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 “胡吃海塞” 后,肠胃咋 “减负”?这些方法必须要知道!

健康   2025-02-05 07:01   浙江  


春节期间,很多朋友习惯了胡吃海塞、大鱼大肉是每顿必备,而这往往让我们的肠道不堪重负



不均衡的饮食容易导致“上火”,甚至容易出现消化不良、胃肠不适的情况。


想要帮肠胃减压,重新激活身体状态,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做呢?



01


“以素为主”有偏颇

合理搭配是关键


清肠胃,并不代表就一定要完全吃素,“以素为主”的膳食有可能会造成新一轮营养失衡。最重要的是调整“荤、素”的食用比例,除了多吃点新鲜瓜果蔬菜,适当摄入优质蛋白质相当重要



为预防消化不良,可在平时有意识地养成细嚼慢咽的习惯,让食物充分研磨,减轻肠道负担,而且减慢吃饭速度还有利于我们接受大脑发出的“吃饱信号”,做到饥饱适宜,以免吃撑饱胀。


饮食结构微调


主食中,糙米、绿豆这样的粗杂粮可调整为占食物总量的1/4~1/3。把土豆、红薯这样的薯类也当作主食,每天摄入50~100克,大约是半个土豆(中等大小)的重量。



增加蔬菜的摄入量,并分至三餐。多吃深绿色、橙黄色、紫红色等深色蔬菜。



02


“白粥清肠道”?

吃多了反而伤胃!


粥属于半流质食物,质地软易消化,不用经过大量咀嚼与胃部蠕动,即可快速被人体吸收,在胃肠动力不足的情况下,喝粥是有助于消化的



长期喝粥,咀嚼动作会减少,相应的唾液分泌也会减少,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而唾液中很多酶都有促进消化吸收的功能。同时,喝粥以后,半流质食物直接进入胃内,胃的排空速度会加快,食物在胃内的存留时间缩短。长此以往,胃的蠕动就会减弱,消化功能自然也会慢慢减退,不利于“养胃”


食粥合理微调


· 选对原料,营养翻倍 


粥食种类丰富,不可局限于此,还可搭配红薯、玉米、燕麦、绿豆、红豆、肉、蔬菜等,既可丰富口感,又增加了食物的营养价值,同时合理搭配食材也能增强保健养生的效果。



· 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每个人的体质有强有弱,体强的人绝不能盲目食用滋补粥,体弱的人也不可盲目进食大补粥。体弱的人若平素喜温怕冷,宜选用温补粥,若平素喜凉怕热,就宜选用甘凉滋润粥



· 特别注意 


粥虽好,但只建议每日一餐,不要过多,以免出现饱腹感过强或营养价值单一。糖尿病病人尽量少喝粥,以防血糖升得太快。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也尽量少喝粥,以免加重食物反流。



03


“运动过猛”反而伤身

循序渐进才是王道!


调整饮食之外,保证充足睡眠、适当锻炼身体,也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但要注意运动不宜剧烈,不宜大汗淋漓、气喘吁吁,否则可能耗阳气。建议进行节奏和缓的运动,如打太极、瑜伽、八段锦等。



近期健身微调


· 时间调整 


节日期间作息的混乱会让人感到疲惫,近期,健身也不必急于疲劳作战。可以适当将健身时间调整到下午或傍晚,既符合现在气温特点,又能保持旺盛的精力。



· 方法调整 


把健身锻炼融入日常生活中,如:在下班的时候,可以步行一段路程,以爬楼梯代替坐电梯……



· 运动量调整 


健身运动量宜小不宜大,可根据自我感觉并通过降低强度、缩短时间、减少频度或变换项目来控制运动量。


来源:人民网科普



点击下方预约 直播开始前将提醒你↓↓↓


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养生大国医
每晚17:25分浙江电视台新闻频道、22:30分浙江电视台教科影视频道,锁定《养生大国医》,和你不见不散!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