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带大家重点回顾、梳理重疾险产品。
不过在此之前,想先聊聊「重疾险退保」。因为我注意到,几乎每次发完重疾产品相关的文章,总会有读者朋友询问:是否要退掉他们已经购买多年的保险,换新产品。
理由也都差不多:觉得新的看起来更牛更好。
说的倒也确实没错甭说保险了,现在的哪个东西不比过去「强」呢?当下的医疗技术肯定比5年前先进,现在的手机也肯定比20年前的手机功能多,咱们的生活不就是这样嘛,一直向前迈进,不断进步发展。
只是有些东西是可以常换常新的,有些东西则大可不必,重疾险就是后者,因为其价值并不在于频繁迭代,而是提供长期稳定和可靠的保障,在真正需要的时候派上用场。
因此对于【要不要退保旧重疾险换新的】,我们的答案一直是:不要轻易退保!不要轻易退保!不要轻易退保!
相关阅读👇
我才不退保,是你不懂它的好
相关播客👇
退保是有损失的,退回的是当年度的现金价值,通常低于已缴纳的保费;而且随着年纪的增加,再投保新产品的费率可能也会更高,更别提健康状况方面的变化了,核保结论也不一定有之前的保单好。从实操来看,购买保险的时间距离出险时间越久的重疾保单,理赔效率通常越高(资料完整的前提下)。如果出险时间过近,调查程序一般会更复杂,用时也更久。所以投保时间超过2年的保单,往往更不建议退保,会损失很多隐形的「老用户福利」。因为在2020年11月,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和中国医师协会联合发布了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使用规范(2020年修订版)》。重疾新规是在2007年发布的旧版规范的基础上进行的修订,对重大疾病保险中所包含的疾病种类、定义、赔付条件等进行了更新和明确。它正式实施的时间是2021年2月1日,从这一天起,基于旧版重疾定义的保险产品全面下架。其实新旧规重疾险的疾病定义和赔付条件并没有绝对的「更好」,只能说各有优势。比如,旧规重疾险的「重大器官移植」中不包含小肠移植,但新规把「小肠移植」也包含在内了,更加与时俱进;再比如Ⅰ期甲状腺癌在旧规重疾里面是重症,但在新规里面变成了轻症,赔付比例也跟着下降了。但别忘了,当初在新规实施在即前,为了打开旧规重疾险的销量,许多保司是给我们做了【择优理赔】承诺的:买了旧规重疾的,后期若发生理赔,会对比新旧版本的条款,选择对我们更有利的条款来执行理赔,从而拿到更多的赔偿。而且说实话,新规重疾险的定义虽然更清晰了,但是我们能「钻的空子」也更少了。像以前一些处于「灰色地带」的疾病,可能通过申诉或诉讼途径也就赔付了,但现在就不行。新规定义的重疾中明确表明了交界性肿瘤不属于恶性肿瘤,拒赔有理有据,哪怕诉讼,赢面也很小,但旧规定义的重疾多多少少还有些争取空间,找了几个购买2007年版重疾定义的产品的相关案例,法院基本都是判保险公司赔付。注:这里不讨论交界性肿瘤到底该不该赔和新规中该定义的合理性,只是谈新旧对比下的个人想法。从规范保险市场的角度出发,清晰定义的优势是毋庸置疑的,但代入到自己是被保人的身份,肯定还是希望争取赔付的空间能越大越好。事实就是很多看起来厉害的产品区别,并没那么大,许多所谓的特色、优势其实是大部分重疾险普遍都有的。(所以有时候咱们得学会区分这是为了销售产品硬做的包装,还是真正独一无二的属性)重疾险同质性严重的问题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了,绝大多数都差不多,核心的产品内容没啥大差异,多是无足轻重处的差别罢了。类似甲产品轻症赔4次,乙产品轻症赔3次这种。其实就是想表达:买保险这事也得警惕消费主义陷阱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会发现新产品的花样是越来越多,无论是创新性还是形态设计上,好像都比老产品要吸引人。
的确是这么回事,因为保险公司的人也不能一直原地踏步啊是吧,总得搞出点新东西。
萌生换产品的念头也正常,就像每年换季看到新衣服一样,但保险和衣服又不一样,它不是快消品,而是风险管理工具,所以它不是为了买而买,也不是为了新而买,是为应对转移风险带来的经济损失而买,既然本质是相同的,新旧又有何妨?
也不是说不能退保,而是不要盲目跟风求新,还没思考,就因为业务员的劝说或者自己突然的念头,随随便便把手中已有的保单给退了,去追求那些看似更新更好的保险产品。
这个举动是非常不妥的,如果能顺利买上新产品倒也罢了,万一不行,那才叫「赔了夫人又折兵」。
如果是认认真真思考了,确定更喜欢新产品,或者觉得新产品比老保单更适合自己,那就仔细盘盘:二者效果上的区别有哪些,大吗?退保重买又会有哪些损失,可以接受吗?「损失」对比「效果」来说,值吗?
盘完这些后,如果答案还是「想换」,那就 do it吧相信你深思熟虑后的答案,但记得,一定先投保,再退保哈,等新产品过完等待期后再退保旧保单,从而实现无缝衔接,避免等待期出险。
以上,希望有帮助,周一快乐。
PS:最近在追《天行健》,超超超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