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飞书 CEO 谢欣在首次发布会讲到飞书的初心:
“大家耳熟能详的国内外生产力工具,我们全员都使用过。但是经过长时间的使用,我们却不得不承认这么一个事实——我们认为这些工具其实跟不上这个时代。
飞书是对“生产力工具缺乏变革、工具不应管控人而要激发人、B端产品应具有和C端产品同样友好的用户体验”三方面的思考启动的项目… ”
前两天飞书再次召开发布会,以流程驱动新增长为主题,发布了以下功能:
多维表格性能升级:包括多维表格数据库、仪表盘升级、高级权限管控等。
低代码平台:提供全栈开发能力、全周期管理能力和全面开放能力。
飞书项目:专为百人以上产研团队打造,沉淀项目标准流程。
我整理了所有发布会的主题和内容,发现飞书变了,或者说和我想的有点不太一样。过去几年,飞书的每次更新都会给人惊艳,C 端口碑爆棚。像妙计,文档,多维表格现在都有大量的 C 端用户。即便是做面向企业的产品,飞书也在强调以人为先的理念,先让员工用的开心,有人说飞书爹味太重,教人做管理,但没人否认飞书是一款好产品。不过,从 23 年开始,飞书围绕业务推出各种新能力,不提过去围绕体验、先进、创新那套理念了,总结下来,发生了几点变化:1.飞书从提升个人效率转变为提升业务效率
2.飞书不怎么关心 C 端用户了
3.飞书的功能不再敢为人先,逐渐走向趋同
我以为它会像 Notion 那样,通吃企业和个人用户,但这两年的功能都没有主打 C 端的,连当下最时髦的 AI 能力也没 ToC 的。反而功能越来越多,变得和钉钉越来越像了。比如这次飞书发布的低代码和项目功能,钉钉早在16年就有了低代码产品宜搭和下项目管理 Teambition。而钉钉这两年一直在弥补体验差的缺点,收购 wolai、推出个人版、AI 助手等,体验的确好了些。各家产品走向了趋同。下面就结合个人过去在 B 端的一些经验,分析下原因。 1、业务系统和效率工具的矛盾
业务系统和效率工具的矛盾本质是 ToB 和 ToC 工具之间的矛盾:ToB 工具注重业务流程的复杂性、定制性和安全性,而 ToC 工具则关注用户体验、易用性和高效性。业务系统往往服务于企业管理者的需求,以实现流程标准化、数据安全和审批控制为目标,而效率工具则面向一线员工,旨在提升日常工作的便捷性和敏捷性。低代码和多维表解决的是企业的业务需求,比如飞书的多维表能满足中小团队搭建CRM、项目管理等。低代码平台进一步支持业务人员和开发者通过构建流程和表单来搭建业务系统,还能让第三方合作伙伴参与构建生态。但企业的效率并不能给个人带来效率。比如一个营销活动需要市场部、法务部、财务部甚至是CEO的批准。企业为了信息安全部署复杂的访问控制、定期的系统审查。这都增加员工在工作中的操作难度和时间成本。员工会为效率工具给自己提效而称赞好用,但不会为业务系统给公司提效称赞好用,说不好可能还会骂这样的产品事真多。就像2016年就主打低代码定制化的钉钉,一切服务于管理者就遭到用户一片骂声,APPStore被打到了 2 分。过去一些大厂产品的经验证明了,低代码是 All in one 产品的必经之路,但能让员工和开发者用的都开心并非易事。就像发展了 20 多年的老牌厂商 Salesforce、微软这些大厂推出的低代码产品,通过提供丰富的组件,用户拖拉拽就能完成开发,实现业务数字化的全面覆盖,同时满足定制化需求,减少交付周期。建立了各家的壁垒,但很难讲谁的体验好,企业更看重谁能和业务结合的更好。国外的另一类公司选择了不同的道路,比如 Notion 、Slack 虽然不支持低代码,但通过开放 API 与 Zapier、n8n 等集成,依旧能够灵活搭建多种业务系统。他们将复杂的定制化交给第三方生态,从保持了工具的轻量和易用性。 2、B 端产品性能大于体验
To B 软件最难的是产品交付,交付中最难是软件的稳定性。简单说就是这个产品上线后能不能正常 work?你可能会想,像飞书都做了这么多年,我用起来都挺好的,怎么还能不 work 呢?但这在 B 端行业太司空见惯了,一个软件的部署要涉及到数据迁移、权限管控、系统集成、跨地域甚至跨国传输、安全合规等等。可能上线后出现服务宕机、数据丢失、传输失败、系统不兼容、不符合业务规定等等问题。所以相比于体验好、效率高,甲方更关心的是:能不能把过往的业务正常迁移过来?这才是保障员工能用起来的基础。比如文档类产品,过去用的金山文档,客户买了飞书后需要把过去的文档迁移过来,那么不同文档格式在换了编辑器下能否兼容?文档数据大能不能快速加载?是否符合原有的权限控制?这些问题有一个不满足,就能延期交付甚至合同都不签了。企业的规模越大,部署的范围越广,涉及数据越多,也就越难交付。对于一个万人规模的企业,要上线一个数字化产品,可能要经历半年到一年时间,项目团队都能涉及几百人,对于一些中小企业软件公司,有时候会搭上全公司人投入这样的项目。所以国内的传统软件公司,以卖 license 或项目制为主的软件,做了 10 年甚至 20 年,还在被产品稳定性困扰着,丝毫不敢去提怎么给客户更好的软件体验。只能不断从项目中去完善产品的架构能力,提升产品性能和稳定性。产品的性能是在项目中历练出来的,就像这次飞书多维表从一开始的单表 5 万行扩展到现在的 100 万行。肯定是在实际部署遇到这样的问题,解决后,迭代成产品能力。所以到最后各家产品拼的不是标准化产品的能力,而是标准化交付的能力,能够处理各种项目的异常情况也等同于满足了企业的定制化需求。在行业内积累的经验、案例够多,就会有更多快速应对的方案。就会树立行业口碑,赢得更多项目。这是 B 端和 C 端产品上最明显的区别,对企业来说,一个产品是否体验好,并非员工用得开心,支撑业务运转正常是关键。飞书在 C 端积累了非常好的产品口碑,比如飞书文档、飞书妙计、多维表格饱受好评,效率高、体验好确实先进。虽然有些功能被认为模仿国外产品 Slack、 Notion、Airtable。但飞书完全走出了自己的路,没像 Notion 通过建立社区增长产品、并向普通用户收费的商业模式。也没像 Slack 那样依靠第三方应用集成来扩展其功能。国内行情和国外完全不同,飞书必须适应国内的发展,国内用户付费意识尚未养成,To C 显然走不通,参考收费后的语雀现在不知道活的咋样了。在即刻上也有很多人讨论过,为啥飞书不像 C 端用户收费的问题。所以飞书是把 ARR(年度经常性收入)确立为业务指标。2022年飞书的ARR达到了 1 亿美元,2023 超过 2 亿美元。但拿飞书 5000 人规模体量来看,这样的收入也是亏本的。不过这一业绩在国内很显眼了,能达到不超过十家。例如:用友云和金蝶云在 2022年的 ARR 均超过 20 亿元人民币;北森在 2023 年刚刚突破 1 亿美元 ARR;而钉钉的 CEO 叶军在 2023 年的生态大会上提到,钉钉的 ARR “远超1亿美元”。在 ARR 这一指标驱动下,飞书所迭代的功能都是优先企业的,比如这次的多维表性能升级、低代码、项目,对个人都没啥用。23 年初,飞书发布新的收费方案,被不少人吐槽太贵,重点是没有面向 C 端的收费方案,导致用户存的数据太多,只能个人开个团队版来付费。另外 C 端用户都在期待着飞书加上 AI 能力,至少能像 Notion 那样,在使用最多的文档产品里加点 AI,也符合一直打着先进工具的旗号。可是这两年的 AI 含量都不怎么高,尽管 Notion 在上个月推出了中文版,似有进入中国市场的可能。而把目标都定在了 B 端的飞书,已经不再重视 C 端用户了。反观钉钉这两年,收购 wolai,推出个人版,智能助理,开始收获大批 C 端用户。叶军曾表示“C端用户的价值在于,习惯工具后,不管是学生还是跳槽到了其他公司,都会依赖原有的体验 ”
飞书和钉钉一开始走着相反的路,现在都走向趋同,果然产品想做大了都一个样。一开始定制化、业务搭建就是钉钉的强项,能说服老板买单。现在依托阿里云,钉钉的宜搭成了他的超级强项,甚至养活了很多中小公司,靠宜搭给别的企业做开发。对于体验,钉钉这两年一直在弥补体验差的缺点,融合阿里云盘、 wolai、推出个人版、AI 助手等,虽然 Appstore 2.0 的评分还没变,但整体体验的确好了些。对于 To C 的理念,两家似乎也是一致的,先把企业服务好,毕竟这是赚钱的,而 C 端口碑顺带着做起来,服务于B端的增长。现在,飞书面临的现实问题就是产品够好但却赚不到钱,B 端和 C 端大不相同,大力不会出奇迹,但结果也没那么糟糕。客户体验创新,无法建立起壁垒,在这样的前提下,飞书认清了现实,成长了,经历了裁员和定价策略的调整,产品策略以企业业务为核心。那个曾经视钉钉为管理工具,想要革新 B 端产品的飞书,走上了质疑钉钉,理解钉钉,成为钉钉的路了。
产品星球是一个关注产品的媒体,在 http://pmplanet.cn 或点击阅读原文,你可以看到产品星球所有公开创作,也欢迎咨询加入我们的社群和知识库,获取每日推送。过去关于产品的几篇文章推荐:使用 Cursor,人人都是程序员
在 Figma 工作学到的客户至上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