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r
读完需要
速读仅需 2 分钟
|今年带孩子回国算是一场中文实战场,闹出不少笑话。
外婆邻居家的狗狗每天摇头摆尾地迎接主人回家,我家孩子于是:
“阿姨,你家的狗真的好孝顺呢!”
阿姨心里:...
外婆也是哭笑不得,因为毕竟孩子说过因为外婆每天为大家做饭很辛苦,长大了以后一定要报复她!
外婆还算运气不错的,她说去年来探亲在华人社区遇到了另一位外婆,当天是他成年孙子送她来的,就在出门前对她说“外婆今天下雨,我送你出家!”
那家外婆一听差点没被送走!
朋友说别人都以为他们家是印假钞的,一问爸妈在忙什么,两个孩子都一致回答:他们在做钱!小的还补充:有的时候晚上假期里也要忙着做钱!
我孩子回国玩耍的时,经常把其他孩子弄晕,不是要其他孩子“玩”他,就是要去玩别人,或者让他们绕到自己的“背前面来”,弄得小朋友一时分不清究竟应该是去身前还是身后。
分别的时候尤其可怕,经典的道别就是“再见!我外公来拿我了!我下次再来玩你!”
遇到小区每天遛狗的爷爷,表示每天可以帮他“走狗”,大爷也说怎么听起来像在骂人。
问了问其他朋友中文好的青春期孩子,结果也好不到哪去,很多句子都是倒装句,让人以为是东北人。询问支付方式是否可以用“纸钱”的时候,如果晚上问会把商家吓一跳。
点菜的时候问服务员有没有“活的菜单”,点好了交代“我不是香菜的粉丝!”,此时的香菜可能心里还美滋滋的:.....从不知道我有粉丝。
另外还有很多看似正确,但又好像哪里不对的句子:
比如“如果你愿意的话我们可以一起去购物中心!”
“在中国期间汉堡包将不允许进入我的食道!”
....
在大家分享自己孩子的糗事的时候觉得又好笑又悲哀。毕竟每个说散装中文娃的背后都有一个长年累月坚持灌输中文的倔强父母。
不学中文也OK
国外的孩子都面临的学中文问题,一直都是老大难,那个“不学中文也OK”的时代早已过去了。
在海外,放弃中文学习的大多是最早一批劳工移民的后代,原因可能有其中一个或几个:
一是他们出去的时候中国很穷很落后,再加上自己是从海外社会底层做起,所以自己的身份认同上也有深深的自卑感,想尽快地剥离自己的身份;
二他们自己根本没有能力和时间辅导孩子的语言;
另外很多家庭也就是吃了不会说外语的亏,很多自己经营的餐厅小店都是语言局限,所以一旦自己的孩子会熟练地掌握外语就会鼓励他们一起经营自己的生意,所以别说学习自己的母语就算是高等教育他们也会劝退自己的孩子。
几代下来,中国的情况变了,移民的情况变了,大家对中文的自信也是极其高涨了。
大家身边有很多鲜活的移二代/三代的例子,有的年轻人为了得到国际公司的管理层工作去中国进修了一年甚至几年中文;也有应聘某大企业的职位时,面试到最后一轮为了打败对手说自己会中文,成功应聘;很多华裔在大奢侈品牌公司的激烈竞争中因为中文底子被升任为亚洲区总监………这样的例子越来越多。不管承认与否,在国际经济领域上,中国占有一席之地。
对学中文的一点想法
像很多海外的华人家庭或者中外结合家庭一样,在孩子出生以后我们一直都坚持夫妻各自用母语和孩子交流。
暑假也尽量回国,祖父母和孩子相处时间也相当多。
自从孩子开始读绘本到现在所有的睡前读物都是中文,但是开始学习写汉字的时候逆反心理就开始了,的确中文方块字不好学,比起26个字母组成的单词,不但读义分离,需要分别学习拼音和汉字,认字到写出的过程繁琐得多,需要不断温习和记忆。
最大的障碍却是上学阶段,受到学校,社会,朋友小圈子的文化影响,马上就有身份认同选择了。
当然大部分的华人和中外结合家庭都有相同的认知,知道中文是一个宝贵的交流的工具,会中文就像为孩子多打开一扇窗,窗户里有五千年文明可以去了解,还有与西方截然不同的哲学思想帮助孩子辩证地理解世界。
撇去功利,撇去大道理,我自己只是单纯地觉得孩子会不会中文,直接影响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小时候话题不深,父母的外语足够与孩子交流,在以后成长过程中,父母与孩子如能用中文交流,会聊得更深,关系更亲密,分享更多(无论自己外语有多深厚的功底)。
但我也深知在没有语言大环境的情况下强推中文付出和收获不成正比,如果一直在这样的大环境里不做改变再过一代多半也还是会丢掉的。所以我尽力而为,现阶段的任务就是教会拼音,会打字就能够一定程度上自主学习了,主要是靠根据孩子的兴趣点加以引导,前提是不影响亲子关系不让孩子反感中文孩子感兴趣,自己就会去探索和学习,长大他们自然会觉得有用,以后自己会学的,要不早晚会丢掉。
以上就是我对孩子中文学习的一点小想法,欢迎海外父母祖父母讨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