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要懂点的“职场经济学” | 老马书房

文摘   2024-12-09 08:02   上海  

大家好,我是马红漫。

这周再改大家聊下《职场经济学》这本书。最近讲了很多经济学、管理型、金融投资的书,《投资的方法》《国家为什么会失败》《克鲁格曼经济学讲义》等,这次换换口味,因为我们老马书房选书虽然以经济、金融、投资、商业为主,但也会穿插一些其他领域的书。

另外,下周广受大家关注的中午的直播“边吃边播”点评当天的财经大事,欢迎大家继续预约。

今天给大家带来一本关于职场的书——《职场经济学》。本书的作者刘捷老师可以说是非常年少有为了,他27岁成为国有上市集团最年轻的“董秘”,36岁在外资企业担任中国区投资总监,40岁进入上海某金融控股集团担任CEO。与此同时,他也是一名企业战略咨询顾问,曾为恒丰银行、长江出版等上市企业做战略咨询。

加入老马书房第四集即可收听完整音频。

在过往多年的投资和管理经历中,作者越发感觉到,经济学思维对于一名职场人来说非常重要,现实中很多人在工作和自我管理上犯的错误,其实就是思维方式缺陷导致的,在这本书里,作者结合具体的职场场景,为我们讲解了,怎么运用经济学思维来思考常见的职场问题。

我们首先来回答一个问题:

假如你是一个团队的负责人,需要为部门招聘一名员工。你有两个候选人可供选择:一位是新手,工资要求每月1万元,另一位是经验丰富的老手,工资要求每月1.5万元。你会选谁?

多数人可能会倾向于选择工资较低的那位新手,毕竟这样可以省下每月5000元,这看起来是个理性选择。

但如果我告诉你,新手需要6个月的培训期才能完全胜任工作,而老手可以立即上手,且在这6个月中就能为团队创造更高的产出,这时候你的选择还会一样吗?

此时,选择新手真的还是最佳方案吗?再进一步,如果你得知公司计划在一年后裁撤该岗位,新手在一年内尚未达到预期的能力标准,而老手则可以在短期内为公司创造更大价值,这时你会如何选择?

再复杂一些,如果新手可以通过公司提供的学习平台自行提升技能,而老手则需要公司额外支付外部培训费用来保持技能更新,甚至公司有一笔预算可用于其他培训项目并带来额外的收益率,这个时候,你的决策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你可能会觉得招聘一个员工这样的小事,真的需要这么复杂的思考吗?答案是,确实需要!正是这种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帮助我们在面对职场中的每一个决策时,去分析隐藏的成本、收益和机会成本,从而做出最优化的选择。

事实上,刚才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并不是为了让你挨个算一遍,而是为了引出一个核心观点:在生活中,很多人自认为是“理性的经济人”,总是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目标。

然而,在很多时候,我们可能并没有真正理解什么是利益最大化,或者说,我们并没有掌握在复杂的现实中如何去实现它,在职场中尤其如此,甚至更为复杂,因为很多关键因素是隐性的,不会像机器的价格和使用寿命那样摆在明面上。

举个更贴近普通职场人的例子:假如公司决定裁撤你所在的部门,并给你两个选择:拿补偿金离职,或者接受降级转岗,你该如何选择?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情感问题,而是一个涉及个人长期发展、财务状况和市场价值评估的经济学问题。

再比如,领导给你分配了一些看起来没什么技术含量的“打杂”工作。如何才能在完成这些工作的同时展示出你的能力、赢得领导的认可?这是一个涉及职场机会成本和边际效益的经济学问题。

甚至在考虑如何利用业余时间提升自己的时候,你也需要思考哪些技能提升能给你带来最大的回报——这同样是一个资源分配和投资回报的问题。

你可能会想到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丹尼尔·卡尼曼的“快思慢想”理论。他指出,人类大脑在处理问题时使用两套系统:第一套系统依赖直觉,做决策的速度非常快,但容易出错;

第二套系统是理性分析,虽然耗时较长,但能够帮助我们解决更复杂的问题。职场中的许多决策,往往需要我们切换到“慢想”模式,也就是更加理性和深度的思考方式。

而直觉虽然是我们基于经验和感受的积累,但经验再丰富,毕竟只是我们视角的一小部分。很多时候,靠直觉作出的决定在短期内看似合理,却可能在长期内带来负面后果。

为了避免这种短期决策的陷阱,我们需要更系统的思维方式来应对职场的挑战。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引入“职场经济学”来帮助我们更好地做出职业决策。

一、首先,我们来讨论一下职场人应当如何认识“职场”

从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来看,企业的首要目标是利润最大化,这几乎是所有商业活动的核心动力,无论是制造业中的生产者,还是服务业中的供应商,企业都会通过不断提高生产力、削减成本、优化资源配置来实现这一目标。

同样的逻辑也适用于职场中的部门、团队,尽管它们的职责和权力相对有限,但仍然服从于企业的整体战略目标,并在这一框架下尽力提升效率。

因此,作者刘捷提到了一句非常重要的话:“职场是为了组织的利益最大化而存在的,而不是为了个人的利益最大化。”这句话表面上看似简单,但其中蕴含了深刻的职场哲学。

它揭示了职场中常见的一个错觉——很多人,特别是刚进入职场的新人,容易误以为职场是一个追求个人成功和满足的舞台,而忽略了它的本质是服务于企业的整体利益。

因此,当我们面对一些看似不利的情况时,比如调整岗位、压缩预算、减少工作机会等,很多人往往会产生抵触情绪,因为他们没有从整体利益的角度看待问题。

在现实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职场人因为只顾个人利益,最终与企业的长期发展目标背道而驰。例如,一些企业高层管理者为了个人的短期利益,执意推动某个效益低下的项目,甚至做出一些与股东利益相悖的决策。还有一些员工,在公司进行战略调整时,如果发现自己的既得利益受到损害,便会选择抵制,甚至在背后对抗公司的决定。

作者在这里分享了一个实际案例,生动地说明了这个道理。他讲述了一家初创公司的故事。在公司早期阶段,部门设置不多,因此许多职能集中在少数几个部门中。

市场部就是这样一个多功能部门,负责市场推广、吸引投资人以及公司品牌的对外宣传,因为这些工作对初创公司来说至关重要,市场部的两位经理小李和老王在公司内部发展得风生水起,他们的地位和影响力在公司中层管理者中显得尤为突出。

但是,随着公司的不断成长,组织结构逐步完善,企业对职能的划分也越来越细化,很多市场部之前负责的工作逐渐被分配给了其他专业部门,市场部的职责大幅度缩减,部门的存在显得越来越没有必要。

公司不得不考虑对市场部进行裁撤,而老王和小李自然也面临着职业选择的十字路口。面对这样的变局,老王开始变得消极应对。他无法接受自己从原来的核心部门逐渐边缘化的现实,于是开始推诿工作,甚至散布一些不利于公司的言论,制造公司内部的紧张气氛。

他没有意识到,职场的本质是服务于组织的利益,而他的行为无疑在阻碍公司战略调整的实施。最终,老王因为这些不当行为被公司解雇。

小李的应对方式则完全不同。在公司高层提出要么离职、要么转岗的选择时,很多人都认为小李会选择离职,因为公司承诺给予丰厚的离职补偿。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小李选择了转岗,去总经理办公室担任投资部的副手。

尽管这个岗位比之前低了一个级别,而且竞争激烈,但小李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反而看到了这个岗位背后潜藏的机会。他意识到,自己对投融资工作有着极大的兴趣,而这个岗位正好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学习机会。

更重要的是,小李没有只看到眼前的损失,而是从长远的职业发展角度出发,认为这一段经历能帮助他补足自己职业技能的短板。于是,他在新的岗位上兢兢业业,经过一年多的积累,和部门经理一起完成了多个重要项目,并迅速提升了自己的专业水平。

这时,小李的选择再次让所有人大吃一惊:就在公司准备提拔他的时候,他却选择了辞职,接受了一家创业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兼副总裁的职位,不仅薪资翻倍,还获得了公司的股权。

这一选择让所有人明白,小李当初的“降职”转岗,其实是在为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积蓄力量,所谓的短期损失,换来了长期的巨大收益。

老王只看到了眼前的职场危机,他无法适应公司战略调整对自己带来的短期影响,因此采取了消极应对的态度,最终,他因无法跟上企业的节奏而被淘汰。

这提醒我们,在职场中,如果只关注眼前的个人利益,忽视公司的长期目标和整体发展,可能会错失更大的机会。而小李则不同,他将眼前的降职看作一次学习和积累的机会,着眼于长远的发展。

小李在面对公司调整时,没有被动等待,而是积极主动地选择了转岗,尽管这个选择看似对他的职业生涯不利,但他看到了背后的成长机会。相反,老王在面对变化时选择了逃避,最终导致他失去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二、职场人如何认识职场中的自己。

作者提出了一个关键观点他认为每一位职场人都应该时刻牢记一个观念——你是企业的资本,而不是企业的成本。成本和资本的区别在于,成本是消耗品,随着工作任务的完成就被消耗掉了;

而资本则是一种能够积累和增值的资源。作为成本的员工,往往只是被动地完成分配的任务,执行规定的职责;而作为资本的员工,不仅要履行任务,还会主动思考如何为企业带来更大的长期价值,并通过个人的不断进步推动自己和公司的发展。

举个简单的例子,一名销售员只把完成业绩指标作为自己的唯一目标,这类销售员的工作虽然能够满足基本的公司要求,但他们只是在消耗公司资源,最终并不会带来更多的附加价值,因而他们是公司的成本。

相比之下,另一个销售员不仅达成销售目标,还会通过优化销售流程、降低销售成本,甚至主动从客户的反馈中发现新的商机。这类销售员不仅为公司完成了既定目标,还创造了更多潜在的商业机会,是一种不断增值的资本。


 三、职场人的终极“杀手锏”是什么

如果想了解后续内容的话,欢迎收听详细的老马书房对职场经济学这本书的完整解读欢迎加入我们老马书房第四季,如果您觉得有收获,欢迎您给我留言,分享您的想法和感受。


如果您觉得有收获,欢迎您给我留言,分享您的想法和感受。


01

老马书房第四季有什么?

  读书贵于精,满足多样需求   
读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深耕财经领域多年,我一直相信,坚持阅读是一件所见皆优的事。
「老马书房」第四季,有我精挑细选的50本精选商业好书。
这50本好书继续聚焦财经,横跨其中的不同分类、地域、年代和作家,能从多个角度满足你们在完善知识结构、增强阅历、提升技能等方面的多种需求!
  每周只花半小时,长期提升自我 

「老马书房」第四季保留了一以贯之的老马书房特色,依旧会通过每期30分钟的音频,把一本好书中的精华内容全部提炼给你。

对于每日忙碌、行程紧张的朋友来说,来到【老马书房】就是现代生活中的高效学习方式之一!

  拆解书中精华,把书读薄读透 

坚持读书这么多年,我早就养成了拆解书籍知识点并二次记录的好习惯。

加入书房,我会把每本书的框架和知识点与你分享,带您一起思考、一起进步,进一步高读者的认知维度

  听取书友反馈,第四季内容升级 

同时,基于大家对于前三季的反馈,在解读第四季好书时,我会更多地结合自己的独家点评,还会合实事加入我对某个行业、某个热门领域的最新解读!



02

老马书房定价多少?

原价365元,限时优惠只需199元,您就可以经常回听这50本好书!终身有效!

特别提示一下,如果已经是我们投研圈Pro的用户,就不用重复订阅了,您可以在老马投研圈的小程序中,找到相应入口。



03

老马的一些心里话

面对忙碌的工作和琐碎的生活,许多人迟迟未能迈出培养阅读习惯的第一步,或者在茫茫书海中迷失方向,不知从何读起。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或许需要给予他们一些推动力,让阅读变得触手可及。
正如我常说的,阅读的真正价值,在于它能让我们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我们需要将书中的智慧内化,将它们应用到自己的生活和实践中去,这样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书中的知识和道理,让个人的成长和进步变得可见可感。
这种通过阅读获得的宝贵经验和认知,是我们在人生旅途中积累的财富,也是我们不断追求的方法论。
我和团队成员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与众多粉丝朋友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和沟通,最终推出了我们2024年的「老马书房」第四季
我们希望与那些渴望成长的朋友一起,共同建立一个长期投资自己成长的读书平台。
希望越来越多的朋友,能通过这个方式喜欢上读书,并与书结缘。

我们将为你拆解重构百万字的文字知识,通过声波这一载体,与大家共同分享我在这些书中所收获的经验、认知、和技能。
一个人的求知之路往往是孤独的,但当我们与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同行时,这段旅程便不再孤单。
每个热爱生活的人,都渴望与一群充满激情的朋友一起探索这个世界。
我相信,「老马书房」第四季,在未来将能够成为我们连接彼此、相互陪伴的桥梁。
站在2024年的起点,我衷心欢迎每一位加入「老马书房」第四季的朋友,期待与你一起往前走,不回头。

全新【老马书房第四季】期待您的加入!


财经马红漫
上海交通大学企业竞争力研究所所长、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智库研究员、同济大学金融硕士校外导师--马红漫博士的自媒体平台,每天十分钟解读财经热点,让你看透财经本质,助你实现财务自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