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有人一觉醒来皮肤被热水袋烫硬了?
你没看错,小小热水袋也能“闯大祸”!
近日因为降温,家住安徽省马鞍山市的王女士在孩子睡觉时,给女儿用上了热水袋,没想到一夜过去,孩子的腿部被严重烫伤。
经检查,孩子腿部烫伤部位的皮肤已经发干变硬,是低温烫伤导致的深度损伤表现,属于三级烫伤。
医生提醒,低温烫伤如果处理不当,还会导致感染,伤口长时间都无法愈合。
01
什么是低温烫伤?
是指50℃左右的温度在人体局部作用时间过长,使热力慢慢渗透进皮下软组织而引起的烫伤。
医生表示,“低温烫伤常发生在人体下肢,这是因为下肢感觉相对迟钝,低温对皮肤疼痛刺激较轻,可能不知不觉就被烫伤了。”
因此,老年人、婴幼儿、长期卧床、糖尿病患者或感觉不灵敏的人群,更应提高警惕。
天气越来越冷
“取暖神器”纷纷登场
使用方式也是五花八门
即使一些看似温度不高的取暖产品
也有可能导致低温烫伤
前不久,江苏盐城的周女士直接把暖宝宝贴在肚子上睡觉,醒来时感觉很烫,结果把暖宝宝揭开时,发现皮肤被一起撕下来,伤口触目惊心。
2023年12月,江苏一男子捂着热水袋入睡,醒来发现左小腿处刺痛,起了水疱。经诊断,尽管男子被烫伤面积小,但深度已达Ⅲ度。
此外,在使用一些取暖产品时,还需警惕火灾、触电等事故发生。
2024年11月24日,安徽阜阳,一女子晚上睡觉时将热敷包放在肚子上取暖,凌晨四点时突然被烫醒,发现热敷包起火,烧焦上面两层被子和下面一层被褥。
2024年10月8日,北京市顺义区一居民住宅楼卧室内电热毯未关,引发火灾。
02
低温烫伤有何表现
由于很多“取暖神器”的温度并没有高得离谱,所以人们在使用过程中常常忽略了低温烫伤的危害。
烧烫伤一般分为三个度,I度、Ⅱ度和Ⅲ度,而低温烫伤不仅可以导致I度、浅Ⅱ度这样相对浅度的损伤,也有可能造成深Ⅱ度或Ⅲ度的深度烧伤,具体表现有:
这是低温烫伤最常见的表现,属于I度烫伤。有的人贴暖宝宝久了,取下后皮肤会发红,就属于低温烫伤。
这是低温烫伤的进阶表现,属于Ⅱ度烫伤,根据水疱的大小、烫伤的深度还可以分为浅Ⅱ度和深Ⅱ度。
这是低温烫伤导致的深度损伤表现,属于Ⅲ度烫伤。受伤局部区域皮肤发干变硬,没有弹性,疼痛感不明显。
03
低温烫伤后如何处理
1.在使用取暖产品时,觉得有点烫或皮肤发痒,就要警惕可能被低温烫伤了,要立即停止使用。
2.皮肤发红或出现红斑,要立即对患处进行降温处理,可用室温的水冷敷降温至少30分钟。
室温的水,指的是在6-20℃左右,千万不能用冰水或冰块去冷敷,这样可能会导致冻伤。
3.如皮肤已出现水疱,可先用碘伏消毒,后去医院做进一步的处理。
注意,烫伤后不要涂牙膏、涂香油、撒香灰等,这些土方只会加重创面的感染情况。
防寒保暖 勿忘安全
关于低温也能烫伤这件事
请务必重视并提高警惕
别让取暖变成“危险源”
来源:人民网科普
新
春
快
乐
点击下方预约 直播开始前将提醒你↓↓↓
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