醇享人生 |科技照亮“匠心之光”

文摘   2024-12-15 08:02   上海  

(本期精彩)



科技的进步正在影响着各行各业,对于医疗领域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微创、手术机器人等技术已经开始被普遍接受和应用,医生在更新技术水平的同时,如何保持自己的匠心精神呢?本期做客《醇享人生》“上海医务工匠”特辑的嘉宾是来自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副院长孙晓东,他从医30载如一日,追求治疗精益求精,挑战微创极限,开拓中国眼底病显微外科微创手术的新突破。




嘉/宾/介/绍

孙晓东,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眼科中心主任。临床从事玻璃体视网膜眼底病显微手术和新生血管性和遗传眼病诊治与研究。从事新生血管性黄斑变性、细胞基因研究治疗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华医学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市临床医疗成果推广奖,2024上海医务工匠,2024上海工匠和2024年度吴阶平医药创新奖等荣誉。


医生的匠心精神

什么是医务工匠?对此,孙晓东解释道:其实外科医生最早是从理发师发展出来的,所以本质上都是大家所谓的“工匠”。工匠精神初看和外科医生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在孙晓东看来,医生的工匠精神就是对医学科学的剥丝抽茧的探索精神,对病人无微不至的关爱精神。众所周知,神经外科是外科中最精细的,血管外科是显微外科中最精细的,而眼底外科手术是整合了这两个极致,被称为“针尖上跳舞”,孙晓东说自己是眼外科医生,工匠精神其中一种表现就是要用非常细致和精细的显微手术来解决病人的痛楚。


正如孙晓东所言,外科医生起源于理发师,可以理解为外科医生也是“手艺人”,如今手术机器人已经开始进入大众视野,未来手术机器人的使用会越来越普遍,那么就会出现一种现象:同样的一名病人,由不同的医生操作手术机器人来进行手术,手术的效果差别可能不大,那是否意味着医生工匠精神的体现就不会很明显呢?对此,孙晓东表示工匠精神是全方位的,机器人无法提供人文关怀,此外机器人在手术模糊地带,是进还是退,目前是无法决定的,需要医生自己决定。




找到1%的成功方向


除了在眼底外科手术领域不断寻求精进和突破,孙晓东在科研方面尤其是药物研发方面同样付出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孙晓东坦言科学研究99%是失败的,1%是成功的,科学就是找到那1%成功可能的方向。他说他很喜欢用的一个英文单词叫“Solid”,翻译过来就是扎实,前期科学做得扎不扎实很重要。他举例新药的研发,从一期做到三期,百分之七八十还是会失败,只要相信理论是成立的,但是做不出来就再找合作。科学为什么这么长,因为它就是一个验证的过程,一定要通过大量的人群去验证效果才能获批上市。


如今,孙晓东针对老年性黄斑变性耐药难题研发的新药已经在进行三期临床实验,并纳入我国原创一类新药之中。谈及未来新药获批之后可能出现的心境变化,他说可能还是会平静地看待。他觉得探索这条路,虽然终点很重要,但是他记住的都是过程,记得8年来的失败,合作,然后再失败,再合作,一次次地做实验,补实验。孙晓东补充道,对于他来说,内心的欣慰和快乐来源于病人接受他的治疗之后,重见光明那一刻会有一种强烈的满足感。


在节目现场,当被问及人工智能对医疗领域和医生职业发展的影响,是否担心医生会被人工智能取代时,孙晓东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至于是什么,不妨在节目中一探究竟。



更多精彩,敬请期待12月15日19:30第一财经频道播出的《醇享人生》,本节目由约珥传媒出品,由源自瑞典 北欧豪华的沃尔沃汽车独家冠名,上海西虹桥商务区联合赞助播出。


财经马红漫
上海交通大学企业竞争力研究所所长、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智库研究员、同济大学金融硕士校外导师--马红漫博士的自媒体平台,每天十分钟解读财经热点,让你看透财经本质,助你实现财务自由。
 最新文章