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社会的复杂脉络中,感恩教育被赋予了多重含义,试图在人与人之间搭建起理解与尊重的桥梁。但生活中,诸如“妈妈觉得你冷”而强加秋裤上身;“我觉得你该感动”而千里送青团的自我感动式付出屡见不鲜,如同一块绊脚石,横亘在真正感恩与理解之间。黄执中那句“凡是没有受益者的付出,感动的都是自己”,如同一记长尺,鞭挞着公众敏感的神经,促使我们反思,我们在付出的同时,亦需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实现从“我觉得”到“你需要”的转变。
感恩教育的核心绝非单向的付出,而是寻求双向的尊重与理解。当这一教育过程沦为“我觉得你应该如何”的单向灌输时,效果便如同浮光掠影。例如,近年来备受争议的给父母洗脚的感恩活动,本是为了弘扬孝道文化,却常被诟病像一场形式主义的“秀”。孩子们在镜头前机械地完成洗脚的动作,父母也因这突如其来的“孝顺”而感到无所适从。这是因为活动的设计往往侧重于让子女对父母进行单向的付出表达,而忽略了在家庭关系里,父母与子女之间更需要的是相互理解。缺乏真诚的付出,若没有建立在彼此需求的理解之上,便难以触动心灵,更使感恩沦为一种外在的强制枷锁而非内在的情感驱动。
在教育领域,不少教师按照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学节奏授课,自认为已经倾囊相授,却忽视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和个性化学习需求;在职场,领导自诩为员工的栽培者,只陶醉于自己的“良苦用心”却没有意识到员工可能因额外安排的培训任务和加班而苦不堪言;甚至在偏远山区的希望小学,志愿者捐了几十套现代多媒体设备后才发现这里仅有一间电力不稳的教室,缺乏对当地需求的考察,反而一味对外宣扬自己的善举。这些都是典型的只从“我觉得”出发,而未考量“你需要”何种帮助的自我感动式付出,偏离了感恩的初衷,也让受助者陷入道德两难的尴尬境地。
面对这些现象,我们不得不深刻反思:感恩教育乃至整个社会的人际交往,究竟应该如何回归本真,实现真正的尊重与理解?答案在于,我们必须打破“我觉得”的单一视角,构建一个基于“你需要”的共情生态。
这不仅是个人情感与行为模式的调整,更是推动社会进步与和谐发展的重要力量。这一转变要求我们在社会各个层面,从家庭到职场,从教育到公共政策,都需深刻反思并实践更加尊重个体需求与差异的理念。我有理由相信,我们可以逐步消除自我感动式付出的阴影,让每一次付出都成为增进理解、加深情感的契机。最终,这样的转变将引领我们走向一个更加和谐、包容与充满爱的社会,让感恩成为连接心灵的桥梁。
(文/刘名桢 成都锦城学院 指导老师:豆欢欢)
*文内作品系第五季红星新闻高校评论新秀挑战赛参赛作品,仅用于展示,不代表红星评论观点。除此展示外,不得用于其他途径,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