开创诸多“新历史”。

从参与规模看,堪称空前:

  • 多达 234 家企业的 385 个产品斩获拟中选资格,无论是企业数量还是产品数量,均达到新高。

  • 再瞧降价幅度,震撼业界:虽拟中选药品的平均降幅暂未公布,然而有 50 余个中选品种降价幅度超乎想象,直接突破 90%大关。

  • 尤为醒目的是,原研药此次集体缺席:拟中选名单里,那些曾经在医药市场占据高位的原研药企竟无一家入选。

后面这两项特征,在社交媒体掀起惊涛骇浪,引发大众的热烈探讨。

  • 3 分钱一片的阿司匹林、0.22 元一支的间苯三酚注射液,这般低价,能覆盖生产成本吗?

  • 药品中标价低到离谱,甚至低于原料价格,这会不会给用药安全埋下隐患?

  • 第十批集采中原研药“全军覆没”,是不是意味着往后在公立医院想开原研药更是难上加难?

一、 “白菜价”药品,质量能否保障?

第十批“国采”与第九批相隔 13 个月,这段不短的时间里,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厂家数量如同雨后春笋般增多。而且,相较以往集采,今年的竞价规则出现大幅变动。B 证企业(这类企业手握药品上市许可,自身却不从事生产,靠委托别家代工)在严苛监管下,为求生存,不惜以成本价甚至亏本“贴钱”参与竞标。

多重因素交织,开标前,业内便纷纷预测,第十批集采竞争的激烈程度定会远超往昔。

现实却更让人瞠目结舌,现场竞价的惨烈远超行业预期。回顾过去九批集采,374 种药品平均降幅超 50%,已然令人咋舌;而今年第十批集采,竟有 50 多种药品(按药品名 + 企业名 + 规格统计)降幅超 90%。

单看中选最低价,叶酸片每片不到 3 分钱,阿司匹林肠溶片 3 分多一片,间苯三酚注射液最低报价 0.22 元/支,氯化钾注射液更是低至 0.16 元/支。

这般低廉到近乎违背常理的中标价,引得众多医疗业内人士纷纷质疑。有人直言,这集采价恐怕连药品包装成本都不够。

对此,有专家表示,企业运行成本并非由单一药品独自承担,而是整体统筹调配。对于某一品种出现的“超低价”,企业凭借自身运营体系,尚有一定承受能力。所以,仅凭单一品种成本就断言产品肯定无法保障质量,这种推断有失偏颇。

集采针对的是过了专利期、市场竞争白热化的药品。就拿阿司匹林片举例,有专家阐释,阿司匹林本身原料药不贵,辅料成本也不高,倘若生产设备精良、产量可观,平摊下来成本自然降低。企业若实现规模化生产,把成本控制在 3 分钱以内并非天方夜谭。

因而该专家认为,药品价格大幅下降,不代表质量下滑,企业也未必会偷工减料。

有专家判断,短期内大幅降价不会即刻引发集采药品的安全风险,毕竟多部门监管、临床疗效监测等诸多举措都在保驾护航。不过,中标药品的低价,会给非集采药品生产商带来巨大市场价格压力,冲击非集采药品的生产环境。

“即便集采药自身没问题,受其价格波及的非集采药却可能出状况。”“长远而言,这或许暗藏安全隐患,极低的中标价并非医药产业健康、自然运行的正常表现。”

“唯低价中标”从长远审视,可能滋生质量风险。所以对于监管部门而言,一方面要监督企业中标后保证药品供应无虞;另一方面,得加大质量抽检频次,针对质量不达标的产品及生产企业,迅速出台补充监管措施。

二、公立医院原研药,缘何愈发难觅?

第十批集采结果还有一大焦点:原研药全军覆没,无一中标。

今年下半年,网络上因“消失”的进口阿奇霉素,掀起一场关于“公立医院越来越难买到原研药”的大讨论。如今原研药在集采中集体铩羽而归,是不是预示着往后在公立医院想开原研药,难度又要加码?

专家观点:“没中标,医院采购意愿自然不高,如此一来,医院开具原研药的难度肯定会增大。”

有专家洞察到一种“隐性”趋势。“不管是公立医院,还是药店,原研药以及 OTC 药品,越来越倾向让患者自费购买。”

在第十批集采中标结果公布前两天,国家医保局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关于完善医药集中带量采购和执行工作机制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从集采药品耗材的进院、使用、监测、考核、反馈等各个环节给出细化方案,核心要义便是倡导优先选用中选药品和耗材。

医院采购目录里,原研药身影渐稀,集采目录或医保目录的“问责”,让医院和医生压力倍增。

本次《通知》规定,各批次集采结果落地执行第 3 个月起,要对本区域医疗机构中选药品和耗材进院情况展开一轮问题排查。未完成约定采购量,或者非中选产品采购比例超规的医疗机构,考核即为不合格。

再者,备受医院瞩目的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也设有对集采药物使用比例的考核条目。

为激发医疗机构对集采药品进院和使用的热情,北京去年底推行 DRG 付费与带量采购联动管理。依据医疗机构是否使用中选产品、任务量完成状况等,给予不同 DRG 结余奖励政策。参与报量的医疗机构,病例使用中选产品,任务量以内 DRG 结余 100%留用。

在 DRG 与集采政策联动之下,医院为契合考核要求,会限制医生开具某些非中标药品,确保任务量达标。“有医院医保年终结算时被扣近百万,经营大受影响。DRG 与集采联动,逼得医院调整药品采购和使用策略,规避经济损失。”

怎样既满足患者多元用药需求,又实现合理用药、节省医保基金,始终是集采政策亟待攻克的难点。

三、集采与绩效“捆绑”,影响几何?

伴随集采执行政策的逐步收紧,对医院集采报量不达标的规范手段愈发精细,甚至延伸至医生层面。

去年 7 月,北京要求医疗机构自查人工关节集采执行情况,宣称要约谈未完成协议采购量排名前五的医疗机构负责人;此外,借助 HIS 系统和医保信息系统,追查使用高价非中选组套且排名靠前的医生,医疗机构要发问询函,要求医生书面说明并签署承诺。

两部门最新发布的《通知》着重强调,要在处方点评时,加大对集采品种的点评力度,对不合理大量使用高价非中选药品的科室和医生定期通报。

近两年,集采、医保等目录的执行情况与医生绩效考核日益紧密,这会引发什么连锁反应?

上海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去年 12 月发布的《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系统性综合分析报告》提及,集采执行与绩效深度挂钩,可能激化完成集采任务和合理用药之间的矛盾。

报告指出,将集采任务量纳入医生每月绩效考核指标,一旦完不成目标,医生处方权恐受影响。虽说这些“强硬”手段有助于集采药品在医院落地生根,但也可能诱导医务人员不合理使用部分中标药,催生抗生素滥用、耐药性等问题。

除此之外,集采药品的强力推行,对医生处方习惯是个不小的挑战。“医生对不同药品特性了解深浅有别,不同企业生产的药品在生物利用度上存在差异,剂量调整不当,治疗效果就会打折。集采政策下,医生得摒弃长期养成的处方习惯,重新斟酌剂量,这或许会间接干扰治疗成效。”

那么,政策该如何正确引导医生、医院使用集采药品呢?

从促进集采报量完成角度出发,当前医生使用集采药物的动力尚显不足,针对医务人员使用中标药物的奖励机制仍不完善,相关激励措施亟待明晰。比如,科室分配集采指标时应充分考量临床诊疗实际,资金结余留用机制也需进一步落地。

从临床治疗视角看,药品使用务必遵循“因病施治”原则,起码在完成采购量后,要赋予医生一定自主选择权。

为规避集采政策的不合理施行,本次《通知》特意强调,“针对特殊品种优化考核,不搞‘一刀切’”。

建议:一是落实“一品两规”政策时,允许适量非中标药品或原研药进入医院;二是完成集采任务后,给未中标企业预留一定市场空间。

“做到这两点,集采任务和合理用药有望达成平衡,进口药、原研药的可及性问题也能得到缓解。” 

参考来源:医学界智库

三医协同
推动“医保、医疗、医药”协同,为健康体系贡献智慧,关注医疗保障政策、医疗服务动态、医药行业前沿。同时,探讨社会的三种医生角色:身体医生、社会医生和灵魂医生。将大健康与深度思考相结合,带来多层次的知识分享与心灵启迪。探索“三医协同”的未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