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要不要在现有产品下架前把保险给配好,还是那三句话👇
按说也没更多要讲的了,可最近一直刷到保险下架的相关信息,看的我好烦啊!于是干脆化烦躁为文章,浅浅聊聊看法。
1、 可能是「一身反骨」,我是个不大能被饥饿营销打动的人,所以很不喜欢「抓住最后的3%」、「今天的利率地板就是明天的天花板」这种贩卖焦虑式的营销。
2、这类营销手法并不高明,大家都能看出来,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卖保险,可它又确实是好使的。
回顾下,无论是4.025%年金下架、重疾新规调整、3.5%下架、还是这次的3%灭绝,每次伴随的都是千篇一律的「炒停售」,屡见不鲜。为啥呢?还不是因为有效呗。
3、不过吧,虽然很多人对此的解读并不十分客观,逻辑关联也有些牵强,虽然保险公司业务端只是想在利率调整前多签几单完成KPI......
虽然有许多不太好的「虽然」,但必须承认,「涨价」这事也是切切实实的。这也是炒停售有用的根本原因,因为的确关系到投保人自身利益了。
4、我不觉得定价利率的高低会影响保险的核心价值,毕竟它的本质是【风险管理工具】,但坦诚讲,如果现在用100块就能买下来的东西,没人想等到它变成150块的时候再去买。
除非我现在拿不出这100块,或者这个东西是我暂时不需要的。
5、如果我的家人或者关系非常亲密的朋友现在考虑购买保险,我会毫不犹豫地PUSH他们在产品下架前敲定落实。
因为没有顾虑:我知道他们需要什么样的保险,知道哪些产品适合,哪些不适合,而且我们之间有深厚的信任,他们也知道我的推荐是基于对他们利益的考虑,而不是出于任何其他动机。
哪怕过段时间忘记投保时的初心了,或者对产品的具体作用产生疑问,也不必担心,因为他们会直接找我沟通,而不是带着误解的情绪默默退保。
在绝对的了解与信任下,我不担心推荐错产品,他们也相信我的建议均出于「为他们好」,于是决策过程变得简单直接,无需多说,照做就行。
6、希望你们看到这时,没有觉得我在建议你们都快点抓紧时间买。
7、【在下架前买好】的前提一定是:认可保险+需要保险(保险可以解决自己的问题)+预算上也允许,因为反正你已经是打算买的了,那又何必等到涨价后呢?
这一定得是你在完全了解自己的需求和产品内容后做出的决策,因为不仅得买,还得买对。
7、如果你什么保险都没配置过,赶在这个节骨眼刚开始了解保险,那我劝你,先别被市场氛围影响给带了节奏,也先别急着看产品,先了解下【保障体系】👇
8、如果抱着不想「错过」现在产品的心理,我建议在保障类保险中优先去关注重疾险和定期寿险。这次预定利率的调整并不影响意外险和百万医疗保险,因此可以暂时将注意力集中在这两个领域。
因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重疾险都属于刚需的保障,它的保费通常占据保险支出的大头,抓住当前的价格,能便宜买咱就便宜买,也算省钱了。
另外利率调整后,保险公司可能需要时间来评估市场反应并调整产品策略,在这个阶段,市场上不太可能立即出现大量优质的新产品。尤其是健康状况较为复杂的朋友们,针对非标准体的产品开发可能会更加谨慎和缓慢。
因此,现在就安排好重疾险和定期寿险是没毛病的,可以避免未来可能的等待和不确定性。
9、储蓄类保险也是保险,年金也好,增额寿也罢,关注重点都不是「利率」,而是能不能解决你的问题。
养老金解决的是养老现金流问题,不是利率下行问题,想清楚这点,也就大概明白自己要不要买了。
相关阅读👇
10、其实我对2.5%时代的保险业务倒没有那么悲观。
不仅因为保险有其它金融工具所没有的「功能性」,更是因为保险的定价利率,本身就是各类金融工具里,最晚调整的了,瞅瞅定存、国债等等,哪个不在降?又不是保险一个在降,大环境在这摆着。
而且越是这种时期,储蓄类保险越不愁卖,因为大家都渴望长期稳定、确定安全。
反而利率上升期,诱惑多了,储蓄类保险的吸引力才会下降,当然,如果真到了这天,可能距离预定利率要上调之日也不远了。
上一个2.5%持续了14年后,在2013年被上调至3.5%,,年金险则是到了4.025%,猜猜这个2.5%又会维持多久呢?如果再调,又是涨是跌呢。
11、最近常常觉得割裂,打开朋友圈是各种停售的信息,好像是什么天塌了的大事,看多了也跟着焦虑烦躁。但朋友圈以外的地方,似乎又没啥动静,仿佛只是保险行业的一场自嗨。
或许我们都活在巨大信息茧房里,在一部分人视角里不得了的重要大事,在另一部分人的世界里可能连个痕迹都没留下换个角度想想,也不是啥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