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现金储备目前是新势力里最多的,有1000亿。”在理想汽车百万辆整车下线活动的第二天,理想汽车供应链副总裁孟庆鹏接受亿欧汽车采访时说道,“高水平的现金储备,是想哥一直坚持的。”
作为理想汽车的掌舵人,李想除了对现金储备的坚持,还有对毛利率的坚守,“20%的毛利率才能保证企业长期健康发展。”
今年二季度,理想汽车的季度营收创同期历史新高,达317亿元,同比增长10.6%,连续七个季度盈利,净利润为11亿元,现金储备已达到973亿元,毛利率维持在19.5%的健康水平。
作为继比亚迪、特斯拉后的第三家实现盈利的新能源车企,理想汽车率先跨过了生死线,远离了动辄生死的缠斗。如今,账上躺了1000亿,理想汽车真正做到了手里有钱,心里不慌,眼里有光。
经过58个月,不到5年的时间,理想汽车便完成了从0到100万的发展跨度。2024年10月14日,理想汽车第100万台汽车在常州工厂正式下线,成为率先量产破百万的造车新势力,同时也是唯一一个均价超过30万元、拥有百万规模的中国豪华汽车品牌。
亿欧汽车了解到,今年三季度末,理想汽车的交付量已经超过了BBA,这也是中国新能源豪华品牌首次全面超越BBA。
理想汽车理应为之骄傲。因为好日子来之不易。
就在2023年,亏损7年的理想汽车终于逆风翻盘,首次实现全年扭亏为盈,当年净利润达到118.1亿元人民币,现金储备达1036.7亿元人民币。
亏损7年的坚守,理想汽车在第八年的坚持中首次尝到了甜头。
2015年7月1日,一个“家”本位的造车公司——车和家诞生了。理想汽车的坚守与背负就此公之于众:坚持为家庭造好车,率先走增程路线,维持健康的毛利率。
理想的坚守,却背负了潮涌般的奚落。
为了家庭造车,理想汽车的设想是要么造小车,轻巧易停,要么是造大车,大空间够舒适。可由于资质问题,理想汽车被迫舍弃小车路线,转向大车的研发制造。
没想到,理想的家庭SUV在市场上备受欢迎,尤其是有别于以往SUV的配置,刷新了消费者的认知,一举打开了家庭用户市场。可“冰箱、彩电、大沙发”的配置,却被认为是哗众取宠、弥补技术短板的噱头。
理想率先走增程路线时,引来了无数业内外人士的批判,将增程说成是落后淘汰的技术。李想在网上一次次为增程正名,用产品来抵抗舆论场上的口诛笔伐。
为了保证健康的毛利率,理想花起钱来精打细算,成本控制格外高效,被称为是“抠厂”。
亏本是万恶之源,盈利才能皆大欢喜。
背负7年恶名后,理想汽车在2023年的逆风翻盘,逆转了口碑,堵住了悠悠众口。如今“冰箱、彩电、大沙发”已经成为了SUV的新潮配置,各大车企纷纷跟进增程路线,推出增程车型以响应热烈的市场需求。
面对寒气逼人的大环境,各大车企或收缩、或裁员、或找钱,终于意识到账上有钱是如此重要。理想汽车也正是因为赚得多,花得少,才能率先扭亏为盈。
理想汽车花得少,并不意味着在技术研发上的投入少。仅在2023年,理想汽车便投入了106亿,“不管我们的营业额如何变化,研发投入不会减少。今年我们技术再增加25%,”理想汽车供应链副总裁孟庆鹏接受亿欧汽车采访时表示,“技术研发是我们的根本,如果没有持续的研发和技术迭代,我们无法保证产品的市场地位和产业升级。”而逐年上涨的研发投入,也进一步扭转了市场上对理想技术能力欠缺的偏见。
由于在研发投入上的阔绰,理想汽车便有了自研核心技术的底气。
比如所有智能化的技术,皆由理想汽车自研,“下一个技术发展的风口就是我们的智能化,包括智能底盘、电子制动系统以及高端的悬架系统,如主动悬架和空气悬架。”孟庆鹏说道,包括在三电领域的电驱动系统,纯电架构平台及增程技术等,都有理想汽车大量的自研投入。
做大蛋糕,分好蛋糕
主机厂自研不仅是护住自己的灵魂,也是加固加宽护城河、降本增效的必然之举。但这一有别于传统汽车供应链的举动,是否会动了汽车供应商的蛋糕?
毕竟在汽车产业链的定位中,主机厂向来不是抢蛋糕的人,而是那个做大蛋糕的人。
可以预见的是,新兴势力的入侵,势必会破坏原有的生态系统。但这个“破坏”,是具有双面性的,一方面是破坏了传统的阶层固化的汽车供应链体系,导致其重构重建;一方面推动了传统汽车供应链革故鼎新,焕发生机。
跑通商业模式的理想汽车,用实际行动证明了新兴主机厂不仅可以做大蛋糕,还能分好蛋糕。
孟庆鹏告诉亿欧汽车,在与合作伙伴高层共建战略时,一定会描述清楚接下来三年随着理想汽车的规模聚量,每年规模的变化。
“我们把接下来三年的场景对齐,虽然理想现在只有50万规模,但供应商可以提前给到80万对应的规模成本,我们会成长得更快,也会反哺给合作伙伴。因为我们不会找新合作伙伴进来,当80万规模的时候,我们成为行业第一,合作伙伴就会在零部件领域里成为TOP 1,这样的附带关系是非常明显的。”
比如孔辉的产品在理想L9上首发后的一年内拿到了20多个项目,现在已经是中国电控悬架系统的TOP1,国内市占率有45%。
理想汽车会跟合作伙伴渗透自己的价值主张和文化,得到他们不断的认同与信任。因为理想汽车若要获得更多的市占率和商业成功,离不开合作伙伴的鼎力支持。
“比如今年理想汽车是50万规模,如果合作伙伴能把100万规模的成本优先给我的时候,这会极大助力我们在最短的时间内扩大市占率。”孟庆鹏坦言道。“我跟孔辉交流时也会提到,企业的资源是有限的,应该要选择好客户或者好客户的好项目,毕竟不是每款车都能成为爆款。”
“我们会把最好的给到合作伙伴,在业务布局、项目布局的时候,尽可能给他们聚量,”孟庆鹏说道,但这一定是相互的,合作伙伴也需要把最好的给到理想汽车。
比如合作伙伴有先进的技术,都会先给到理想汽车。“像宁德麒麟电池优先在我这儿首发,英伟达下一代的芯片,都要支持我们。我把项目都优先给到你,你得把最好的给到我成本。”孟庆鹏说道。“理想汽车与合作伙伴是战略合作,只要他们有足够的能力支持长期合作,我们也有能力牵引着他们,给更多的规模。”
理想汽车将供应商称作是“合作伙伴”,将一向处于被动弱势位置的供应商抬上桌,给予尊重。就在理想百万辆下线活动的当天,2024理想汽车全球合作伙伴大会正式启动。
在大会上,孟庆鹏表示,理想汽车不会单纯追求眼前的利益,只有调动合作伙伴的研发力量,联合创新,共同成长,才能在竞争中持续获得优势。
与合作伙伴如此融洽的共赢策略,并非是理想汽车高瞻远瞩从一开始就定好的,而是在一个个阶段的摸爬滚打中获得的。
孟庆鹏将理想汽车全球供应链从0到1的搭建,分成了三个阶段:
一、撬开优质供应商的大门
早期,理想汽车只是众多新能源车企中的普通一员,一穷二白,完全没有任何造车的经验,供应链体系必须从0开始搭建。而高端车的定位要求理想汽车必须与最优质的供应商合作,这样才能做到供应体系一定是稳定的,第一款车质量才能做到最好。
没有任何背景、甚至还处在众嘲中的理想汽车,必须要甩掉偏见,拿出诚意,拼尽全力,撬也要撬开头部供应商的大门。
理想汽车花了很多精力去宣讲公司的价值理念,广抛橄榄枝寻求同道之人,不厌其烦地与头部供应商进行互动交流,甚至管理团队带头出马,攻下一个个客户,拿到业内有力的背书。
“我清晰地记得,一开始在介绍我们公司的时候,总会有一页显示供应链体系包含哪些玩家,比如博世、宁德时代、采埃孚等一系列头部供应商的名字,那是我们当时最好的支撑。”孟庆鹏说道。
二、忙打仗,四处救火
在疫情和芯片慌期间,理想汽车的订单量上来了,可供应链饱受挑战,保供交付成为最大的难题。一场场硬战接踵而至,理想汽车只能迎难而上,四处救火,自顾不暇。
当艰难的外部环境对每一家企业造成无差别冲击时,理想汽车意识到,必须依托本土在原有的供应链布局上做一些补充,以增加供应瓶颈时期的柔性。
“我们是补充,而不是替代原来的伙伴”,孟庆鹏强调,“推行本土化和国产化策略”是在捱过疫情和芯片慌后,理想汽车作出的反思之举。此外,为了进一步打通与国际供应链的链接,理想汽车在2023年下半年去了趟欧洲和美国,拿着现成的两辆车L9与L7登门拜访,与合作伙伴面对面交流,再次拿出诚意介绍自家的产品与价值主张。
“我们逐渐改变了他们对理想汽车及这个行业的一些认知,他们会拿出更好的政策支持我们。”孟庆鹏说道。
三、居安思危,加强基础建设
打了三年多的仗,理想汽车终于有时间喘息了,才意识到供应链的管理和体系建设做得不是很好。
用孟庆鹏的话来说,在2023年时,公司已经迈入了从1-10的阶段,可供应链还处于0-1的阶段,远远落后于公司的业务发展,若供应链的基础不扎实,顶层的战略设计就无法落实,原有天花板就难以突破。
所以在2023年年初,理想汽车马上进行了基层供应链的改革,花了一整年的时间做流程建设,并逐步引进数字化和AI等技术方案。“管理者作为一号位,过往95%都是做救急的事情,而现在他们要花50%-60%的时间去思考,去共创,把精力放在更重要的事情。”孟庆鹏说道。
如今,基于供应链体系的夯实与完善,理想汽车已顺利完成了百万量产下线的里程碑。孟庆鹏感慨道,“过去三年太痛苦了,尤其解决芯片问题时,我体会到了什么是真正的无能为力。但今天我们的供应链帮助公司支撑了很多,当产能波动时,我们的合作伙伴不仅理解我们,还积极伸出了援手。”
结语
“一百万的里程碑已经达成,但我们的脚步不会停歇,我们将继续前进,”孟庆鹏分析道,理想汽车需要构建一个全面的供应链体系来支撑公司的商业成功。这个体系是垂直的,包括质量、成本、供应、联合创新、智能制造,以及横向的最佳经营策划。
底层是两个重要的基石:AI和WIN文化。AI将对供应链领域的全面运营和体系进行赋能,提高效率至卓越。WIN文化则需要不断深化理想汽车与合作伙伴之间的关系。
“挑战重重的今天,我们更需要走出一条不同的模式,将整个垂直业务领域推向卓越,用卓越的业务成果和能力来支撑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从今天的这个点走向下一步时,仅仅优秀是不够的,我们需要更加卓越。”孟庆鹏直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